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纳瓦尔宝典》第四天,阅读任务:第101-130页。回答问题:
1. 什么是幸福?作者说幸福是一种技能,如何理解?
如果要给幸福下一个定义,我想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结论,就像那句话所说:“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
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尽相同,有人认为开心、快乐才是幸福,有人认为欲望得到满足就是幸福,有人认为有很多很多金钱是幸福,有人认为身体健康是幸福,有人认为内心平和才是幸福(本书作者即是如此)。
本书作者认为,“幸福与基因无关,甚至与选择无关,它是一种与个体密切相关、可以后头习得的技能,就像通过锻炼强健体魄、通过吃饭摄取营养一样。”
幸福不是来自于外部环境,而是来自于人的内心。而获得平和与幸福其实是一种技能,是可以习得与塑造的,可以通过养成好习惯来获取。你的幸福指数最终取决于你的习惯和你花最多时间与之相处的人。
2. 欲望是主动选择的不开心,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所谓欲望就是你对某件事情或某种状态的渴望,如果得不到,你就会感到不开心,不快乐。你认为“只有得到那个东西了,我就快乐了。”而实际上,当你得到那个东西时,很快就会有了享乐适应,又会想要另外的东西,又有了新的欲望,在没有得到满足之前,就又会不开心。
这可不就是主动选择的不开心吗?
欲望的本质就是你跟自己的约定,约定的内容是:不得到我想要的东西,我是不会快乐的。
3. 如果想获得幸福,我们应该养成哪些幸福习惯?
不喝酒,不吃糖,远离社交媒体和电子游戏等,不喝咖啡,与积极乐观的人相处,选择值得交往的人做朋友,活在当下,接受现实,感恩所有。
4. 如何做到从接受中寻找幸福?
在生活中,无论面对何种状况,你都有三种选择:改变现状、接受现状、逃避现状。这就是妥妥的“要么狠,要么忍,要么滚”啊。
而试图改变现状就是一种欲望,现状改变不了,你就会感到痛苦。这又是何苦呢?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我们要学会接受现状,接纳一切,无论结局怎样,都能保持心态平和。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本书作者提供了两个有效的小方法:
第一,退后一步法:回顾经历过的痛苦,把这些痛苦写下来,想一想后来都发生了什么,这样就可以看到在随后的几年里自己的进步和成长。
第二,换个角度看问题:当遭遇挫折时,人本能地会做出消极反应,此时,可自问此情此景有什么积极的意义吗?比如上班迟到了,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好处吗?好处就是我可以提高效率以完成工作等,任何事情都有积极的一面。
就算找不到积极的意义,你也可以这样想:“宇宙现在要给我上一课了,我要认真听讲,好好学习。”
5. 如何学会接受无法改变的事情?
不否认、不回避是极其重要的,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学会坦然面对死亡。
人终有一死,否认、逃避都是没有意义的。人本是赤条条来,也赤条条走,没什么可以留下的,也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相对于宇宙,我们就像一只夜空中闪烁的萤火虫,生命转瞬即逝,你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徒劳。
既然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人生短短几十年,何不好好珍惜生命,对社会做一些积极的贡献,向世界主动释放和传播爱,给他人带来快乐和幸福,让生活多一些笑声呢?
珍视眼前的每个瞬间。承担使命,尽职尽责,不枉此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