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午休时间,翻看了两本书。
每本书都没有读完,而是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读了一会,收获了一些感受。
我一直认为,一本书哪怕只能学到一个内容,而这个内容能让我们发生改变,那么这本书就没有白看。
现分享如下:
01 《最难的事其实最简单》
这本书的作者是施竣侃,一个从底层逆袭成功的人。书中有几个观点让我感触特别深刻:
第一个,人就是在石头堆里打滚。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很多时间我们都是负重前行,因为背负的太多。
究竟要如何做?
很简单,就是把“想到”变成“做到”。
稻盛和夫说,人分三种类型:可燃型、不燃型、自燃型。
想要成事,就是要做一个自燃型的人,不用等别人去点,自己就可以靠内驱力去完整整个“点燃”过程。
如果增强自己的内驱力?
书中给出了两个途径:
找到专属信物;独立做决定。
第二个,职场没有天花板。
传统意义上的职场,的确有天花板存在,但是如果是自我改变和提升,则不会存在天花板。因为一个人的进步是终身进行的一件事,而不是阶段性。
只有当你抱着终身成长的心态去面对,你就不会存在天花板一说。整个过程都会非常虔诚,时刻关注自己的能力欠缺点,不断去改进和修正。
唯有紧盯自己的问题所在,才能逐步去解决和克服,而不让这种欠缺成为制约自己进步的障碍。
02 《成就上瘾》这本书让我感触颇深。
整本书其实都是在讲复合效应,其实就是复利效应。
再小的一件事,只要坚持做、持续做,一定可以收获巨大的回报。
这个周期需要拉成到以年做单位。
这就要求我们,不要浮躁,耐心做事。
这本书带给我的一些深有感触的观点有以下:
(1)根本性改变=选择+坚持+时间
(2)复利效应是可预测的,随着自己每个步骤的积累,最终一定可以展现出巨大的回报。
这个过程大概需要27个月。即任何一个选择、习惯、行为坚持27个月,一定可以带来巨大的改变。
(3) 复利效应的挑战是,需要始终如一高效工作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成效。
(4)成功的唯一途径是通过日复一日、毫不性感、毫不吸引人,甚至有些艰辛和痛苦的训练不断叠加而成。
(5)一个人最终的结果,无非是一系列选择所最终组合的结果而已。
(6)任何你觉得微不足道的行为和选择,通过复利叠加,最终都会让你偏离最初的目标。
(7)对自己的人生拥有百分之百的掌控权。不要在乎别人怎么评价你,你只能自己决定。
(8)越早开始,复利效应就会越早发挥作用。因为整个过程需要时间,少一点都不行。
(9)不要再拖延,就从现在开始,此刻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