美文网首页想法简友广场
一个很好的学习思维!

一个很好的学习思维!

作者: 魏晋寒 | 来源:发表于2020-11-11 15:23 被阅读0次

文章作者‖魏晋寒

图片来源‖网络

现如今,各种各样的新知识、新概念层出不穷;各种各样的新行业、新岗位屡见不鲜;各种各样的新技能、新体验比比皆是。

就算是70岁的老大爷,也要渐渐掌握“智能手机”的基本操作;就算是50岁的中年大叔,也要渐渐融入“直播”和“网购”的新鲜浪潮。

对于90后、00后的我们,必然要面对更多方面、更多深度的新鲜事物。包括新的知识概念、新的工作内容、新的生活方式

是排斥,还是接纳:

是逃避,还是开拓;

是进取,还是守旧;

不同的处事态度,往往决定了我们的人生方向。

当然,无论如何,“学习能力”终究是我们每一名青年人士最、最、最基础的生存能力。

学习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人面对“新鲜事物”的适应能力、融合能力、改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在以往的文章当中,我多次谈到“如何提升学习能力”这个话题。所涉及到的方法包括主题阅读、构造知识框架、反思总结、实践提问、功利心目标设定……

此时此刻,我从“学习知识的四种境界”这个角度,再次聊一聊“学习能力”这个话题。

一个完全懵懂的门外汉,想要开拓(学习)某一方面的知识技能,比如外语技能、计算机技能、专业知识技能、心理学技能、管理学技能……如此这样,我们每个人往往需要经过四个境界的学习过程:

境界一:无知且无惧;

境界二:无知且有惧;

境界三:有知且有惧;

境界四:有知且无惧:

——

——01:无知且无惧

当一个人初次接触到某一项新专业、新技术的时候,总会用自己0.01%的眼光视角,去判断100%的知识领域,从而得出“简单易学、不过如此”的片面臆测。

这个时候,人们往往处于“不知道、且不畏惧”的学习心态。虽然这种心态可以增强人们的学习驱动力,让人们更愿意接触某些新知识和新技术,然而也会给人们带来好高骛远、得意忘形、好大喜功、一叶障目等等负面效应。

所以,当我们初次接触到某些知识的时候,既要拥有“无惧无畏”的自信态度,同时也要具有“脚踏实地、敏而好学”的谨慎态度。

如此,我们才能给整个学习过程,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

——

——02无知且有惧

当我们接触到某一领域0.01%的知识概念的时候,我们往往因为“见木而不知林”,并不会畏惧和逃避。

然而,当我们接触到某一领域5%的知识概念的时候,我们的学习压力必然会成倍提升——越深度学习,越感觉自己的无知和浅薄,从而生出“高山仰止”的敬畏心态,甚至是畏惧逃避心态。

这个阶段,就是“无知且有惧”的意思。

和第一个境界“无知且无惧”相比,处于第二境界的学习者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拖延逃避,半途而废。

如此,想要顺利度过第二境界,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意志能力,就必须要掌握“构建知识框架”的能力。

用旧知识带出新知识,用“知识框架”帮助自己树立学习边际,帮助自己增强学习自信心和安全感,而不是缥缈在无边无际的学习鸿海当中,不知边际,不知进退。

——

——03有知且有惧

当我们掌握某一领域20%的知识概念之后,我们就可以利用一些新知识和新技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只不过,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我们无法解决和改变。对于这个领域的知识概念,我们仍然拥有强烈的畏惧之心。

此时此刻,我们就处于“有知且有惧”的学习境界。

这个时候,我们想要更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就要通过“学习——实践”、“解决问题——反思总结”的循环方式,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切记,处于第三学习境界的学习者,一定要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如此才能将学习效率最大化,知识效能最大化。

——

——04有知且无畏

当我们掌握某一领域40%的基础知识概念之后,我们就可以称得上这个领域的专家和大师了。拥有完善的知识框架,可以解决大部分具体问题。

这个时候,我们的知识量广博而又牢固,原本的“新鲜”领域,已然变得不再新鲜。原先的畏惧之心,也渐渐地烟消云散。

此时此刻,我们又不得不插入另一个“良性循环”,去接触另一个新鲜领域。

毕竟,这个时代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

——

——写在文章最后的话

想要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四境界”原则不失为一个重要的认知角度。

在第一境界里:要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

在第二境界里:要构建知识库,不要半途而废;

在第三境界里:要懂得“学习+实践”的学习方式;

在第四个境界里:要懂得迎接新的学习循环。

如此,我们的学习能力就会水涨船高,从而在各种各样的新事物面前,拥有足够的适应能力、融合能力、改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很好的学习思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cge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