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发病率最高的单病种精神疾病,抑郁症已成为人类第二大“杀手”。
但抑郁症患者那些无法言说的痛苦,却经常被认为是“矫情”“做作”“装”。大众对抑郁症的误解,堆成了一座座成见的大山。没有人会去对一个哮喘病人说:“你努力呼吸不就好了么?”但却有人对抑郁症患者说:“想开点不就好了么?”
“想开点”对抑郁症是没有用的。
几乎一半的人都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遭受抑郁的折磨,但是抑郁仍然遭受着严重的误解,也因此经常被糟糕地对待。
抑郁到底是什么?我们如何将其与一种我们非常熟知的状态区别开来——比如悲伤。
悲伤和抑郁有很多令人困扰的相似之处。因为我们不知不觉中倾向于将一些假设应用到对抑郁的理解上,而其实这些假设,只适合用于理解”悲伤“。
这就会使我们遭受更多痛苦,遭受远超出我们实际应该承受的痛苦。
从表面上看,悲伤的人跟抑郁的人确实有一些明显的相似之处:他们都会哭泣,都会逃离外界,都会抱怨自己萎靡不振,觉得自己与正常生活格格不入。
但是,悲伤与抑郁之间,存在一个绝对的区别:
悲伤的人知道自己为何悲伤,而抑郁的人并不知道。
悲伤的人可以毫不费力地告诉我们,到底是什么在困扰他们。
但这是抑郁的人无法做到的。他们也许泪流满面,或者情绪非常低落,但他们却不能确定地指出,到底是什么让他们的生活失去了意义。他们只是说生活本身没有任何意义。
抑郁的人无法为自己的情绪作出具体解释,这就可能会让他们受到伪装、装病、夸大病情等无根据的指控。即使心怀好意、想要帮他们解决问题的朋友,也可能最终会因为毫无进展而感到挫败。
被逼无奈时,抑郁的人还可能会抓住一些相对奇怪或听上去很次要的问题,来解释他们的状态。
抑郁的人并不是像他们认为的那样毫无理由地感到抑郁,他们这样一定是有原因的。
他们对某些事情感到非常痛苦,这些事情被证明是极其难以接受的,因此,这些事情被他们放到了“意识之外的区域”。在那个区域,这些糟糕的事对他们造成严重破坏,带来无限的虚无感。
对于抑郁的人来说,去意识到他们真正沮丧的是什么,实在是件更令他们绝望的。所以他们无意识地选择对一切都无动于衷,不再让自己为此心烦意乱。
抑郁症是一种忘却了真正原因的悲伤。之所以忘却,是因为回想起这些事,可能会产生势不可挡、难以抵抗的痛苦和困惑、迷茫。
那么,真正的原因可能会是什么呢?
为了维持内心脆弱的平静,一个人就会做出“选择”——宁可“选择”抑郁,也不愿去承认现实。我们选择不断的麻木作为防护,来抵抗可怕的领悟。
更棘手的情况是,抑郁的人并不会意识到自己“缺乏意识”。他们意识不到自己的自我理解出现了缺口。
悲伤和抑郁之间还有一个关键的区别:悲伤的人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感到悲伤,但不一定会为他们自己感到悲伤,他们的自尊不会收到悲伤情绪的影响,而抑郁的人将一如既往地对自己感到不幸,充满自责、内疚、羞愧、和自我厌恶的偏执想法。以至于,在悲剧的极端情况下,他们可能以自杀告终。
这些自我憎恨的暴力情绪的根源,在于一些对他人的愤怒,但这些愤怒无法指向外在、指向他人,转而指向了受害者自己。
这些本应发泄出来的愤怒情绪,本应该指向他人,但最终反而都指向了受害者自己,并让他们开始攻击自己。那些“我对别人非常失望”的想法,变成了另一种令自己难过、但某种程度上更能忍受的想法:“我是一个毫无价值、令人无法忍受的可恨之人。”
他们用自我憎恨,来防御憎恨他人所带来的风险。
抑郁的人最需要的,是一个获得洞察的机会。因此,他们非常需要非常有支持性,且耐心的倾听者。这种绝望是由未消化的、未知的、未解决的创伤造成的。
他们并不需要去通过各种理由相信生活是美好的,他们需要被允许去感受并记得具体的伤害——并被赋予他们一种基本的感知能力,能相信他们情绪是合理的。
他们需要被允许愤怒,并且让愤怒停留在正确的、令自己不舒服的对象上。
无论这些洞察和哀悼会有多么痛苦,这总比让丧失损坏了一个人所有的思考能力要好得多。
当一个人被允许了解和理解自己的痛苦和愤怒,并充分地哀悼自己的丧失,他就会看到那些美好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