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我的网课创业》之前看过一遍,这次在李海峰老师的课上,作为礼品我又领到一本,于是在候机的一个多小时里面,我重新把这本书看了一遍。
因为自己现在也在网上做微课,也参加过秋叶大叔在网易云课堂的课程,所以这本本书读起来特别有代入感。
这半年来,我从一个简书的签约作者变身为一个靠卖书卖课的“产品经理”,我忽然发现这本书给了我很多新的启发。
读任何一本书的时候,我们都需要基础。
这个基础也许是对基础名词概念已经了解,要么你已经经历,或者体验过。
有了这些基础,你才会带着问题去读一本实用类的书籍。
所以很多问小六,你读完一本书怎么记住的啊?
我为什么要记住,我读的时候,书本回答了我的问题,解决了我的困惑,让我有了行动的方向。
我记住它干嘛呢,我用上了就行啊。
我读的另一本书是《疯狂行为学-来自猩猩的你为什么总是会失去理智?》,这本书的作者叫戴维.迪萨尔沃(David Disalvo)。
看书名就是一本行为学的书,为什么要看行为学?
以为我想搞清楚人是如何做出决策的?
为什么要搞清楚决策?
因为你的消费决策关系到我的课程能不能让你掏钱。
对,强烈的目的性,是我读实用类书籍的时候,一个必带的武器。
我是怎么找到这本书的呢?
原因是我在看了萧秋水教主推荐的《元认知》之后,发现这本书太烧脑,然后发现这本书的作者在《元认知》之前写了一本通俗入门的书籍,叫做《疯狂行为学》。
你看,我从来不会硬碰硬去死磕,如果一个领域我还是新手,我会选择一些入门的书籍来看。
读不进去,读不懂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么?
我们要的是察觉自己的阅读状态,然后做出相应的调整。
一味死啃死读,只会消磨掉你少得可怜的精力和意志力。
排队,候车,候机的时间,通常都有几十分钟,这些时间用来读书最好不过。
今天进机舱的时候,一位银发老人拿着红笔在一本竖版的日文书上做标记。
他看着我手里拿的书,我看着他手里拿的书,我们点头微笑。
和朋友一起在广州吃早茶,在排队等位的时候,两个人也是各自掏出包里的书来阅读。
一年多的阅读坚持,阅读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
也彻底改变了我。
你对阅读又有什么心得和体会呢?
夜深了,你想不想也来和六妈一起碎碎念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么么哒。
END.
网友评论
1:划分阅读群体。
2:巩固并提升受众地位。
3:写作的独立成就了经济的独立。so,说话也有了底气,更确切的说讨赏都有自信了呢😊
我记住它干嘛呢,我【用上了就行】啊。
*我从来不会硬碰硬去死磕,如果一个领域我还是新手,我会【选择一些入门的书籍来看】。
读不进去,读不懂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么?
我们要的是察觉自己的【阅读状态】,然后做出相应的调整。
一味死啃死读,只会消磨掉你少得可怜的精力和意志力。
读任何一本书都需要基础,确实是这样的,之前一直对速度这个东西特别好奇,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其实仔细想想,只是自己读书太少,经历不够而已,当读书多了,经历够了,有了一定积累,阅读速度自然就上来了,理解水平自然也就提升了,所以对于速度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慢慢来。1.先预估自己目前的水平→2.给自己定一个稍微比自己水平高一点的目标→3.向这个目标奋斗→4.抬高自己的目标→5.向新的目标奋斗, 我想这就是所谓的精进吧!
另:读不懂的先放一边,找一些看得懂的,慢慢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