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进行了第六次授课。这次授课,陶新华老师主要是通过解答学员们提出的个人问题,教会大家学会怎样用积极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为对很多人来说,掌握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是两码事,遇到实际问题,明明懂得道理却没办法释怀,这也许是陶老师选择这种方式授课的主要原因。
每个学员都想趁着这次机会得到陶老师的正面解答,因此微信群里提问题的积极性很大,问题也各式各样,最后,我选择了22个比较典型的问题整理出来发给了陶老师。我和大家一样,都期待着陶老师解答问题的时刻。
不到7点钟,陶老师已经准备好了,开始解答学员的一个个问题。第一个是有关“沟通”的问题。对于一些不太理智的家长,我们一定要掌握沟通技巧。老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尤其是发现孩子的优点,在家长面前真诚地夸奖孩子。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和谐的家校合作关系,有效开发家长资源。陶老师有一句话会所的特别好:家长素质不好是可以理解的,教师的素质不好是不允许的,因为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是一个有资格证的人。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早恋”的问题。早恋不是恋爱,恋爱是以结婚为目的,但是一定要引导孩子懂得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并且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只有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才值得他人的喜欢。多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喜欢对方的哪些方面,然后再积极引导孩子勇敢面对。第三个问题是“中学生吸烟”的问题,首先,告诉学生吸烟是校规校纪不允许的行为。作为一个学生,在学校的校规校纪犹如国家的法律法规,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告诉学生现在坐高铁、飞机等,都不允许吸烟,还有很多禁烟场所。告诫学生不能染上不良的行为习惯,最重要的是对健康有害处。第四个是关于“孩子写作业拖拉”的问题。陶老师讲凡事拖拉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麻利”的妈妈(或是爸爸),因为妈妈太过于好强,做事利索,往往会“包办”很多事情,对孩子催促多、积极评价少,孩子很多行为不被认可,久而久之,也只能用“拖拉”应万变。第五个问题是“孩子手机成瘾”的问题。陶老师毫不避讳地说,不要说孩子手机“成瘾”,很多成年人也是如此。一个手机成瘾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比如亲子问题、师生问题等。现象是某种问题呈现的结果,是一种表象,不是原因,更不是根源,需要家长或老师找到真正的症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手机成瘾”的问题。第六个问题是有关“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近几年教育中的大问题,是一种社会现象,老师要多给予关爱,利用主题班会课,减少孩子的心理问题,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班风。相信每个生命都是积极向上的,任何问题都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除了老师多奉献、多付出,没有更好的办法。最后一个是有关“初中毕业生不能适应高中生活”的问题。陶老师厉声质问提出问题的老师,是什么让初中生不能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是初中教师没有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没有培育学生的自律习惯造成的。说明初中教育存在了一个严重问题。这让我想到“核心素养”的内容,不正是提出要培养学生成为“全人”的要求吗?比如我所任教的英语学科,语言能力是基础,文化意识是价值取向,思维品格体现心智特征,真正起到决定作用的是学习能力。一个没有自主学习能力,却能得到高分的学生是很危险的,需要我们深思。
尽管陶老师解决的是某些类别的问题,却让我们明白,学习了积极心理学,就一定要具有同理心,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周边的人和事,相信世界是美好的,人是友善的。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对方心理,用积极成熟的心态解决问题。学习积极心理学,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这应该是学习的最大价值和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