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言——
“夏三月,此为蕃秀。
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夏季之道,乃“养长之道”,重在养心。如若逆之,则会“心气内洞”。
如何养心?
心的地位最大,心藏神,故为神明之用;
心是国王,它驾驭着整个精妙生命系统;
把心养成像花一样,用爱展养我们的心。
心气内洞是什么?
“洞”心灵空虚,永远都在漏,永远也无法满足当下的生活。
如果不把自己心安顿好,富甲天下、名利双收都没用。
封死了眼耳口鼻,感受不到心气内洞。
在这夏季我们要展养我们的心,安顿好我们的君王。
如果安顿呢?就是找到我们的信仰。
信仰的力量
子贡问孔子,我们应该如何治理国家?
孔子说:足兵、足食、民信
子贡又问:如果不得以,在这三个中要去掉一个先去哪一个?
孔子不急地说:去兵吧!人总要吃饭吧。
子贡又问:如果不得以,在剩下的两个中还要再去一个,那又如何呢?
孔子非常认真的说:去食。
孔子接着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则不利。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失去信仰之后的崩溃和涣散。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
信为首,无信无一切之本。
人一生终极,是心的安顿,让心有所依,魂有所归,有信仰的人都是有福之人,会比他人的生命高一个台阶。
祝福一切有信仰的人,也祝福那些思考信仰、寻求信仰的人! 祝愿你在中华天人合一的自然信仰中,获得强大的心之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