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经络
三阴交、太溪穴、足三里、关元穴的位置和作用

三阴交、太溪穴、足三里、关元穴的位置和作用

作者: 2b203cba962b | 来源:发表于2019-07-30 10:00 被阅读29次

三阴焦位置图和作用

三阴交、太溪穴、足三里、关元穴的位置和作用 三阴交、太溪穴、足三里、关元穴的位置和作用

1

三阴交的准确位置图

三阴交经属足太阴脾经,本穴物质有脾经提供的湿热之气,有肝经提供的水湿风气,有肾经提供的寒冷之气,三条阴经气血交会于此,故名三阴交穴。

位置:

三阴交穴位于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取穴方法:

在小腿内侧,正坐屈膝成直角,在踝关节内侧,四个手指并拢,沿着足内踝尖(脚内侧内踝骨最高点)向上另一侧对应的点。也就是足内踝上缘四指宽处,按压有一骨头为胫骨,此穴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在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自己的手横着放,约四根手指横着的宽度)就是三阴交穴位。

听声音

2

三阴交穴的主要功效

三阴交穴的主要功效是调理月经不调、调理内分泌失调、滋阴养颜。

1、调节月经

三阴交是脾、肝、肾三条经络相交汇的穴位。其中,脾化生气血,统摄血液。肝藏血,肾精生气血。女人只要气血足,那些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不来月经等统称为月经不调的疾病都会消失。

2、增强男性性功能

三阴交穴有治疗遗精、阳痿、阴茎痛、小便不利、睾丸缩腹等作用,是治疗男子性功能障碍最常用的穴位之一。因此,经常用手指按摩三阴交可增强男子性功能。

3、调理脾胃

三阴交穴还可以用于治脾胃虚弱、肠鸣腹胀,大便溏泄、消化不良、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肝脾肿大、腹水浮肿、肝炎、胆囊炎等。

4、补血养颜

中医学认为,脾主肌肉,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肌肉逐渐变得松弛,从而显现出老态,常揉可健脾,从而减缓肌肉变松弛的进程,使女性保持健康的肌肉状态。

太溪穴位置和作用

三阴交、太溪穴、足三里、关元穴的位置和作用 三阴交、太溪穴、足三里、关元穴的位置和作用 三阴交、太溪穴、足三里、关元穴的位置和作用 三阴交、太溪穴、足三里、关元穴的位置和作用 三阴交、太溪穴、足三里、关元穴的位置和作用 三阴交、太溪穴、足三里、关元穴的位置和作用

太溪穴归属足少阴肾经,有治疗失眠健忘、咳嗽气喘、月经不调、牙痛、阳痿、手脚冰凉,祛斑祛痘、美白肌肤等作用。太溪穴的位置:脚内踝后缘的凹陷当中,详见本文图解太溪穴的准确位置图及穴位疗法。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足内踝(高点)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即:脚内踝后缘的凹陷当中)。

    【穴位解剖】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当胫神经之经过处。

    【穴名解说】

    【太溪穴】 Tài xī(KI3),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少阴肾经。输(土)、肾经俞穴、原穴。别名:大溪穴,吕细穴。

    【穴位含义】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

    (1、“太溪穴”。“太”,大也。“溪”,溪流也。该穴名意指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本穴物质为然谷穴传来的冷降之水,至本穴后,冷降水液形成了较为宽大的浅溪,故名“太溪穴”。大溪名意与此穴同。

    (2、“吕细穴”。“吕”,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也,总称六吕,此指穴内物质为纯阴之液。“细”,弱也、小也。吕细一名意在形容穴内流行的地部经水水面宽大而流动缓慢,故名“吕细穴”。

    (3、“肾经俞”。“俞”,输也。本穴为肾经经水的传输之处,故为肾经俞穴。

    (4、“肾经原”。“原”,本源、根源也。本穴输出的地部经水真正表现出肾经气血的本源特性,故为肾经原穴。

    (5、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地部流行的经水,其变化为进一步的气化散热,表现出土的长养特征,故其属土。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及其气化之气。

    【运行规律】经水循肾经而传,气化之气吸热后上行天部。

    【功能作用】清热生气。

    【太溪穴位的作用功效】

    1、缓解治疗头痛、目眩、牙痛、咽喉肿痛、气喘、支气管炎、耳聋、耳鸣、咳嗽、气喘、肺气肿、支气管炎、哮喘、胸痛咳血、消渴等

    2、缓解治疗女性生理不顺、月经不调、肾脏病、遗精、膀胱炎、阳痿、小便频数、乳腺炎、增强性功能等

    3、缓解治疗关节炎、风湿痛、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内踝肿痛、下肢瘫痪、足跟痛、腰肌劳损、手脚冰凉、手脚无力等

    4、缓解治疗精力不济、失眠、健忘、祛斑、美容、祛痘、祛眼袋浮肿、祛黑眼圈、美白肌肤等。

    【临床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肾炎、膀胱炎、月经不调、遗精、遗尿、牙龈炎、踝关节扭伤等。

    【太溪穴位配伍】太溪穴配然谷穴主治热病烦心,足寒清,多汗;太溪穴配肾俞穴治肾胀;配支沟穴、然谷穴治心痛如锥刺。

    【日常保健】头晕、目眩、失眠、月经失调、阳瘘、遗精、泄泻、咳血、下肢瘫痪、厌食症、胸闷、哮喘、支气管炎、抽搐、肾绞痛等病症都可通过对太溪穴按摩刺激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以缓解肾阴不足导致的咽喉肿痛、干燥,以及手脚怕冷、发凉等。

    盘腿正坐,用左手拇指指腹按压右侧的太溪穴,按压时先按顺时针方向旋按20次,然后再按逆时针旋按20次,然后以相同的手法用右手拇指指腹按压左侧的太溪穴。

    按揉时力度保持适中,每次按揉5分钟左右,每天2次。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治法原则】寒则点刺出血或泻而多灸,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

    【针灸疗法】直刺太溪穴0。5-0。8寸;可灸。

    太溪穴:人体第一大补穴

    揉太溪穴时,很多人根本没反应,尤其是身体虚弱的人,什么反应都没有,而且一按就凹陷下去了。这时,不痛的一定要把它揉痛,痛的要把它揉得不痛。归根结底,就是要把气血引到脚底的涌泉穴去。

    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原穴能够激发、调动身体的原动力,但调动起来后一定要把它储藏起来,即储藏到涌泉穴,这样您就有健康的根基了。所以像每天搓脚心、做金鸡独立、泡脚之类的保健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打通肾经,引火归源。

    有人经常足跟痛,这就是肾虚。您应多揉太溪穴,顺着太溪穴把肾经的气血引过去。只要太溪穴被激活了,新鲜血液就会把淤血冲散吸收,然后再循环带走。为什么会痛?痛就是有淤血,停在那里不动了,造成局部不通,不通则痛。您把好血引过去,把淤血冲散,自然就不痛了。揉太溪穴就是帮助冲散淤血。

    有人经常咽喉干,喝水也不管用,没有唾液,这是肾阴不足。揉太溪穴就能补上肾阴。太溪穴是原穴,原穴的意思是既补肾阴,又补肾阳。

    有很多女性朋友来月经的时候肚子痛,这时揉太溪穴很管用。

    有的人肾绞痛,尤其是体内有肾结石的时候肾绞痛,那么平常多揉太溪穴就能防治这种症状。

    有人痛风、尿酸过高,这是尿里毒素太多了,每天揉太溪穴能从源头把这个问题解决。有人得了肾炎,排不出尿来,揉太溪穴也能帮助把尿毒解掉。

    太溪穴还可以治先天性抽搐。如果大脑受伤,它还有辅助调养的功效。因为脑髓是肾所主,跟肾经有极大关系,所以要想调养后天受伤的大脑,就要好好刺激太溪穴。

    有人因家属出了车祸老是哭,哭了一段时间,眼睛越来越看不见东西了,还有个人经常想起点什么事就哭一鼻子,这时我都劝他们要多揉太溪穴。

    有的人患有厌食症。古人管厌食症叫饥不欲食,看到吃的东西虽然饿,可就是吃不下去,这也是肾虚造成的。因为肾经的循行路线是从喉咙直接通着肠胃,所以太溪穴还能治疗厌食症。

    还有像胸闷、支气管炎、哮喘等,太溪穴都可以治。因为肾经都经过这些病所发的位置。

    老年痴呆也是肾虚的一种表现。而打通肾经就可以防治包括老年痴呆在内的各种老化症状。

    其实,我们不要光想着什么能治老年痴呆、治耳鸣、治牙齿松动,只要把肾经打通,这些症状就全没了。

    肾经上的很多穴位都能治这些病,我们一定要灵活运用。虽说太溪穴治这个、然谷穴治那个、涌泉穴也可以治什么,但用的时候一定要灵活。您不能按说明书上写着太溪穴是治咽喉痛、嗓子干的,但没说然谷穴治,您就不揉然谷穴,这样就麻烦了。所以,当您有这些症状的时候,哪些穴位最敏感,您就赶紧多揉它。如果今天管用的这个穴位到第二天揉的时候不痛了,您就换那个最敏感的去揉。记住这一点。比如说您今天咽喉痛,有几个穴位都治――太溪穴治、然谷穴治、涌泉穴也治,可是您揉涌泉穴的时候不痛,那就别揉涌泉穴;揉然谷穴还不痛,也不要去揉了;再揉太溪穴痛了,就揉太溪穴,这时候太溪穴就管咽喉痛。

    太溪穴不但是肾经的大补穴,还是全身的大补穴。大家都知道足三里穴是强身大穴,但如果与太溪穴相比,足三里偏重于补后天,太溪穴偏重于补先天。所以,要补先天之本就得从太溪穴开始。

    北京的西城有位名老中医张士杰,临床最擅长使用太溪穴,无论什么病,他都会取太溪穴进行治疗,效果非常好,所以人送外号“张太溪”.我也曾用太溪穴治疗过不少疑难杂症,这里说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位女士,是一家大公司的部门经理,工作十分出色,家庭也很幸福,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好几年前就想要个孩子,但一直未能如愿。去医院检查,夫妻双方都正常,吃了很多药,试了很多民间偏方,也没有作用。找到我的时候,她急迫地说:“武老师,我都33岁了,再不能生小孩就是高龄产妇了,求求您,您无论如何要帮帮我!”

    我看她的脸,完全是一派虚寒之象。给她把脉。她的手微微发凉,这是阳虚的表现,阳虚则不达四末,气血到了四肢,已经成了强弩之末,不能给手脚带来温暖了;六脉微细,这是通体虚寒的表现;尺脉尤其微弱,说明她肾气尤其虚弱。

    我们知道,冬天的时候,种子是不能发芽的,因为天寒地冻。人体何尝不是如此?肾气不足,身体虚寒,胞宫寒冷,哪里能受孕啊?我给她开了两个成药,一个附子理中丸,一个艾附暖宫丸,让她按照说明书上规定的用量交替着吃,先吃完一盒附子理中丸,再吃一盒艾附暖宫丸,如此交替。附子理中丸能温中散寒、振奋阳气,艾附暖宫丸则能直接温暖胞宫。如此交替,就有望改变她体内的环境。为了确保疗效,我又给了她一盒艾条,让她每天灸神阙、关元、足三里和太溪。

    我教病人用艾条灸穴位的方法是:把点燃的艾条靠近穴位,以能明显感觉到烫为宜,感觉到很烫的时候就要移开一点。这位病人也是这么做的,但两天以后,她打来电话,说:“武老师,我按你的方法灸太溪穴感觉没什么用。”

    我一听,心里隐隐有点疑惑,便问她:“为什么没用呢?”

    “别的穴位稍微灸一会儿就感到烫,但是这个太溪穴没感觉,灸了半天还是不烫。”

    我说:“请你来一趟医院吧,不用挂号,直接来找我,我给你灸。”

    果不其然,艾火离她的皮肤不到1厘米,她只能微微感觉到暖和。大约半个小时后,整整一根艾条烧完了,她感觉依旧。我又点燃了一根,递给她,让她继续灸太溪。她有点着急了,说:“灸了这么久,究竟有没有用啊?”

    “没用我干吗要灸呢?你感觉灸得舒服吗?”我问。

    “倒是挺舒服的,越来越感觉有股暖流从双腿暖到肚子里。”

    “这不就是效果吗?”

    第二根艾条烧完一半的时候,她忽然说:“哎呀,我感觉烫了。”

    我朝她望去,以前白中微微发青的脸,此刻如三春桃花。

    我跟她解释说:“太溪穴大口大口地吸收艾灸的热量,吸收了这么久才够!这说明你体内寒气太重。热量全部被太溪穴吸进温暖你的肾经去了,所以你一直感觉不到烫。你回去后,别的穴位都不用灸了,只灸太溪就行了,这是最直接补充你体内热量和阳气的方法。”说完,我又让她照镜子看看自己的脸,她看了非常兴奋,说她的脸色从来都没有这么白里透红过。

    大约3个月后,她打来电话,说她回去后,头两天还得灸半个小时才能感觉到烫,后来这个时间就迅速缩短了。现在,艾条放上去几秒钟就能感觉烫了。她还说,她刚刚检查出来,自己已经怀孕了,问还要不要继续灸。我说:“你的目的不是达到了吗?何不得鱼忘筌呢?”

    这位女士的经历告诉我们,凡是寒凉体质的人,都不妨通过常灸太溪穴,让温暖的生机进入寒体之内,让“体内的冰雪”变成春天的涓涓细流。

    用药是从脏腑里把经络打通,而按摩是从外面打通经络,它也是一种药,只要您达到打通经络的目的,用什么都无所谓。即使现在什么都没有,赤手空拳,也照样可以把这些病治好,因为药就在您自己身上。

    有好多人老是问我,这个穴有什么用,那个穴治什么病。我要说,如果您这样下去,您学的东西都长久不了,今天用着还行,可过几天就不管用了。因为,症状只是疾病的各种反应,您得把病根找到。只要把病根消除了,症状自然就消失了。如果只是考虑到症状,只把症状压下去了,那么早晚这些症状还要冒出来,您这一生就总是处于修残补漏、拆东补西的状态。

    所以说到底,关注疾病不如关注健康。而关注健康就是关注先天之本,也就是激活肾经。从哪里着手激活肾经呢?从太溪穴激活。因为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也就是源头。肾经的原发力、原动力都在这里。

    肾经上的每个穴位就像一个多米诺骨牌一样,通过按这个穴位,让它再撞击、再通别的穴位,最后整条经都通了,这叫牵一发而动全身。到最后,您会发现整个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全改善了。

    当穴位一个一个地被打通,人体的气血就开始自行调节,哪里虚弱了,有需要帮助的地方,气血就从充足之地奔赴过来,予以补给。经过这么一个良性循环,气血集中到了太溪穴上,储备的过程就完成了。最后,您要把这些储备好的东西通过涌泉穴来好好利用。因为涌泉穴是通肝的,用在肝处,就开始变为后天所用了。

    肾是我们先天的本,它得通过肝的生发疏泻才能用。我们一生当中损耗最大的是肝,所以我们一定要保肝。谁给肝供应营养?就靠肾。所以要想肝源源不断地为我们的后天提供保障,就必须让肾功能正常,也就是让肾经的气血周流通畅。

    有人本来就虚怎么办?一定要先补到太溪穴去,补完以后是为了用,就像挣来钱是为了花的。谁是帮我们花钱的?是涌泉穴。当太溪穴气血备足之后,这时候您打通涌泉穴,您的精力就源源不断地被激发起来了。您会发觉身心突然进入一种很自在的境界,有一种莫名的轻松和欢喜。到了这个时候,您愿意像沈维德老人那样练练瑜伽也可以,不练瑜伽练练五禽戏、八段锦等很多东西都可以。但您要记住,一定要练好玩的东西,别练枯燥的东西。因为枯燥的东西谁也不会上心,而不上心的锻炼方法不仅没效果,而且坚持不下去。只有好玩,身心才能同乐共振,养生的效果才能明显长久。

    我建议大家在揉肾经的时候,最好把心经同时揉一揉,因为心肾是相通的,效果能达到极致。肾经叫足少阴肾经,心经叫手少阴心经,其实它们是一条经:在胳膊上叫心经,属火;在腿上就是肾经,属水。

    如果肾虚,那就是有虚火上来,为了不使上面的心火太大,就要让下面的肾水再多一点,所以这两条经要同时调节。比如,然谷穴可以治疗失眠,就是阴虚火旺那种,这个时候您同时揉一揉心经的少海穴,去去心火,上下同治,效果更佳。

    我国有一本最好的方剂书《伤寒论》,是医圣张仲景所写,他非常强调打通心肾两经。书中有一段话是“少阴病,但欲寐也”,就是说肾上有病,心上有病,这个人就老爱犯困。

    《伤寒论》实际上是一本经络书,讲的是如何用药物来打通经络,结果后人把它当做一本药物方剂书了。其实用药也是为了打通经络,只是从脏腑里面打通经络。但不管怎么说,经络是贯穿中医的一个主线,甭管是用药物、针灸、拔罐、刮痧等六大法中的哪一种,所有的目的都是为了打通经络。

    用药是从脏腑里把经络打通,而按摩是从外面打通经络,它也是一种药,只要您达到打通经络的目的,用什么都无所谓。即使现在什么都没有,赤手空拳,也照样可以把这些病治好,因为药就在您自己身上。其实吃药只是为了打通经络,不是药单独在起作用。所有这些都是外来的东西,我们最后真正能依靠的只是我们身体固有的经络。

足三里穴位置和作用

三阴交、太溪穴、足三里、关元穴的位置和作用 三阴交、太溪穴、足三里、关元穴的位置和作用 三阴交、太溪穴、足三里、关元穴的位置和作用 三阴交、太溪穴、足三里、关元穴的位置和作用 三阴交、太溪穴、足三里、关元穴的位置和作用 三阴交、太溪穴、足三里、关元穴的位置和作用 三阴交、太溪穴、足三里、关元穴的位置和作用 三阴交、太溪穴、足三里、关元穴的位置和作用

足三里穴归属足阳明胃经,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等作用;足三里穴的位置:位于腿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往下约4指宽处。详见本文图解足三里穴的准确位置图及穴位疗法。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中指)处。

    【快速取穴】坐位屈膝,取犊鼻穴,自犊鼻穴向下量4横指(即3寸),按压有酸胀感。

 

    【取穴技巧】站位弯腰,同侧手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其余4指向下,中指指尖处。

 

    【穴位解剖】在胫骨前肌,趾长伸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为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支分布处,深层当腓深神经。

 

    【穴名解说】

    【足三里穴】Zú sān lǐ(ST36),经穴名。《灵枢。本输》原名三里、下陵。《圣济总录》名足三里。别名鬼邪、下三里。属足阳明胃经,合(土)穴。

    【名解】“足三里穴”,“三里”是指理上、理中、理下。胃处在肚腹的上部,胃胀、胃脘疼痛的时候就要"理上",按足三里的时候要同时往上方使劲;腹部正中出现不适,就需要"理中",只用往内按就行了;小腹在肚腹的下部,小腹上的病痛,得在按住足三里的同时往下方使劲,这叫"理下"。

    【穴位含义】胃经气血在足三里形成较大的气血场。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的稀湿脾土及天部的气态物。

    【运行规律】地部脾土燥化水湿后固化于足三里穴周内外,天部之气则循胃经上行。

    【功能作用】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足三里穴位的作用功效】

    【主治病症】胃肠虚弱、胃肠功能低下、食欲不振、瘿气、肠雷鸣、腹泻、便秘、肝脏疾患、胃痉挛、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胃下垂、尿路感染、下肢不遂、高血压、肥胖、口臭等。

    【功效作用】生发胃气、燥化脾湿、健脾和胃、扶正培元、通经活络、升降气机

 

    【临床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肾绞痛、膀胀炎、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保健原理】本穴属于足阳明胃经。治疗范围很广,包括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方面的疾病,为长寿第一保健要穴。

    【穴位配伍】足三里穴配天枢穴、三阴交穴、肾俞穴、行间穴,具有调理肝脾、补益气血的作用,主要治疗月经过多、心悸;足三里穴配中脘穴、内关穴、具有和胃降逆、宽中利气的作用,主治胃脘痛。

    胃痛配伍穴位:足三里穴、滑肉门穴

    疾病概述:胃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症状,多见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能症。也见于胃黏膜脱垂、胃下垂、胰腺炎、胆囊炎及胆石症等。

    按摩顺序与技法:坐椅上,用右手掌按膝盖骨正中央,轻抓膝盖。中指沿胫骨伸长,在中指尖水平画线,与食指方向延长线交汇处就是足三里穴。可采取按压的方式按摩1分钟,然后按摩滑肉门穴3分钟。

 

    注意:揉按此处穴位时,有打隔、放屁,以及肠胃蠕动或轻泻等现象,都属于正常反应。

    呕吐配伍穴位:中脘穴、缺盆穴、天突穴、内关穴、足三里穴、阳白穴、太冲穴

    瘿气配伍穴位:合谷穴、足三里穴、气舍穴、列缺穴、风池穴、天冲穴

    《灵枢》:“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足三里。”早晨正准备出门,突然感到胃部抽搐,或者遇到胃腹闷胀、吐酸、呕吐、腹泻、便秘等症状。只要经常按摩足三里穴,就能够达到治疗保健效果。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经穴用法】推拿:指揉法、点按法、推法。

    【特效按摩】每天用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长期坚持,可以使人精神焕发,精力充沛、益寿延年。

    【按摩手法】用手指指腹推按足三里穴1~3分钟,可改善消化不良、下肢痿痹、下肢不遂。

 

    【艾灸疗法】用艾条温和灸足三里穴5~10分钟,一天一次,可以治疗腹胀腹痛、脚气、下肢不遂等。

 

    【拔罐疗法】用气罐留罐10~15分钟,隔天一次,可以治疗中风、脚气、水肿、消化不良。

 

    【刮痧疗法】用面刮法刮拭足三里穴,以潮红发热即可,可以治疗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穴义】胃经气血在此形成较大的气血常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的稀湿脾土及天部的气态物。

    【运行规律】地部脾土燥化水湿后固化于足三里穴周内外,天部之气则循胃经上行。

关元穴位位置图及作用功效

  按摩关元穴的作用与好处有治疗尿道炎、盆腔炎、肠炎、神经衰弱等疾病。关元穴位的位置具体在人体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关元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关元穴位位置图】

三阴交、太溪穴、足三里、关元穴的位置和作用 三阴交、太溪穴、足三里、关元穴的位置和作用

关元穴的位置:位于腹部,身体前正中线,脐中下3寸处,仰卧取穴。注意:从人体肚脐中间下三寸(四指并拢,从脐中起,以中指横纹为标准,横向的距离),腹部的正中线上。

穴位解剖图解: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有十二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有十二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穴名解说】

“关,关卡的意思。“元”,元首、首脑的意思。下部气血上传时,在经过本穴会得到整顿,整顿后只有小部分可继续上传,故名“关元”。关元穴,经属:任脉,系三阴、任脉之会。击中后,冲击腹壁下动、静脉及肋间神经震动肠管,气滞血淤。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小肠之气结聚此穴并经此穴输转至皮部。它为先天之气海,是养生吐纳吸气凝神的地方。古人称为人身元阴元阳交关之处;老子称之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按摩关元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1、有培肾固本、调节回阳的作用,能够治疗阳痿、早泄、月以不调、崩漏、带下、不孕、子宫脱垂、闭经、遗精、遗尿、小便频繁、小便不通、痛经、产后出血、小腹痛、腹泄、腹痛、痢疾等症状;

2、长期按摩这个穴位,对尿路感染、肾炎、脱肛、中风、尿道炎、盆腔炎、肠炎、肠粘连、神经衰弱、小儿消化不良等疾患,都有很好的疗效,而且有调理、改善的功能。

关元穴,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临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患。现代研究证实,按揉和震颤关元穴,主要是通过调节内分泌,从而达到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目的。

【人体穴位配伍】

关元穴配阴陵泉、带脉穴治赤白带下;关元穴配子宫穴、三阴交穴治月经不调、崩漏;关元穴配大肠俞穴、曲池穴治脐周作痛;关元穴配天枢穴、气海穴治腹胀肠鸣、泄泻。

1、强壮穴:作为保健强身长寿穴,用灸法。

2、诊生死:用指头按穴,如果指下感到无力空空,离手时,穴凹无弹力,胸下坚硬如石头,大限已到,活不久。

3、助孕:子宫虚寒不孕者,要常灸此穴。

4、补肾虚:脐下肾间之气藏于此穴。肾虚而腰酸或阳痿者,用灸法。

5、治痛经:冰品引发的痛经,热敷或灸此穴。

6、治虚喘:喘哮发作面色苍白,用灸法,特效。

7、治小肠病:因为小肠募穴,所以治小肠各种疾病。

8、治糖尿病:强肾可缓解糖尿病并发症,需配合足三里、三阴交穴。

9、治排尿不顺:灸后尿排顺,也可以用拍法,五指并拢空拍,一次连续拍108下效果最好。

10、治各种血症:本穴为血液循环的强壮剌激点,又为先天气海,元阴元阳在此交会,虚症用灸,平时多揉按拍可促进血液循环。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关元穴的常用保健方法:温灸或按摩。

温灸关元穴:用扶阳罐每天温灸3-5分钟,有强肾壮阳,增加男性性功能的功效,建议长期坚持使用,效果显著。

按摩关元穴:按揉法或震颤法。震颤法是双手交叉重叠置于关元穴上,稍加压力,然后交叉之手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动。操作不分时间地点,随时可做。注意不可以过度用力,按揉时只要局部有酸胀感即可。

按摩手法:用手掌根部推揉2~3分钟,长期按摩,可改善痛经、失眠等。

艾灸方法:用艾条温和灸关元穴5~10分钟,一天一次,可以治疗荨麻疹、痛经、失眠等。

拔罐方法:用气罐留罐关元穴10~15分钟,隔天一次,可治失眠、痢疾、脱肛等。

相关文章

  • 气血不足需要艾灸或者按压的五大穴位

    大椎穴 足三里 太溪穴 关元穴 命门穴

  • 三阴交、太溪穴、足三里、关元穴的位置和作用

    三阴焦位置图和作用 1 三阴交的准确位置图 三阴交经属足太阴脾经,本穴物质有脾经提供的湿热之气,有肝经提供的水湿风...

  • 2018-07-06手脚抽筋的艾灸疗法(后附养生知识几则)

    手脚容易抽筋,多是因为阳虚所致,艾灸关元、肾俞、足三里、太溪、涌泉穴、委中穴(膝盖窝)、合阳穴、承山穴! 除了关元...

  • 想补血的朋友们可以按揉补血穴

    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按摩关元、足三里、血海、三阴交等穴位,也可以起到补血作用哦~ 关元 关元穴在腹部,是任脉的要穴...

  • 增加免疫力的几个穴位

    增加免疫力的几个穴位 足三里,三阴交,关元,中脘,颤中穴

  • 穴位分类

    1、补气穴:气海、中脘、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2、补血穴:脾俞、膈俞、章门、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 3、理气穴...

  • 配穴

    [功效取穴,信手拈来】 补气------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百会,肺俞,脾俞。 补阳------气海,关元...

  • 调理子宫肌瘤

    小静朋友麻麻调理子宫肌瘤 穴位选取: 它的特效穴是:痞根穴,关元,八寥,三阴交,足三里 ,配合涌泉,太冲穴 易灸灸...

  • 慢性肾病艾灸取穴

    以慢性肾炎最为常见 重点在于调理脾肾,可用艾灸方法。 艾灸选穴☞肾俞、脾俞、关元、水分、足三里、太溪、涌泉穴。 如...

  • 5个养肾方,让你冬季不怕冷

    艾灸 冬天艾灸命门穴、肾俞穴、关元穴、血海穴、三阴交穴、涌泉穴,能起到养肾、补血、活血、固阳、暖身的作用,调整全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阴交、太溪穴、足三里、关元穴的位置和作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ckg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