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霞 4月7日)
今天,在一家小店,被背景音乐触动,《风中有朵雨做的云》,遥远又熟悉,已经记不起是在什么年纪学唱的歌曲。
又一首《挪威的森林》,终于记起与闺蜜一起在狭小ktv房间里吼唱的情形。
时间过得好快啊。那些童年少年时的歌曲做证明。
隔壁桌上的声音把我思绪拉回现实。
一年轻妈妈对着她几岁的儿子喊,“我不想带你出来了。太不听话了。不要脱外套,快披上。不要乱动。烦死了。”
又听到他爸爸的声音。“不要去门那边,再去我就打你的手。”
年轻妈妈去餐台取餐,低声细语对服务员说谢谢。转过身,把一杯果汁递给儿子,又变回原来的声调,“这么冷,还喝果汁,活该肚子疼。”
好熟悉的场景,就像我的妈妈和我。对世界温柔客气,对孩子大声责怪嫌弃。明明满满的爱,语气却很难听出。妈妈们一定有很深的恐惧,才选择了这复杂的语言模式。
看着面前俩女儿,我反省自己是否也有同样的怪癖。
小女儿吃饱后,拍着小肚子,“满足满足的。”
她这种吃饱喝足后的心情表达,我觉得很有趣。
这两天在读村上春树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很好奇小说家是怎样从人事物中汲取素材。
我试着在一天之中,去观察一些事情。
果然,银杏树上的叶子才几天就长大好多,更绿了。
果然,公交车窗外,往返过无数次的旧楼房前面竟然有一面雕刻了很多人和兽的红墙。好多都是裸体。有蛇,还有武器,像是讲述神话故事。

(配图:来自网络,好像是画家莫娣的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