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狄更斯的《双城记》,看完了感觉云里雾里,没留下太深刻印象。
今天来到图书馆,偶然翻看他的《雾都孤儿》(这个名字取的就像是个好故事),幽默诙谐、调侃讽刺的文笔让我眼前一亮,虽然只读了一半,足矣让我惊艳。
小主人公苦难的童年,在高尔基的笔下也曾出现过,不久前的电影《何以为家》表现的也是这一主题。
孩子――纯洁明亮,又很弱小无助,需要被呵护,而看了狄更斯的笔下的小奥利弗,才知道这个世界有多残酷,人性的灰暗多么惨不忍睹!
故事以孤儿奥利弗的人生境遇展开,情节铺陈的巧妙又顺其自然,种种情景似乎在眼前发生,随着小主人公的命运戏剧化的转变,心情不禁随着情节的变化起伏着,我深深的为他感到难过,好像世上能想到的童年时期发生的悲剧都发生在了这个善良的小男孩儿身上。
显然这是一个绝妙的好故事,我明白了为什么马克思评价狄更斯的书是:召唤人们到明亮和温暖中来的明灯!
人性到底能有多丑恶,狄更斯描写的活灵活现,充满嘲讽,给我深刻的一幕是:奥利弗到卖棺材的地方做学徒,因为做的出色遭到那里的其他学徒的嫉恨,恣意挑衅,终于激起奥利弗的怒火!而后挑衅者找来奥利弗一向害怕的一位干事来教训他,奥利弗这次却坚决反抗,这位干事对这种忤逆很疑惑,最后给出的的理由是:因为肉,给他吃的多了所以滋事。让人啼笑皆非!
奥利弗被误会是小偷在如此阴暗的环境中偶尔获得抚慰和温情显得那么的可贵,对于对奥利弗有过关怀和同情的人,我想就像久逢甘霖那样,奥利弗从中获得了力量和洗涤,他愿意为这些人做任何事,我深深理解这种情感,就像花朵和其它生命那样,向往阳光,没有阳光是无法生存的!
黑暗与光明永远交替存在,相辅相成,就人性中的两面性――或是多面性同时存在那样,然而那些光明的日子足矣照亮接下来的人生。
读书意犹未尽,晚上搜了这部电影,2005年拍的,效果不太理想,尽管我知道书本和电影其实是两回事。
电影让我失望的有些意外,完全没有拍出那种应该很令人波动的情节,与原著也有很大出入,读书过程中我为奥利弗的遭遇甚至流下泪水,当被帮助过奥利弗并一心想报答和赢得认可的慈祥的老者误解,奥利弗多么沮丧和无奈,电影本来可以更加动人的展现,可这部电影就像是舞台剧那样,服装倒是贴切,(有些夸张)坏人的表情都是一样的狰狞,而且显得很不自然(从头到尾都是一个表情),太不够味儿了!
让人性多些正能量吧,当看到街上、墙角上,脸色苍白,面容疲惫的孩子,当然,现在可能很少存在了,是么?如果有的话,收起冷漠,对世界报之以爱绝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我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