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时间管理、精力管理、能量管理,三者也有相通之处。
自己是一个话很多的人,比如路上碰到熟人一般自己主动先打招呼;微信和他人沟通,经常自己是打字非常多的哪一个;比如回复微信晚了,一般会先说一句“不好意思,刚才一直在忙”或者“没及时看到,才看到”之类的客气话。也会看到自己给一些朋友留言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题目看也很简单,看了之后就可以给一个回复,有的也比较啰嗦的同事呢可能先给你回复“我这会在家里啊,在弄孩子,孩子这会不听话,等去了公司我好好看了回复你”。也有一些同事接到你的问题是不回复的,可能你还在想,怎么这么久还不回复我呢?没看到?其实他在全盘搜索正确答案,等回复的时候是非常全面的你想要的一个结果了。
最近我在反思,反思自己,也在反思自己看到他人的现象,最终相处时间长了还是会喜欢上面提到的高效的开始不回复,一次性尽快搜索到正确答案的那个人,如果这个事情不是非常非常紧急的情况下。非常紧急还是期望在得到一句“我什么时间前回复您”对是一个具体的时间前,不是“尽快”,“尽快谁知道你是什么程度?”
妈妈不烦的老王总结了能量思维模型如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维度去给自己的能量充电。
能量补给4维度最近自己的感受就是不断要从这几个方面持续充电,还需要保护自己的能量,也是上周和一个朋友聊天他跟我分享的。他说我说话有点气不足,显然是说太多了,他也是非常喜欢说话,但是看人,看情况,遇到很喜欢沟通的人会多说,不是很喜欢沟通的人或者场景不需要说太多的,就尽量少说。
同样的,现在每天的微信群也好,个人微信沟通也好,每天都非常的多,很多确实都不能保证及时回复,甚至有时候我还漏看到,下一次别人再次找你才发现,上次都好几天过去了自己竟然还没有回复别人。试想一下,要是每种这种晚回复都加一句“不好意思,才看到”都要累死你,耗费一些精力能量进去。
所以在回头想想那些高人厉害的人高管,确实一般都言简意赅,估计都是从这个阶段深有体会后调整自己的。也是阶段使然。之前的九九老师,讲课真的是滔滔不绝,非常棒,一节课6小时可以销售10万,然而课后他话并不多,应该也是在保存自己的能量,保护嗓子。
因此除了给自己的能量充电,还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平时做到保存能量,减少能量耗损:
1、见面可以用微笑代替多说几句话的打招呼;
2、如果别人没细问,很多事情没必要解释很多,《易经》上也是这么说的;
3、回复消息尽量简洁高效,尽快回复他人;
4、减少不必要的说话,有些职业减少说话后依然还会说很多的;
5、活得真实一点,不虚荣,没必要什么事都需要知道,和自己无关的事情不打听,把能量都放在和自己有关的事情上;
6、远离耗能的人和事。
如此一边减少能量耗损,一边定期保持充电,那么自己就会在一个相对平衡的轨道上运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