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感悟ABC》
《图说骑士世界》

《图说骑士世界》

作者: 落叶他乡树_3a2e | 来源:发表于2019-09-28 06:03 被阅读0次

    《图说骑士世界》| 李迪迪解读

    关于作者

    日本东京大学文化研究学者池上俊一,是一位专攻欧洲中世纪历史文化的专家。著有《游戏的中世纪史》《欧洲中世纪的宗教运动》《礼仪与象征的中世纪》等。

    关于本书

    《图说骑士世界》是一本关于中世纪欧洲骑士的深入浅出的通俗读物,作者用八章的篇幅,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了历史中真实的骑士究竟是怎样的,在漫长的历史中都发生过怎样的变化,我们今天所认知的骑士精神又是如何形成的。

    核心内容

    骑士是中世纪西方世界的产物。骑士可以分为世俗骑士和基督教骑士两种,前者为领主而战,后者为上帝而战,但说到底就是为金钱、社会地位和死后上天堂这种功利目的而战。而在文学作品中,骑士是超功利的,他们为爱情、正义和理想而战。

    骑士精神是骑士留给后人的最重要的精神财富。骑士精神是贵族文化加基督教意识形态的产物,又被骑士文学加入了爱情的维度,走向了浪漫化,反过来又影响着骑士的自我塑造,逐渐演化为西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绅士精神。

    医院、银行,恋爱,甚至选秀比赛,都是中世纪骑士制度的副产品。整个中世纪,欧洲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进程中,骑士制度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图说骑士世界》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为你解读的是《图说骑士世界》。

    骑士或许是古代最有趣的职业了。提到骑士,你多半想起的是一个孤独的英雄形象。他一定是个瘦人,头戴钢盔、身着护甲、骑着马、拿着剑。等待他的,也许是被困在城堡里的公主,也许是喷火的恶龙。而这位骑士,与咱们武侠小说里那些侠义第一、爱情第二的大侠们不同,他为正义而战,更为爱情而生。毫无疑问,骑士是西方社会中理想男性的化身。这个理想的形象从漫长的中世纪走出来,走到我们的现代生活中,不停改变着面目,他曾经变成佐罗,变成蜘蛛侠、蝙蝠侠,变成詹姆斯·邦德,一次次以一己之力拯救着世界,同时又承受着爱情的折磨。你是否想过,为什么骑士这个中世纪的产物会有如此大的魅力,成为两千年来西方世界始终不变的理想男性形象呢?历史中真实的骑士究竟是怎样的?他们如何产生,如何消亡?骑士制度留给西方文明怎样的遗产?骑士如何战斗,如何恋爱,如何成为男性的榜样和理想?这些话题,就是这本书探讨的主要内容。

    虽然名叫《图说骑士世界》,但这本书主要还是以文字的形式,梳理了跟骑士相关的许多问题。书的作者是日本东京大学文化研究学者池上俊一,一位专攻欧洲中世纪历史文化的专家。

    在接下来的解读中,我将从骑士为何而战的角度,把骑士分为两种:世俗骑士和基督教骑士,并分析这两种骑士背后,不断沿革的骑士制度和历史。然后,我们再来看骑士精神究竟是什么,它怎样被文学作品浪漫化,完成对理想男性气质的塑造,成为中世纪留给后世最重要的精神遗产。

    第一部分

    在正式开始之前,我们不妨先来分析一下骑士的形象,一名骑士分解开来就是一人、一马、一套盔甲、一把剑。直观地看,骑士就是半人半马。在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古典哲学家看来,马是一种作战机器,骑士就是人与机器的结合。马给予骑士的,是步兵无可比拟的速度,盔甲给予骑士前所未有的防御力和生命值,而一柄长剑,则是近身搏杀中最重要的武器。剑之于骑士,就像手机之于我们现代人,是手的延伸,是身体不可分离的一部分。那么,拥有了这套装备的人,就会自动成为骑士吗?答案是否定的。

    只拥有这套装备的人,叫骑兵。要成为骑士,还需要被授予骑士头衔,宣誓遵从一套行为规范。谁把头衔授予骑士,骑士就听命于谁,为谁作战。也就是说,骑士不仅仅是骑马作战、人剑合一的战士,还是一种身份和地位。骑士的背后,是一整套骑士制度。

    这就引出了我要讲的第一部分内容,世俗骑士。

    中世纪的欧洲是一个封建社会。国王把土地和爵位分赐给自己的亲戚或者功臣,这些人在土地上建立邦国,成为领主。领主统治农民,同时也需要像国王的军队那样的军事力量守卫领土,保障家族安全。而骑士是当时最自由、装备最精良、作战力最强的军事力量,于是他们就依附于封建领主门下,成了“领主的战士”。这种领主的战士就是世俗骑士,也叫封建骑士。

    骑士制度也由此诞生。骑士制度不仅是一种军事制度,还是一种政治经济制度,是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领主和骑士的关系,是靠契约维系的、类似于兄弟的关系,充满平等、友爱的色彩。平常领主为骑士包吃包住,让骑士过着好吃好喝的贵族生活,倘若他们闹出了什么岔子,领主还要庇佑他们。而骑士负责领主日常的安保警戒工作,在城堡与宫廷任职,负责保护领主,以及宫廷里的贵妇。如果碰上领主的女儿结婚,他们要交份子钱,领主的儿子要举办册封仪式,他们要交份子钱,领主本人参加战争,他们还要交份子钱。要是领主不幸被敌人俘虏了,骑士还得自掏腰包,拿出赎金把领主赎回来。此外,骑士必须义务为领主服兵役,但他们也不是全年无休在战场上拼杀。他们的从军义务仅限于每年40天,最多也不超过60天。这个时段的兵役是没有酬劳的。如果战争实在需要他们多打些日子,领主就得按天付给他们加班酬劳,这就是“日薪制”的开端。当时也有些流浪骑士热衷于赚外快,为多拿酬劳四处参战,脱离了固定领主,把自己变成“雇佣军”。

    我们前面讲过,一个人要想成为骑士,需要满足两个条件:有一套装备、被授予骑士头衔。但在实际操作中,要想成为领主的骑士,门槛只有一个,就是钱。当时,骑士装备是要自费购买的,打造一套装备的花费非常惊人,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要花的钱越来越多。据记载,到了中世纪后期,置办一套骑士装备要花的钱,居然相当于500公顷土地一年的产出。可见没有家财万贯是入不了骑士这行的。所以呢,骑士必须出身贵族,但他肯定不是长子,因为当时还在施行长子继承制。贵族中的非长子通常是比较贫困的,他们需要离开家庭,从小接受军事培训、礼仪培养和文化教育,为贵族提供服务,比如鞍前马后地伺候骑士和贵族,保护贵妇的安全等等。等到21岁,他们就可以被加封为骑士了。表面上看起来,骑士没什么收入,领主有事情的时候,骑士还少不了自掏腰包。其实,只要骑士能建立功勋,就能从领主那里获得封地和城堡,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这正是最吸引贫穷贵公子们走上骑士之路的地方。事实上,成为骑士,也是他们能找到的最好的“工作”了,交点份子钱都是小事,获得封地,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才是骑士们的终极目标。

    随着时间的推移,骑士与领主在共同繁荣的道路上越走越好,掌握了越来越多的土地和财富。在这个过程中,王权和教会权力一步步被削弱了。对他们来说,更糟糕的是,这个时期的骑士根本不听从国王的命令,也不把教会看在眼里。他们整日打架斗殴,抢劫教会的财宝,甚至随意奸淫妇女。平时他们好逞匹夫之勇,战场上却胆小如鼠,不听调遣、不懂合作。这样的骑士,没有一丁点儿讨人喜欢的地方,跟我们今天所说的骑士精神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这群手握武器、不听指挥的骑士,就是社会的不安定因子,自然就成了王权与教会最大的敌人。

    第二部分

    1096年,教会发动了十字军东征。于是,我们要讲的第二部分内容:基督教骑士,就这样登场了。

    所谓的十字军东征,是指罗马天主教教皇发动的一系列针对非基督教国家和异教徒的战争。当时,圣城耶路撒冷落入了所谓异教徒的手中,教皇号召欧洲各国骑士加入圣战,夺回圣城,声称“这是上帝的意志”。教皇许诺,参与这场圣战的骑士就是“基督的战士”,他们所犯下的一切罪恶将得到救赎,死后将升入天堂。骑士们被这种宗教许诺打动了,纷纷加入十字军。

    就这样,基督教开始了对世俗骑士的规训。这从骑士册封仪式上就能看出来。以往,骑士的册封仪式是一种在城堡大厅举办的世俗典礼,观众席上坐满贵族,场面气派,完全没有基督教色彩,也没有神职人员的介入。封建领主将宝剑交给骑士,后来发展成老骑士也可以册封新骑士。而当骑士成为基督的战士后,举行册封仪式的地点就变成了教堂。新骑士在祭坛上领受宝剑,宝剑承载着主教的祝福,也承载着新的义务。骑士们直接隶属于教皇,他们的剑只为保护弱者、寡妇和孩童与神圣的宗教目的而挥。他们必须严守基督教的清规戒律,战场下沉静、克制,战场上英勇无畏,不怕流血牺牲。

    就这样,原本只是武器的剑变成了一个符号,一个十字架的化身,其背后是上帝的意志。骑士的定义也就此更改为:心怀对上帝虔诚的爱而征战四方、保卫基督教、捍卫基督教意识形态的英雄。

    简单地说,基督教驯化了骑士,将它的意识形态和一套话语注入了骑士的血肉。同时,基督教也“教育”了骑士,为暴躁的骑士注入了灵魂。从此,完美男性的典范,不再是一味尚武的莽夫,而是拥有服务社会的理想,为弱者服务的强者,并且他们不计报酬,是遵从礼仪道德规范、服从军纪的文明人。但是,很多史实表明,十字军骑士对礼仪道德规范的遵从是很形式化的,在实际的战争中,他们残忍暴虐,罪行累累。

    第三部分

    不管是为领主而战的世俗骑士,还是为上帝而战的基督教骑士,看上去都不太可爱,与我们印象中的“骑士精神”相去甚远。那么,骑士精神是如何演变成我们如今理解和向往的那种精神气质的呢?这就要讲到第三部分内容了:骑士文学的贡献。骑士文学将骑士浪漫化,又反过来影响了骑士的自我塑造,这才有了我们今天所说的骑士精神。骑士文学的主题主要有三个,分别是历险、爱情,以及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我们先来说历险。在骑士文学中,骑士往往生活在一个超自然的神话世界里,他们要战胜的敌人,是真正的邪恶势力,比如毒龙,或是巨人、魔鬼。至于骑士的使命,要么是战胜邪恶势力,救出被囚禁在城堡或高塔里的美人,要么是经历千难万险,取得一种纯洁理想的化身,例如“亚瑟王与圆桌骑士”传说中的“圣杯”这种象征性的符号。“亚瑟王与圆桌骑士”是一系列以亚瑟王为主题的传说和文学作品的总称。在很多以亚瑟王为主题的作品中,亚瑟王并不是重点,圆桌才是。各具魅力的骑士云集一堂,友情与背叛、竞争与激情,让骑士形象大放异彩。

    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曾经将劳动分为“labor”劳动和“action”行动,两者最明显的区别就是行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如果说现实中的骑士大多从事的是武力“劳动”的话,那么,文学中的骑士冒险往往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是正义的“行动”。在文学中,骑士的战斗超越了民族国家、宗教信仰的操控,他们不再是为上帝、金钱而战的战争机器,而变成了为正义、理想和爱情而战的“游侠骑士”,变成了具有自由意志的个体。

    那么我们要问,为什么爱情会成为骑士文学的主题呢?爱情怎么就成了骑士的战斗动机呢?

    其实,效劳与爱护宫廷中的贵妇,本来是骑士工作的一部分。随着当时宫廷爱情文学的兴起,人们开始把骑士纳入浪漫的文学想象中。在人们的想象中,正是因为骑士心怀对贵妇的爱,才会在战场上奋不顾身、英勇杀敌。于是,在以骑士为主人公的宫廷爱情文学中,骑士通常为爱情走上战场。骑士对领主的忠诚、对上帝的虔诚,都变成了对贵妇的爱,战场上的磨难也变成了情场上的磨难。你看,艺术来源于生活,骑士对贵妇的忠诚,不过是骑士对领主和上帝忠诚的文学变形,而骑士历经磨难的冒险之旅,是骑士必须经过艰苦训练才能获得荣誉的隐喻。

    在古法语中,有一个专门的词用来代表骑士的爱情:骑士之爱。“骑士之爱”在当时的环境中是非常特别的,有一个说法是,恋爱是12世纪的发明。其实可以进一步说,恋爱是骑士的发明。在恋爱被发明之前,只有婚姻,而婚姻事实上是一种财务制度。在文学作品中,世俗化的骑士把本应给予上帝的致纯之爱给了一位宫廷贵妇,但这位贵妇通常是有夫之妇,骑士对她的爱,就像对上帝的爱一样,是如真金般纯洁的“不占有的爱”,是纯粹的欲望,永远不能得到满足,是苦恋,也类似基督教的苦修。在这种苦修般的恋爱中,骑士的精神得到了升华,爱从婚姻中提纯出来。这种只谈恋爱不谈结婚的爱,在当时就是“真爱”,为文学作品所标榜。

    说完了冒险和爱情,我们再来说说骑士文学的第三个主题: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骑士被基督教的一套话语和行为规范规训后,在战场上体现出一种奇特的现象,那就是遵循一种理想化的作战伦理。有几个细节可以帮我们感受骑士精神。在战场上,骑士可以使用的武器有很多种,比如长剑、长枪、投枪、弓、弩、战斧。很多时候剑并不太好用,弓弩这样可以远距离攻击的武器更高效。但骑士的战斗伦理却坚持认为,暗中使用的弓箭是卑鄙下流的,是步兵等平民才会使用的武器。只有剑和长枪才是高贵的骑士使用的武器,因为它们能直接体现出自己的武艺和勇气。这影响了战争的效率,但这种与理性主义和实用主义背道而驰的做派看上去很可爱,很浪漫主义。再比如,在和平年代,骑士没有用武之地,他们把大部分时间用来进行各种仪式和游戏,比如“马上比武”大会。这种游戏是对战争的模拟,在比武中胜出的骑士会一战成名,成为宫廷贵妇们的梦中情人,而战败者会成为俘虏,需要支付赎金才能重获自由。这种游戏也不是简单地以武力论高下,而是相当注重风度的比拼。对落败者的同情,对贵妇的优雅态度,都是人们评判骑士的标准。最终成为明星的骑士,就是最能打,也最讨观众喜欢的骑士。

    随着火器的发明和普遍使用,这种过分遵循高贵战斗伦理和贵族风度的骑士变得不合时宜,另外,骑士的装备也日益贵族化,价格越来越高,骑士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关于骑士的文学,也变成了自我重复的陈词滥调。这时,一些讽刺揶揄骑士的作品出现了,塞万提斯的小说《堂吉诃德》就是集大成者。在这部小说中,堂吉诃德活在幻想的骑士世界中,遵循着高贵的战斗伦理和贵族风度,在现实中却处处被人愚弄作践,笑料百出。其实,这部作品虽然表面上嘲讽骑士和骑士文学的陈腐可笑、不合时宜,但实际满满都是塞万提斯这个退役老骑士对骑士的黄金时代的怀念。《堂吉诃德》讲的就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我们能感觉到,在一个只有现实、没有理想的世界里,堂吉诃德这个理想的化身有多可笑,现实就有多可鄙,骑士精神就有多可贵。《堂吉诃德》流行起来后,传统的骑士文学基本就被终结了。但这部讽刺骑士文学的小说,却成了骑士精神最好也最特别的总结。

    历险、爱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这三个既是骑士文学的主题,也是所有叙事作品中最永恒的主题。而“骑士精神”,就是历险与爱情故事中你能想象到的最佳表现,就是面对理想与现实的撕扯,依然选择为理想献身的高贵精神。它的定义包含了这些方面:勇敢、有正义感、虔诚、克制、无私、文雅、慷慨、忠诚、保护弱者、尊重女性、对爱情忠贞。

    有意思的是,除了大众,骑士阶层也是骑士文学最忠诚的读者。对他们来说,骑士文学起到了一种“教育”功能,他们模仿着文学中完美骑士的形象。正是这些,让骑士真正可爱起来,也完善了我们今天所认识的“骑士精神”。

    可以说,骑士精神原本是贵族文化加基督教意识形态的产物,又通过文学作品的浪漫化和理想化,反过来参与了骑士的自我塑造,进而演化为西方世界理想男性的标准,成为中世纪留给世界最重要的精神遗产。有学者认为,骑士精神是一套贵族化的礼仪道德规范,也有学者说,它是关于生活和爱情的一种理想。当然,也有人说,实际上骑士精神只是贵族阶层用来自我标榜的装饰品,用来掩饰他们荒淫无度的通奸行为,而骑士对女士的殷勤态度,在今天看来不过是一种性别歧视罢了。

    骑士退出了历史舞台,骑士精神却永远留存了下来,在日常生活中,它演变为西方男性的行为准则:绅士精神。在游戏和运动中,它变成了赛马、骑术和击剑。而在文学、电影、漫画和游戏中,它是一种根植于西方的永恒的想象。正如我们开始所说的,它不断改换着面目,变成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江湖侠士、战斗天使、赛博朋克,寄托着人们的希望与梦想。

    总结

    好,这本书的内容差不多就讲完了。我们来总结一下:

    骑士可以分为世俗骑士和基督教骑士和两种。前者为领主而战,后者为上帝而战,但说到底就是为金钱、社会地位和死后上天堂这种功利目的而战,这样的骑士从事的是一种劳动。而在文学作品中,骑士是超功利的,他们为爱情、正义和理想而战。

    骑士为后人所铭记的最重要的精神财富,就是骑士精神。骑士文学将骑士形象浪漫化了,并反过来塑造了骑士精神。骑士是贵族的榜样,是中世纪的明星,是战斗英雄、道德楷模、恋爱达人。总的来说,是骑士制度和骑士文学造就了骑士精神,它也是后来西方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个人精神气质:绅士思想的前身。这种精神不再一味强调男性的骁勇,也强调温柔、文雅、谦逊,参与着千百年来西方男性的自我塑造。

    撰稿:李迪迪

    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

    转述:徐惟杰

    打开得到App听更多好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图说骑士世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cory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