肤浅的、没有内在价值的人,越是注重外在的东西,只会拿外在的东西来衡量和评价别人,因为这些人的认知只能到这个层面,只能看到有形的东西,看不到无形的东西,即使看到了也无法判断和预测,而且这种人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严重不足,会排斥一切未知事物。
----【书朋捡话】
提高认知需要每天坚持阅读,慢慢积累,多思考。
积硅步,至千里,要相信坚持和积累的力量。
【每天推荐一本书】第2011天
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你好,我是刘书朋。
今天,我推荐的这本书是:
《开颅:“牵动神经”的医疗故事集》
作者: [美]杰伊·韦伦斯
(Jay Wellons),医学博士,公卫硕士,小儿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在全北美,这个细分专科只有250位执业医师。执业25年,撰写学术论文250余篇。本科是英语文学学士。业余为《纽约时报》等刊撰文。参加铁人三项赛,有飞行驾照。他自己有一儿一女。
首先是本书的内容简介:
神经外科的世界,是颅骨、沟回、灰白质、额颞叶脊髓;是中风、脑疝、积水、枪伤、胶质瘤、动静脉畸形;是显微刀剪、双极、剥离子、吸引器、手锯、电钻、骨水泥;是“打开硬脑膜的那一刻,浓液喷涌而出”……是各种脑手术的困难和风险:脑区和病灶间没有明显边界,要想各种办法保证切除正好;是显微尺度下连续数小时稳健无颤抖的雕琢;心可以换,脑子却不可以;为追求更好的预后,还要给胎儿做剖宫的脊髓手术;是争分夺秒地避免患者瘫痪甚至死亡,有时还要用黑鹰直升机运送转院;饶是如此,成功率也并不总是很高。
哪个孩子不牵动着父母的心弦:活泼的小姑娘,可能上一分钟正和全家一起看电影吃爆米花,下一分钟就突发脑内病变晕厥,令父母魂飞魄散;为儿子的摩托赛观战的父亲,绝想不到自己会碰到什么……儿科手术尤其困难:孩子器官微小、发育未完;但儿童的恢复力也更强,还往往会从早年的生死关头学到了泽被人生的东西。
本书即是一位小儿神经外科医生的自传式写作。他继承了战斗飞行员父亲的进取和沉着,执业20余年,从菜鸟成长为顶尖骨干;也被各种生死悲欢打动,在收到15年前患者的婚礼喜帖时,他觉得一切都很值得;却不免自己也生了腿部神经瘤,甚至传奇的父亲也因渐冻症早早撒手人寰。透过本书,作者分享了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手术案例,吐露了医生的感悟和心绪,用细腻的笔触和洞察,在展现外科医生的坚毅果敢之余,更有这个群体身上难得一见的柔情。
接下来看看书评:
①
跟维斯塔比医生的毒舌相反,威伦司医生更多悲天悯人,除了擅长用手术刀修理神经还擅长用笔记录画面和内心。描写xx时期医生们都不能做手术,都挤在一扇窗户外围观一台紧急手术的那种激动紧张的情节太感人了。过往的一位位病人有的变成一座座墓碑,有的变成每一年的贺卡,只有医者仁心不变。
②
同样是外科医生,韦斯塔比(《打开一颗心》《刀锋人生》作者)选择将感情抽离,力求冷静客观,而本书作者则不太像刻板形象中的外科医生。共情、反思、刻苦,外科总是充满意外还有饱和的情感。 PS:我永远佩服神外和儿科!
③
当故事足够好的时候,文笔就不那么重要了。神经外科医生也是我心里接近神的存在。脑的谜团还有那么多没解开,脑决定了你是谁,他们是唯一允许在你脑子里戳戳剪剪的人。瑞思拜。
④
医学不仅仅是一门技术的科学,同时也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十字路口。
⑤
神外的酷老头儿 。自信和自负之间 总有一些经验教训来提示 只是当你作为一个医生的时候 这些经验教训更为惨烈一些 。
以上是朋朋精选的书评,
仅供参考。
看过了简介和书评,感觉怎么样
对这本书感兴趣不?
有时间去读一读,看一看吧。
看过后可以来这里留下你自己的书评。
最后是这本书其他的一些重要信息:
【原作名】5. All That Moves Us: A Pediatric Neurosurgeon, His Young Patients, and Their Stories of Grace and Resilience
【ISBN号】978-7-5426-8160-7
【中图法分类号】R726.51-49
【主题词】小儿疾病-神经外科学-普及读物
今天的推荐就到这儿,明天见
。。关注朋朋,遇见好书、遇见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