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这本书前,我抱着学习心理学概念的想法希望从中解决自己的一些实际问题。书中引用了很多心理学大师如弗洛伊德、荣格的名言,晦涩难懂的心理学概念在作者一个个故事和对话的阐述下清晰的展示在我们面前。
心理咨询师苏绚慧在序言中提到人活在世上的两个最重要的命题:知道“我是谁”;能够建立与成全“有意义的关系”。她指出我们一生的方向就是成就具有独立性的人格,而不是成为一个孤立的存在着。美国心理学通过一个隔离实验家哈里·哈洛通过研究恒河小猴离开原生母亲后的行为揭示了安全感、爱、亲密关系等对人类的重要性。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生活在人际关系中。书中总结到,如果与人隔离后,我们将变得什么也不是,不再有新的创造力与可能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家通过一个隔离实验发现人与环境完全阻隔后,人变得容易接受指令,心智濒临崩溃。与人在现实中互动,我们才成为自己。
荣格将人呈现在外的模样成为“人格面具”,面具是我们从小对外界认同的一种累计,它帮我们适应了这个社会。每个人都是由三个我组成:随心所欲的我、应该怎样的我、真正的自我。
书中提到的过去情结对我触动最大。走不出的情结甚至会误导我们的人生。作者觉得一位中年妇人因原生家庭重男轻女,把自己的儿子虐待的营养不良,只因为她没办法走出早先的精神联结。过去情结最可怕之处就在于你很难意识到它的存在,不知不觉被它操控,它扼杀了我们心理上的自由。
原生家庭的概念在网络上也成了家喻户晓的名词,这一现象应该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在育儿教养方面。我个人就因为从小害怕父亲的训斥,现在对自己的孩子经常因为一点小事不能控制情绪,呵斥孩子的行为其实就是受过去情结的影响导致的。
心理学博大精深,我们能掌握对自己生活中有用的几点就能改善生活的质量。在工作生活中定位自己的角色,真正做到自己想成为的人是一件幸福的事。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才能在纷杂的表象下看到真实的自我。
愿每个人都能在关系中成长,读懂自己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