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一年多吧,还是一枚职场小鲜肉,定位上海市区。每天忙忙碌碌,微信工作群的消息,叮叮作响。自嘲说叫醒自己的不是闹钟,是梦想,是情怀。但说实话,要是每天早上没有十几个闹钟的话,根本就醒不过来。
上海,大家都称它为魔都。魔,字面就能感受到它扑面而来的变化莫测,让人捉摸不透,许是铺天盖地瞬息变化的政治经济八卦等等消息的冷暖自知的悲凉感,许是四面八方涌过来的陌生人的关心的温暖感,大多数时候是在这诺大都市不上不下的焦虑感。
近一两年来,看过的几部国产电影,隐约讲述的是毫不相关的故事,却又让人莫名联想。当然,我这人,就喜欢瞎想。
二十二
水泥森林里深呼吸一口,嗯,二氧化碳的味道二十二,一部讲述当年抗日战争时期的慰安妇的过去、今日的故事。镜头下,几位老人放下了心里的防备,讲述起了当年日本军人对他们的欺辱。抗战胜利以后,在很长一段岁月里,左邻右舍并不待见她们,常常对她们另眼相看。在这部电影开播以后,随着电影的扩散级影响以及慰安妇相关研究的开展,人们开始慢慢审视这段历史以及反省对慰安妇们的态度。电影是以纪录片的形式记录的,写实而又客观,看完我有点难受。
自以为是一个可以辩证看待事情的开放年轻人,可以将自己“put into others’ shoes”,同情慰安妇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的无力,憎恨那些无法宽容、接纳慰安妇们的左邻右舍,却又有种如果我是她或者他们会怎么做的自问,我不知道答案是什么。
找到你
水泥森林里深呼吸一口,嗯,二氧化碳的味道找到你,这部以双女主的形式开展的电影,有着浓厚的中国特色,记录了三个身份地位不同的母亲对孩子一样深深的母爱。其中一名是女律师,有着优渥的资源,和丈夫各自追寻自己认同的三观而闹离婚,在孩子被拐的48小时内展开了疯狂的寻找。拐跑孩子的是她家的女保姆,有着乡村特有的惨淡生活,酗酒的丈夫常常家暴她并敲诈她,她把生活所有的希望和中心都放在有先天性疾病的女儿身上,为了给女儿治病,她疯狂地去夜店赚钱、找混混男友借钱。她女儿病逝在一个大雨滂沱的雨夜,她仓皇地抱起病危的女儿上路拦车,路过的私家车都急驰而过,没有人听到她抱着女儿撕心裂肺的呼救声。于是,她特意找到占了她女儿床位的律师的女儿,企图报复。最终,在律师跪地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哀求声中,保姆把律师的女儿还给了律师,而后,保姆跳海自杀了。期间,这位女律师正在接手一个全职妈妈被迫放弃孩子抚养权的离婚案,因为这件事,女律师有所觉悟,在开庭期间做了一件震惊的事情。影片中,女律师和女保姆,一出场,就给人极大的视觉悬殊感。女律师,自信满满,气场逼人;女保姆,卑微不起眼,无助可怜。在剧终的时候,女律师的一段独白让人记忆犹新,社会对女人总是苛刻的。如果你选择做一个职场女强人,那么对于家庭而言,你会是一个不合格的妈妈;如果你选择做一个全职妈妈,大家会说,这根本就不是一个职业。
看完以后,这让我一个刚入社会的单身女青年不禁颤了一下。我本不恐婚,也不恐育,但却有一种对未知的未来的迷茫和疑惑。我们学习了很多知识,武装了自己的头脑,然后在社会上选择了一份体面的工作,积累我们的财富和其他各种资源,其实是为了在下次做选择的时候有更多选择,就像剧中的女律师一样。但如果有了这么多选择以后,我们依然得不到想要的安稳和满足,获得的只是更多的不安和不满,那么我们这么忙碌的价值何在呢?相较而言,剧中女保姆怀孕期间,坐在长椅上为胎儿缝着小被子,夕阳刚刚好,让人感到很美好。可是,这样的生活,显然也不是我的追求。
悲伤逆流成河
水泥森林里深呼吸一口,嗯,二氧化碳的味道悲伤逆流成河,这是一部讲述中学生情窦初开谣言四起的电影。剧中女主,有着所有苦难女孩的标配,单亲家庭、妈妈从事灰色职业、家境贫寒。她的班长也是她的邻居,一个家境优渥、学习上进、校草级的男生,一直给予她帮助和照顾。恰好转过来一个其他学校的女生,爱慕这位班长,嫉妒女主被班长特别照顾,于是跟踪女主并发现女主患有隐私部位的疾病,然后在学校大肆宣传、组织同学们孤立女主、欺负女主。这时候,另外一个无恶不作的“坏男孩”出现了,陪伴女主、帮助女主反击同学们。好巧不巧的是,这位“坏男孩”的双胞胎姐姐,在女主和同学的斗争中,意外死亡。所有的矛头直指女主,女主被以为是杀人凶手,所有人都离她而去,包括邻居“校草”和一直力挺她的“坏男孩”。女主绝望极了,当着所有学生的面准备跳河自杀,并声嘶力竭地告诉所谓围观者:你们都是杀死我的凶手。这时候,还是“坏男孩”义无反顾、毫不犹豫地跳水救起了女主。最后,真相水落石出,这场校园霸凌事件里的“受害者”都转学了。
看完以后,不由心疼女主的悲惨人生,却又为那个敢于大胆跳出来“英雄救美”的坏男孩叫好。我们总是期待自己的人生里,也有个“坏男孩”来英雄救美,却总是不小心做了那个欺凌弱小的沉默无为的大多数。
水泥森林里深呼吸一口,嗯,二氧化碳的味道
三部影片的基调都是一致的悲伤,让人深思。可以说,我们是幸运的幸存者;也可以说,我们是沉默的凶手。在这样悲伤的故事里,我们身上那些或痛或痒的经历,或许都不叫事,感谢天时地利人和,让我们幸免于这样的苦难,没有在抗日战争期间被劫走成为消遣的工具,没有在读书期间被牵扯进校园霸凌事件里,可以选择一份尚且可以糊口的工作聊以度日。每天消遣着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碎片化的消息,做着沉默的大多数,为舆论导向做出了统一的贡献,不假思索地转发传播着对自己不痛不痒的消息,然后我们成了远远围观“退役”的慰安妇落寞的后半生的吃瓜群众,我们成了社会上那群叫着“全职妈妈不算职业”的普罗大众,我们成了欺负那个可怜的落魄女生的围观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的声音不能代表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声音,但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声音里有我们每一个人的声音。
工作以后,我比以往读书的任何时候都期待周末的到来。周末,意味着可以睡到自然醒,意味着不用穿西装打领带装扮成大人模样,意味着身心可以惬意地选择一个舒适的状态。还意味着,可以回到我的家乡,一个钢筋水泥尚未触到天际、有着清新空气的小县城,然后深呼吸一口,嗯,不是二氧化碳的味道。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