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年磨刀
你是在想象中被打败的那个家伙吗01
我有个朋友,是我们当地五线城市小镇上的一个公务员,虽然说职能部门机关不大,但都知道的,只要有权力集中的地方,充满斗争智慧的中国人都会争斗的热火朝天。
朋友不堪其烦,和我说起自己的性格压根不想搅拌在各派斗争的势力之中。说累了,想考研读博,然后到纯净的校园去当个老师。
我说可以啊,这绝对是个和你性格非常匹配的主意。
谁知朋友又忧心忡忡的说,可是我就怕一个现象:现在高校都在改革,以后老师取消编制,但工资会涨,但是如果考核不合格,学校就会辞退你,我很怕以后经常被辞退。
我只能开导她说,很多困难都是你想象中的,就说你要选择考研读博当教师这事情吧,你现在还没有迈开步子,就担心以后自己无法应对高校竞争的场景了。纵然到时候实行竞争上岗,你怎么会确定你就是经常被辞退的那一个。就像那个故事说描述的:森林中两人遇到了一头熊,实力不对等的情况下打赢那头熊是不可能的了,你要做的是跑赢另外一个人。
你是在想象中被打败的那个家伙吗02
竞争这种东西,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你做不了领先者,努力做中间的大多数也可,如果你不慎成为了倒数的那一类,那只能说明你没有实力在那个环境生存。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尚未发生的时候,我们在等待中,惶恐不安,不知道未知的结果将会怎么样。
高考的时候,觉得自己心理素质差,担心自己紧张,于是惊慌失措,失眠多梦,困难就在你想象中被放大,最后沦落到平时成绩不错,竟然名落孙山。
面试的时候,觉得自己准备不足,想象面试官冷峻的面容,刁钻的问题,自己会无力应答,于是在紧张不安中,无法完美展现自己,错过了一次进入自己梦寐以求的公司上班的机会。
工作的时候,与客户进行商务谈判,对自己的准备总是不自信,认为客户会唇枪舌剑,咄咄逼人,于是在战战兢兢的谈判中,自己竟然连基本的数据都搞错,具体的合作方案,也讲解的磕磕巴巴,词不达意。结果可想而知,拙劣的表演肯定得不到好的效果。
……
如此的例子真是太多太多了,某次的演讲,某次的培训,某次的成果汇报。
你是在想象中被打败的那个家伙吗03
很多的困难都是在我们的想象中产生的,我们的畏惧又加大了这种困难的预演,最后映射到实际情况中,我们只会把事情搞成了一塌糊涂。
对此,美国人有个比较专业的心理学名词进行了阐述。
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毕马龙效应、自验预言效应、期待效应等),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提出,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通俗地说,就是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只要充满自信的期待,只要真的相信事情会顺利进行,事情一定会顺利进行,相反的说,如果你相信事情不断地受到阻力,这些阻力就会产生,成功的人都会培养出充满自信的态度,相信好的事情会一定会发生的。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你是在想象中被打败的那个家伙吗04
其实,说一千道一万,很多的困难都是我们在自己头脑中进行的排练,就是这些想象中的困难,束缚了我们的发展。
摆脱自己对困难的想象,摆脱自己对环境的设定,偶尔的给自己打个鸡血,鼓动点勇气,也许局面就有了不同。
拿破仑希尔说:你唯一的限制是你设置在头脑中的那个限制。
不要让未知的恐惧成为你不行动的借口,不要让想象中的困难成为你前行的绊脚石。
你要做的是:
1.做,蒙头做,先做了再说。
2.试错,大胆试错,小步快跑,错了立马调整。
3.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
4.做自己,做真实的自己,莫管他人闲言碎语。
ps:我是十年磨刀,我很真诚,如果你觉得我的文章对你还有点启发的话,欢迎点赞转发评论哟,当然适当的吐槽也是可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