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华,1960年生,香港人,毕业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哲学系。香港“栋笃笑”创始人,于1990年《娱乐圈血肉史》始,2018年《金盆啷口》封麦。
香港红馆舞台,仅一人一麦,面对上万观众,两个小时不间断“讲笑话”,从无冷场。30年来,中国无人能出其右,连望其项背都做不到。这就是黄子华。
我有极重的香港情节,黄子华是我最爱的香港人之一,他极大地影响了我对世界的看法和态度。
但他太深刻了,我甚至连某一面的他也无法完整写出,只能试着记录下我目前能理解到的黄子华。
01上帝开的一扇窗
黄子华毕业之后回到香港进入娱乐圈,想要做一个演员。在从来不缺俊男靓女的香港,他连龙套角色都难得到。
1990年,三十而未立的他选择退出,作为告别,他开了《娱乐圈血肉史》,将一路的辛酸痛苦用调侃的方式讲出:
“当任何人都不用你的时候,你就会觉得自己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在生前都不会受到别人重视。但我比伟大的艺术家更伟大,因为我知道我死后都不会被人重视。”
没想到一炮而红,自此他便开始了平均两到三年一次的“栋笃笑”,终点成为起点。
02黄子华好在哪
极具匠心的创作过程。
每一场“栋笃笑”,黄子华都是用两到三年的时间来进行创作和打磨,他没有创作团队,所有内容均出自本人,从不用网上的段子。他能做到台上两个小时的内容、上百页的文稿都是本人所思所写。只这一点,就是那些洗稿、抄袭的人望而却步的。
无可挑剔的创作内容。
一是逻辑严密。黄子华每一场“栋笃笑”都会有一个大主题,两个小时之内又分为数个小主题,围绕着大主题,段落之间衔接过渡自然,环环相扣、步步推进,还能前后呼应。
二是广泛深刻。政治、社会、经济、家庭、教育、感情、工作...人间百态他都能拿来嬉笑调侃。因为学哲学的缘故,他看问题非常透彻,对那些荒诞的现象和的扭曲的心理,毫不留情地揭露和讽刺。
他讲的时候你会大笑,笑过之后你能感受到他的担忧,你会涌起同样的苦涩和悲凉。
有人在探讨喜剧的形式和深度,我认为黄子华可以作为最高标准。他从不以“三俗”吸引人,也不愤世嫉俗,不矫情不煽情不鸡汤,就是将沉重的话题用玩笑的方式送到你面前,却让你无法忽视。
同时你知道,这绝不是换个人也能做好的,至少中国目前,黄子华最好。
三是言人不言。黄子华针砭时弊,洞察人心,说出人们想说不敢说,或是自己都没意识到,或是意识到却讲不出的情绪。
我一直觉得,每个看过黄子华“栋笃笑”的人,都是会变好一点点的。
在他的嬉笑嘲讽当中,你可能会发觉,啊,我好像也是这样,原来这样不好。或者看到他的原则与坚持,你知道自己的棱角和不妥协是没错的,不用感到难为情。或者你正经历不好的事情,听到他笑着讲出自己的,你会轻松一笑,原来都一样。
妙趣横生的表演风格。
黄子华从来不请表演嘉宾,所有的角色都是由他一人完成。商业大亨、市井小民、地痞无赖...各类人他都游刃有余,略带浮夸的动作和语气,常常面带苦笑的表情,都能够将他表达得淋漓尽致。
03子华说
很难总结子华的金句,因为他真的能做到每一段、每一句都很精彩,句子之间的关联性极强,单独拎出来都会使句子变味。这里选几句独立性较高的金句吧。
“系咁噶啦 好出奇啊?”——《越大镬越快乐》(是这样的啦很奇怪吗?)
香港日常用语,子华讽刺现代人冷漠:为什么丈夫会打妻子?系咁噶啦。为什么周围人不阻止?好出奇啊?
“揾食唧 犯法啊?我想噶?”——《拾下拾下》(混口饭吃而已 犯法吗?难道我想吗?)
人生三大矛盾,讽刺人们推卸责任。
“唔好问自由是点,最紧要冇乜风险。跟大队唔使怕丑,除非你快过只狗。”——《洗燥》(不要问怎样自由,最重要是没有风险。跟大队不用怕丑,除非你比狗还快)
子华讽刺羊群效应,人们只知道跟风从众。
另外,有首歌叫做《子华说》,里面用到了很多他的金句。
04幻海奇情
子华对世界的失望,导向的不是虚无或颓废,他希望看到文化繁荣,渴望拿影帝。他一直都是有梦想又努力的人,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世界变好哪怕一点点。
他封麦的原因,有人说是年龄大了,力不从心;有人说是他眼看香港越来越沉沦,彻底放弃了。
最后一场,他说自己做这个的初衷是“为真小人争取社会地位,不让伪君子霸占世界”。大时代面前,个人能做的太少太少。
最后,他唱了一首粤曲告别所有观众:
“劳碌半生 忙打拼 想係太平盛世 做個小明星 贏咗有粒糖 一輸乜都冇剩 時光荏苒 也不會為君停 人生在世 真係需要能量正 幾多難關 難過 講亦講唔清 我回首望住 望住呢個紅館至醒悟能夠與各位喺度歡樂一宵都真係屬於幻海奇情”
对于子华的封麦,我会觉得有遗憾,他还是没能等来他想要的文化繁荣,他所热爱的香港正日落西山。就这么告别,那这三十年算什么?一句“幻海奇情”就甘心了吗?
他说“做人唔好太执着”,那就潇洒归去吧,祝好。
用一句歌词作结:“如果想哭可试试对嘉宾满座,说个笑话,纪念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