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当我骑车经过应天大街高架桥时,不由地想起了四十年前的那个冬天。那时,我大约是七、八岁的年纪,家在郊区,为了能上一所好的小学,父母把我送到外婆家,户口也牵了过去,上了市区的一所学校。放寒假的时候,母亲会从家里面坐大约一小时的公交车,再走上半个时辰的路程到外婆那儿接我回家。
那时的母亲只有三十余岁,身体细小瘦弱,她会搀着我的小手,拎着包,带着我走半个多小时到车站坐车回家。去车站的路上有一座苍老的桥,桥面很宽,桥上的路面被常年经过的车辆压的坑坑洼洼。水泥做的桥栏杆的中间镶嵌着一块生锈的铁牌,大小只有半个平方,上面刻有桥的名字。印象中的这座桥具体叫什么名字我已记不清了,只记得桥下方有平缓的河水,记得桥上有偶尔经过的车辆和骑着自行车经过的路人。
母亲搀着我走到这座桥时,我就知道离我喜欢吃的卖肉包子的那个店不远了。那是个开在车站旁边的店,店里有我喜欢吃的冒着热气的肉包子。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月能吃上一口饱含卤汁的肉包子于我而言是多么开心和向往的事啊。母亲会在公交车到站之前给我买一个肉包,她自己舍不得吃,但看着我急吼吼地吃包子的模样,母亲的心是温暖幸福的。
十余年后,我中专毕业分配到一家工厂干机修工,在噪音近七十分贝的车间里面,瘦小的我穿着一身满是油污脏兮兮的工作服修理六轴车床,我的腰就是在修机床时落下了腰肌劳损的毛病。在工厂八年,我开过牛头刨、摇臂钻、卧式铣床、磨床,学会了飞刮、热处理,我还会机械制图,会设计简单的夹具和模具。然而,这些学会的手艺在九十年代初期下岗大潮来临时仍然让我对前途感到迷茫和恐慌,我开始了漫漫的求学之路。
在自学了一年半机械工程专业后,我转学法律。在工厂里,只要有空闲的时间,我就会找一个僻静的角落,抱一本书,一个人孤独地看。为了避免被领导发现上班看书,我在自己的夹克衫里面缝了块布,做了个口袋,大小正好可以放下一本书。我还在工厂锅炉房的后面发现了一个没人的去处,那儿长着低矮的草,有一条小水沟,沟里的水面上偶尔会看见冒出头来换气的龙虾。和充满噪音的车间相比,那儿可是个寂静的读书天堂。每天,我在机床修好后,会像躲避警察的贼一样,潜伏在那儿,拿一块泡沫板垫在屁股底下,背对着阳光坐在地上。在那儿,我看完了《国际法》、《国际私法》、《犯罪心理学》、《逻辑学》、《公司法》……那是个我终身难忘的地方,就是那个没有人去的鬼不生蛋的地方,让我拿到了离开工厂,考进事业单位的大学文凭。
我的路走的并不轻松。在工厂的那些年,为了下班后上辅导班,我每月存五十元,在攒够了七百元后,买了辆阿米尼牌子的山地车。因为有厚实的轮胎,我不用再担心像原来那样骑着家里面那辆破旧的车到一小时路程以外的地方上课,在下课回家的路上遇到车胎被戳通的倒霉事儿。那时的公共交通并不像现在这样方便,收入不高的我也舍不得打车。有一次,我在回家的路上,车后胎被一个钉子戳通,在那个天空满是乌云没有北极星的夜晚,我推着自行车走了近两个小时才到家,浑身满是汗水,像一只落到汤里的褪了毛的鸡。
时光荏苒,岁月倥偬。在拿到文凭跳槽十余年后,我的孩子上了初中,学习上竞争的压力迫使孩子要在双休日和我年轻求学时一样上辅导班。这时的我已经买了一辆不错的电动车,踏板下七十二伏的充电电池可以让车驮着我和孩子从容的奔波在南京的大街小巷。孩子上的辅导班离家算不上远,但也谈不上近,身体还算的上硬朗的四十出头的我,连续三个春夏秋冬,骑车带着孩子,从一处辅导班赶到另一处辅导班,像个不停旋转的陀螺一样。辛苦的耕耘在三年后总算有了好的收成,孩子如愿以偿考进一所名校高中。
在等待上高中的暑假期间,那所名校并没有放过包括我孩子在内的这些初中刚毕业的学生。它组织了夏令营、志愿者讲解、初高中衔接班等一系列活动。由于从家到学校坐车并不方便,我又开始了骑车送孩子的生活。
活动的那些天,我像迁徙的候鸟一样,每天骑车带着孩子从城南赶到城西,再从城西回到城南,往来学校和家的路都是沿着应天大街来来回回。路上,我会和孩子聊聊他的初中同学,谈谈自己看过的书。即将上高中的孩子个子已经略高于我,长的也比我结实粗壮,不过在我的眼里,他还是没有长大。
暑假结束,孩子将开始住校读书的高中生活,他的学习压力会越来越大。我带着孩子,陪着他走过了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人生路,高中和未来的道路,只能看着他自己脚踏实地的去走。我想,他未来的人生尽管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他一定会靠自己,在泥泞的道路上一步步地走出清晰的脚印。
现如今,我已四十多岁了。母亲也七十有余,年迈的母亲再也不能像几十年前那样搀着我的小手走在路上。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候,我会和她聊聊家常,陪她到楼下散散步。过马路的时候,我会搀着母亲避开往来的车辆。
岁月,像握在手中的细沙不断地从指缝中流逝,母亲满头的青丝已变成白发。望着母亲,做儿子的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多陪陪她,希望自己能够买一个大一点的房子把母亲接到身边和自己住在一起。多么希望时光能够回到过去,回到母亲搀着我,走在去车站的路上,希望母亲再看着年幼的我吃着她为我买的香喷喷的肉包子啊。
然而,曾经温暖、难忘的时光永远也不会倒流,过去的岁月所发生的、所经历的事儿只能在梦中像电影胶片一样从眼前一幕幕地经过。
未来,当我老去的时候,孩子将长大成为一个能够用肩膀担起家庭责任的男子汉。那时,我想他也会和现在的我一样,像我照顾母亲一样陪伴和照顾我。
当我的人生路越走越短的时候,儿子,他的人生路还很漫长。他一定会坚定、努力地走好自己的路,走出超越自己的,完美的人生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