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成长励志
分享一本如初恋一般兜兜转转了十年的好书

分享一本如初恋一般兜兜转转了十年的好书

作者: 无为育儿 | 来源:发表于2018-05-04 22:17 被阅读11次

    大家好,我是无为。今天要分享的书是张德芬的都市身心灵修行课《遇见未知的自己》。张德芬被誉为华语世界首席身心灵畅销书作家,她的代表作有身心灵三部曲,《遇见未知的自己》是三部曲之一。

    在分享这本书之前,首先讲一讲我跟这本书的故事。

    07年这本书第一次上市,我在新华书店便发现了它,那个时候我还不习惯网上购物,才刚刚开始工作没有什么钱,不舍得花几十块买一本畅销书,于是就待在书店把它当成一般小说快速读了一遍。

    不料几天后,我的室友推荐我看这本书,当时我的室友正在做安利,平时总是有意无意的向我推销她的产品,我对她的推荐莫名的产生抗拒,于是本来就犹豫的心,更加不想买那本书了。

    之后五年,我不曾接触过这方面的书籍,直到我遇到一个公众号大神,在很多方面,他都是我的启蒙老师,我对他很崇拜,大神极力的推荐了张德芬的书,我因大神的缘故,对张德芬老师一下子路转粉,关注了张德芬的公众号。

    12年算是我人生的转折,很多情绪梳理不好,就算是极为佩服的大神推荐的书,我也静不下心来读,于是再次跟这本书失之交臂。

    18年认识的一位新朋友买了这本书,此时《遇见未知的自己》第三次出现在我的生命中,于是我再次遇见了未知的自己。这一次,我看到了之前没有注意到的智慧,也意识到:有些东西再怎么追求也追求不到;而有些东西再怎么兜兜转转,还是会回到身边。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一个都市女性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了各种困惑难题,不得其解,最终在一名智者的指点下,先改变内在的状态,进而改变外在的世界,从而破茧成蝶,从生活的枷锁中挣脱出来的故事。

    书中的问题都是我们平时会遇到的问题。为什么我不快乐?为什么我不能拥有我想要的生活?作者借由书中故事,从理性科学的角度,剖析大多数人困惑的成因,并且提供行之有效的办法,帮助我们从情绪的桎梏中解脱出来。

    快乐是大家都在追求的,但是为什么真正快乐的人那么少呢?人类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的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

    现在的人追求的最多的就是钱。很多人会说,有钱了我就会快乐。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有钱确实是能让我们有更多的底气,可是金钱并不能替代我们的幸福和快乐。我不是说有钱不好,而是说有的人需要的不是钱。

    既然快乐取决于外在的东西,那么一旦那个令你快乐的情境或事物不存在了,你的快乐也就随之消失了,而喜悦不同,它是由内向外的绽放,从你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所以你一旦拥有了它,外界是夺不走的。

                                                                                                                                          ——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

    我们每天都忙于追求金钱权力,或者是健康,又或者是期待家人恋人的关爱。我们以为抓住的东西越多,就越有安全感。事实上,当我们去拼命的追求外界的东西时,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忙碌,我们的内心却越来越孤单,越来越寂寞,越来越填不满。

    张德芬把“我”分为“小我”和“真我”,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记忆,我们的观点,甚至我们的反应和情绪,都是“小我”在做主,如果不仔细观察我们的内在,我们会发现,我们都会用同样的模式去对待同样的事情,哪怕这样做让我们很痛苦,也很难改变。如果我们不能觉知“小我”的把戏,就会被各种各样的情绪和思想所困扰,至于我们迷失了真实的自己,也就是我们的“真我”。

    就拿孩子来说,我们都很爱孩子,甚至为了孩子可以付出生命。然而我们却不能控制自己不对孩子发脾气,或者说能做到绝对的认同孩子。

    张德芬在书里就犀利的指出:

    有些父母的确可以表现出真爱的特质,但很多父母却是以爱的名义,让孩子为他们而活,而不是尊重孩子自己的生命历程。

    很多父母管教小孩,督促小孩要守规矩,用功念书,有多少是参杂了怕小孩出去丢自己的脸(怕人家说你教的孩子怎么这么没教养!)的成分,或是希望期待孩子能为他们的小我带来光荣,甚至是将自己对未来无名、未知的恐惧投射在孩子身上,加重他们的负担?

                                                                                                                                    ——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

    这些话在很多地方都看到过,但能做到的父母并不多,我们或多或少都会为孩子规划未来,为他们担心操劳。

    然而张德芬认为:

    无论你多么爱他,多余的担心就是最差的礼物,不如给他祝福吧!

    有时候我都不太敢说,我特别爱我的孩子。尤其是在他发脾气的时候,因为我总是忍不住想要打他或者推开他,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想法。

    张德芬说:孩子的负面情绪会勾起父母自己内在压抑隐藏了多年的痛,所以会不顾一切的用劝慰、转移,甚至恐吓的方式,让孩子停止表达负面情绪。但是这样一来,父母等于在重蹈覆辙——让孩子也和他们童年时一样,无法好好表达自己的情绪,因而造成创伤。

    孩子的哭闹是属于生命能量的一种自然流动,是因为我们从小被压抑得太多,我们才认为哭闹发泄是不好的。

    然而情绪都只是一种能量而已,一些天生的恐惧,所求不得的愤怒,希望落空的悲伤,都只是一种生命能量的自然流动而已,他会来,就一定会走。我们不需要压抑,只需顺其自然。

    张德芬认为,在情绪上,要给孩子无限的支持和认同。当然,情绪的支持和认同,只是去接纳孩子的情绪,不去阻止或是否定,但行为规矩还是要遵守的。

    这个一开始很难做到,我们先做到接纳和认同自己的情绪,再慢慢循序渐进到接纳别人。

    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可以操控我们的生活,做出自由的选择,但实际上,我们是一部自动化制约模式下的机器,很多时候身不由己。

    这个痛苦之身在我们的身体里面是自成一家的一个能量场,有它自己的生命力,它以痛苦为食,如果你不喂养它想要的食物的话,它就会制造一些事端来产生它所需要的情绪来维生。

    如果你不断重复做某件事,从生理学角度来说,我们的某些神经细胞之间就会建立起长期且固定的联系。比方说,如果你每天都生气,感到挫折,每天都感到很悲惨、痛苦……那么,你就是每天都在重复地为那张神经网络接线和整合,这就变成了你的一个情绪模式。

    当我们在身体层面或是大脑层面产生某种情绪感受时,我们的下丘脑会马上生成一种化学物质,叫作胜肽,随着血液跑到我们身体的每个细胞,被细胞周边的上千个感应器所接收,久而久之,感应器对某种胜肽就有了特定的胃口,会产生饥饿感,所以如果你很久不生气的话,你的细胞会让你有生气的需求,想要去发脾气……

    如果你的人际关系一再出现相同的模式。比方说,你的同事、老板和你的相处模式,不管你走到哪里都碰到同样的人、同样的事、同样的互动方式,这时你就知道潜意识的一个模式在主宰你的命运和行为了。还有就是你的生活中每天出现的负面感受,像是感觉自己不被爱、不受重视、不重要、自己是受害者等,都是潜意识的模式在运作。

    甚至像有些人明明知道抽烟不好,可是阻止不了自己的这种慢性自杀的行为,这就是潜意识在操控的最好例证。

    在现实的冲击下,我们产生了幻觉,误以为我和我的身体与这个世界是分离的,为了寻找自我感,我们就发展出了小我,在这个世界上抓取所有我们能抓取到的东西,好证明自己的存在。

    所有造成我们与真我隔绝的东西都像黑暗一样,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拿觉知之光去照亮它们。

                                                                                                                                  ——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

    那我们要怎么才能觉知自我呢?张德芬给了我们一个公式:

    我看见我在寻求XXX的痛苦感受,我全心的接纳这种感受,并且放下对它的需要。

    比如说一个经常被家暴的女人。很有可能就是她喜欢被家暴,她可能从小被虐待,身体已经产生了一种被虐待的模式,哪怕被人虐待很痛苦,她还是会不由自主的选择被虐待。一般来说,一个经常被家暴的女人,如果没有外界的介入,她很难从家暴的环境中走出来,因为她的身体已经习惯了被虐待。所以她可以说:我看见我在寻求被虐待的痛苦感受,我全心的接纳这种感受,并且放下对它的需要。

    又或者一个女人总是抱怨自己的丈夫不上进没本事,其根本原因可能是因为:她就是希望丈夫比她弱。她从小生活在男尊女卑的家庭里,不曾被人尊重过,所以骨子里就想证明一下,女人比男人能力更强。在这一种“胜肽”的影响下,她和丈夫的关系就会一直处在女强男弱的状态。所以她可以说:我看见我在寻求不被尊重的痛苦感受,我全心的接纳这种感受,并且放下对它的需要。

    没有任何事情可以造成心理上的痛苦,痛苦是来自于你对事情的解释,痛苦是你创造出来的,是你对事情的解释造成了痛苦。

    我们为自己的意识,带入了更多的觉知。就像我们的眼睛,当然可以有很广的视野,但我们的注意力其实只是聚焦在前方很狭窄的范围。

    细思极恐,原来让我们心理受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想法,和围绕着这个事件所编造的故事。

    很多看似简单的生活事件,看起来好像无足轻重,可是都潜藏着一些信息。比方说,你想从事某种行业,因此要去考一个证,结果考试当天找不到准考证、交通堵塞等等,诸多不顺利的事情,接二连三的发生,就显示出你的潜意识其实并不想走这条路。

                                                                                                                                  ——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

    但是我们却只会编坏的故事,而不会编好故事。

    张德芬说:当你真心想要一样东西的时候,你身上散发出来的就是会吸引那样东西的那种振动频率,然后全宇宙就会联合起来帮助你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听起来神神叨叨的,很多人会很不屑:我每天都想要钱,为什么还是没钱?其实剖开我们的内心,你是否认为挣钱太难?挣钱太辛苦?你是否真心实意的想过在我真正需要钱急用的时候,钱就会来到我们的身边?肯定没有。我们都认为挣钱难,所以钱不愿意来到我们的身边,这个想法是内心深处的,我们再怎么不承认也无法改变。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挑剔很多东西,吃的,穿的用的,还有自己的亲人、朋友……可是我们却从来不挑剔自己脑袋里面的思想,它说什么我们就相信什么。

    就好像已经发生的事情是不能改变的,但是我们就是不接受它,还认为我们可以改变它,于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我们人会受苦的最大原因,就是抗拒事实。

    臣服的好处就是,当你接纳了当下,不徒然浪费力气去抗争的时候,事情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你才发现原来的挣扎真的是白费力气。而且,正因为你把能量充分关注于眼前的事物上,有时候你会发现更好的解决之道,帮助你解脱眼前的困境,或是你不喜欢的情境。

    我们一直以来做的,就是去和现实抗争,对现实不满,想要改变他人,改变环境,但都是徒劳无功的,甚至适得其反。我们不知道一切问题都是出在自己身上,只要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心境,所有的外境,包括人、事、物都会境由心转地随之改变。

    不要期待一个人会出现在你的生命中,满足你所有的心理需求,从此你就不再寂寞了。没有这回事。

    所有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个经过仔细包装的礼物。只要我们愿意面对它有时候有点丑恶的包装,带着耐心和勇气一点儿一点儿的拆开包装的话,我们会惊喜的看到里面深藏的礼物。

    当你对某一类人或是它们的行为,特别有意见,特别看不顺眼的时候,就是一种自我的投射行为,也是一种逃避策略,其实,他们的那些缺点你都有,只是不承认罢了。

                                                                                                                                  ——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

    最后送上书里最经典的话给大家: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

    //全文完//


    无为:

    红娘子工作室签约作者,红娘子出书班成员,6岁男娃妈妈,专注分享儿童心理和家庭教育,愿意与孩子一起成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分享一本如初恋一般兜兜转转了十年的好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cvj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