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我还是中学生。那时候,每月一期的音乐杂志和盗版的磁带,几乎就是我全部的快乐。
那年,磨岩三杰和唐朝乐队在香港红磡体育馆的摇滚演唱会登上了杂志。
当窦唯在《钟鼓楼》里的笛声响起,我有些难以自持的激动,磁带有些失真,但我觉得清澈。我想我的笛子也可以这么悠扬,看着自己心爱的笛子,我的嘴角扬起得意的笑。
那支笛子,其实是一根材质坚硬的塑料管做的,类似于今天的PVC。我不记得当时是怎么搞到学校音乐器材室的钥匙了,我偷偷“借”了一支竹笛,按照比例打孔,精细的测量长度深度,用木塞加AB胶,做好了人生中的第一支笛子。
那时候,想着张炬的贝斯出神入化,让我无比的向往。我曾经数次在商场躲着售货员把玩一把木质贝斯,电贝斯根本就不敢碰,因为自己知道兜里只有饭票。一个连竹笛都买不起的穷学生,能触摸一下心仪的木贝斯就很开心了。没想到,隔年,张炬就没了。那时候,想着丁武的长发飘逸,伴着《梦回唐朝》震撼的节奏,特有范。我也想留那样的长发,因为惧怕会被爹妈打死,最终没敢留。那时候,想着张楚的《姐姐》里动情的演绎,曾嘶喊着“姐姐,带我回家,牵着我的手,你不要害怕”去拉陌生学姐的手,被总教处全校通报批评。
现在,已经2024年了,我还在为曾经的幼稚欢喜,思索着三十年如梦一般,也不知怎么走过来的,那些激情澎湃怎么就消弥于弹指间。
于是,我将手机接入音箱,一边肆意的回放着震爆香江的摇滚乐曲,一边收拾着我的衣服。
很讽刺,一个不会打理衣服的人,征征的站在衣橱前,房间里充斥着张楚极具个性的嗓音:“我的衣服有些大了,你说我看起来挺嘎……”
![](https://img.haomeiwen.com/i29874985/e8a3bba672e621ef.jpg)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