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有时放弃是一种智慧,可世上还有另一种声音,就是——有些执念,我想坚持!
在这世界上,绝对的专注是成功的前提。
心理学中有个词,叫做a flow state,也就是“心流”。指的是一种将个人精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体验过心流的人,都会产生类似的感受。似乎时间过得特别快,事情做起来顺手到不需要思考,专注投入事物之中,甚至感受不到饥饿、手机震动或者任何外界刺激,而在事情完成后,会有一种极高的满足感,产生无比的精神愉悦。
笔者有一发小A,打小就很文艺,写文、绘画、古筝等都挺喜欢,也都擅长。了解他,才知道什么叫快乐的世界。
无邪时光短,如今,儿时伙伴们早已结婚生子,A也不例外。突然有一天,A打来电话,说了很多,一肚子的愤懑和不快。细聊后,才知道与工作有关。
A问到为什么当爱好只是爱好时会那么快乐,可当爱好成为了谋生的手段,会这么焦急、苦闷呢?不是总有人说,天随人愿,爱好能成为职业是一种幸福吗?
A的困惑和迷茫其实我也有,他的专业是画画,我的爱好是体育。
曾经的我是班里的体育尖子生,那体魄和拉风十足的范儿,是班花校花眼中100个第一名都不及的魅力。可自从到现在这个重点中学当上了梦寐以求的体育老师后,发现生活似乎变了,不再美妙了。以前运动是因为喜欢,现在却是与养家糊口有关,当爱好跟功利扯上点关系,刚开始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但日复一日地,有一天,猛然发现生活少了点什么重要的东西,感觉很不是滋味。
和A交流后,我们一致认为,是因为没有爱好了,也或许是因为爱好变味了,不,确切地说,是我们丢掉了对爱好的初心,不纯粹的我们丧失了生命之河的源动力。
像我们这样的人,若没有了纯粹,相当于深层的生命之花枯萎,慢慢走向衰竭也是宿命。如此这般,怎可能看得见每天新升起太阳,怎可能发现生活中那么多微不足道的美妙?这种没有盼望的每一天,感觉不好极了。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程度上对某些事物的着迷。也许是小时候的玩具,也许是某一些奇怪的收藏,也许是某样有创造性的活动。而令我感兴趣的是,那些我们为之着迷的事物,是否跟随我们一起成长,日渐深入,成为了我们一生的追求。抑或是,因为种种外来的原因,逐渐消失殆尽?到后来,甚至我们都忘了,自己的热情到底是什么,什么会使我们真正快乐?
突然想到那些用生命来记录时代的人,或许初期是渴望成功的,但当击水无痕,便不在意功利,可这样反而能让人直接联想到更高的成功的可能性。但这些都是不被我所羡慕的,真正让我喜欢的是这种人骨子里的纯粹和快乐,钦佩的是他们的心无旁骛和无比专注的状态,还有,不惧孤独的人格特点……
连失败都不怕了,还有什么能阻挡实践自己执念的脚步呢?
精神的空虚不亚于毒品的毒性!
不带目的“入迷”的人生是什么样子呢?
薇薇安·迈尔的双面生活,通过那部奥斯卡提名的纪录片《寻找薇薇安·迈尔》走进公众视野。
薇薇安1926年生人,自此以后辗转纽约和芝加哥,做了四十几年保姆。她一生从未结婚,也没有子嗣,甚至没什么朋友。与她有接触的人,多是她的雇主。大家回忆起薇薇安,只觉得她古怪神秘,脖子上永远挂着一台相机,独来独往,没人知道她保姆身份之外,还是一个摄影师。
薇薇安·迈尔活着的时候就是这样默默无闻,而死后不久,却以一种奇特的方式,被公之于众。
历史学家约翰·马鲁夫在拍卖会上无意发现了她的大量底片,并开始整理和寻找作品背后的作者是谁。于是这些照片重见光明,我们才发现薇薇安一生拍摄了十万张照片,而这些照片极具艺术价值,40年来扫街的过程中,她记录下了美国一个重要的时代。
那些芝加哥大街上的黑人女仆、纽约商店门廊上卑躬屈膝的乞丐,都被生动地,留在了薇薇安的底片之中。
纪录片中,导演花了大量篇幅讨论一个核心问题,薇薇安摄影的动机到底是什么?她为什么把这些胶片深深地锁在阁楼里?为什么她不去发表这些照片,她在担心什么,她的心理活动到底是什么?她难道不想成为一个被世人瞩目的艺术家吗?
我想到中学语文课本上曾经有过一篇茅盾先生写的《论“入迷”》,文章很短,少年时期看,看得懵懂。成年以后再琢磨,总觉得特别有意思。
比如说开头:
吉诃德先生看武侠小说把一份家产几乎看光,还嫌不够,还要出去行侠,终于把一条老命也赔上。
其实我想,茅盾先生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都会对某些事情,在某些时间段里,产生“入迷”。可是如果把这种“入迷”放在一辈子这个漫长的时间长河中,入迷本身能带来的快乐,比如说心流,其实已经大于它的结果。
薇薇安的时代,社会阶级分明,若没有资源或社交手段,是无法打入美国的艺术圈的。她也曾投递过自己的照片,但石沉大海后,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从此以后,只专心创作,不想让这些照片被发现。
薇薇安成箱的胶卷,大概有十万张底片
如今成功学早已深入人心,一个有着执念和才华的摄影师,会让人直接联想到更高的成功的可能性。但也许对于很多执迷者来说,快乐并不来自于名利,快乐是很自我很纯粹的东西。
愿找回“入迷”的状态,因为那才是真正的自己。如果每一次都是因为别人,便假装不再执着,不再入迷;如果把“执念”和成功学划上了等号,是否就不纯粹了?
最重要的,入迷之人,往往不是在追求某个结果。
人,就怕轻视自己,因为这样,就一定会有一系列的自我凸显和不分白昼的内心冲突。
只想说——有些执念,我想坚持,不论你说是对是错,不论他说是对是错,我只想做回我自己!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雪雀生活家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