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老先生的散文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其实,季老一直被人所诟病,说他不过是一个学者,谈不上是个什么大家,教授说他不注重家庭,家风不好,人品有问题,总之负面情绪多的是。
我曾经一直在潜意识里也一直用世人给他负面性的评价来推测他的人品。
读完他的一些散文,我才感受到一个作家的内心世界 。
季老的散文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大白话,但是他通篇都用一种谦卑,甚至可以说是自卑的人称来描述自己。
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卑微的人,能取得这么多成就都是命运给他的眷顾,人民给予他的支持 ,丝毫没有贬低或者恶意抨击他人的意思。
无论是生活,工作,还是处事他都满怀一颗包容的心去对待。
这与议论他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论是做学问,做人还是做事,他总是不慌不忙,也不怒不燥,也许给他扣过帽子,打成反派,他也无所谓 。
了解了一下,民国那时期的文人似乎都有过这个通病,不过事业归事业,生活归生活,两者可以分开阐述。
那么我的感悟是什么呢?(1)你被人说好也罢,说坏也罢,没有违反法律和道德,那你就放心大胆地去做,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那你就别干!
(2)认知始于实践,没有读过作家的作品别轻易看别人写的书评就判断此书好不好;别听说这个地方不好那个地方就自己认为不好;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去亲身经历,你觉得怎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