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成长励志
[好书推荐]雪莉•特克尔《群体性孤独》

[好书推荐]雪莉•特克尔《群体性孤独》

作者: 鸭狗之恋 | 来源:发表于2019-02-17 20:49 被阅读2次

    本书简介: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特克尔通过研究发现,人们发短信、发邮件、上社交网站、玩电子游戏,从形式上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似乎更轻松和亲密,但实际上却更焦虑和孤单。

    在互联网时代,如果我们既要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又要摆脱信息技术导致的孤独,必须找到了个两全齐美的好办法:一是我们要学会独处,体会独处带给你的好处,二是朋友、亲人要更多地坐在一起,面对面讲话、讨论。

    作者简介:雪莉•特克尔,麻省理工学院科学社会学教授,执业临床心理学 家,科技与自我创新中心主任。是移动技术、社交网络、社交机器人领域的著名学者。被《女性》杂志评选为“年度女性”,被《时尚先生》杂志评选为改变国家的“40岁以下的40人”,是CBS、NBC、ABC、CNN、BBC和NPR等众多极富号召力的媒体嘉宾。出版了“计算机与人际关系研究”三部曲:《第二人生》、《虚拟化身》与《群体性孤独》等书。

    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分享:

    一、什么是群体性孤独

    大家都熟悉这样的场景:家人在一起,不是交心,而是各自看手机;朋友聚会,不是叙旧,而是拼命发微信、刷微博;课堂上,老师在讲课,学生在用手机聊天;会议中,别人在做报告,听众只顾把玩手机。

    我们似乎在一起,但实际上却独自活在自己的“气泡”中。

    这些现象就可归结为群体性孤独。

    保持不间断的联系,反而让我们陷入更深的孤独。

    有一天,我们将依赖技术,超过依赖彼此,——真正的“机器人时代”。

    二、群体性孤独的危害

    1.老年人的倾诉

    一位养老院的院长说:“孤独会让人生病,而机器人的陪伴可以部分消除这种负面作用。”

    76岁的安迪,给陪伴他的机器人起名为前妻“伊迪丝”。安迪用他来回忆自己和前妻在一起的时光,并且想像他俩由于离婚从而发生的对话:想起了他与前妻如何分开,他是多么爱她。

    每当与机器人说完话,安迪都备感轻松。

    当他早上醒来的时候,看到它就在那里,这让他感觉很美妙。

    人们感到自己被倾听了,但事实上机器人并没有听觉。但这,并不重要。

    让人心酸,落泪……

    2.机器人的爱与性

    《和机器人的爱与性》一书的作者利维认为,人类与机器的性爱将在后半个世纪成为一个严肃而认真的议题,人和机器人将会坠入爱河。同时,人类性行为的次数和做爱的体位都将得到扩展,因为机器人能教你更多,超过世界上所有已出版的性爱指南。

    机器人会教会我们如何成为更棒的朋友和情人,因为我们能拿的它们做练习。而机器人从不会欺骗,也不会伤心。

    处在这样一个时而肮脏、让人泄气,难以捉摸的世界里,有无数条理由可以说明,机器更适合我们。

    但特克尔却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这种关系的“真实性”才是根本。因为机器人只是一系列“仿佛”行为的集合,它只是“仿佛”关怀备至,“仿佛”善解人意,再精密的机器人,也难以体会失去家人的痛苦和死亡的真义。

    我们并不一定要反对技术,但要以一种尊重我们自身的方式去塑造技术。丘吉尔说过,“我们虽然在塑造建筑,但建筑也会重新塑造我们。”

    我们发明了技术,技术也反过来塑造我了我们。对于任何一项技术,我们都要反问,它是为人类的目标服务的吗?

    3.永远在线,只是为了逃离现实世界

    人们通过移动设备把自己牢牢拴在网络上,从而获得自我的新状态,进而逃离自我,实现“精神隐身”。

    年轻人可以自由地做着成长历程中需要做的事情:尚未解决的问题,可以重新解决;错过的经历,可以重新体验,网络使这一切皆成为可能。

    我们照料着网络生活,而网络生活也让们对之产生依赖。我们因网络连接而同在,但对彼此的期待却削弱了。

    结果是,我们开始把其他人视为实用性客体而去接近,并且只愿意接近对方实用、舒适和有趣的部分。

    特克尔小时候在布鲁克林长大,那里的人行横道无论在什么季节——即使是冬天,当白雪融化后,地上会露出粉笔画的“跳房子”游戏格子。而如今,孩子们依然会出门,但他们都在打电话。

    我们,随时处于“心不在焉”的状态。

    4.移动科技将我们变成了“可随时暂停的人”

    当我们面对面谈话时,经常被突如其来的电话和微信打断。在用纸质写信的年代,如果一个同事在开会期间阅读私人信件,是很难让人接受的行为。但从当前的礼节看,你的朋友当着你的面转身接电话或回复微信时,几乎成了标准动作。

    同时,办公室与家的界线也变得模糊不清。

    当人们去休假时,腾出的只是空间,但没有从网络中抽离。

    我们在推动科技持续发展方面走得太快了,而忽略了这条传统的、有益的界线。

    看手表,是为了感知时间,看手机,是为了感知人生!

    网络的交流文化,消减了我们坐下来不受干扰思考的时间。当我们运用那些几乎是需要立即回应的交流方式时,也失去了考虑复杂问题的足够空间。

    网络让天涯人瞬间比邻,但也使身边的人感到疏离, 与此同时我们也把自己隔绝起来

    “分开”和“独处”都失去了原来的意义。

    5.我分享,故我在

    当你心烦的时候,你会给朋友发微信,你知道,他们就在那儿,会安慰你。如果收不到回复,你就会感觉浑身不自在——焦虑。这表明你尚未形成独处和独立反思情感的能力。

    你,没有坚定的内在目标,依赖伙伴寻找对自身的肯定。

    6.声音传递感情,微信给你安全

    当人们用微信交流时,其优势是可以反思、重新输入。根本上,它让你感觉有种被保护的体验,同时也被对方的期望所累。

    即使你孤身一人,也可以瞬间与别人产生联系,会让你产生已经和朋友在一起的感觉,让人兴奋。

    虽然你知道电子通信能被保存、分享,以及呈到法庭作为证据,也屈服于它是私密的错觉中。

    当养成了用屏幕交流的习惯后,一个电话会变得很不适应,因为它会使你暴露太多。

    不打电话,源于我们的“脆弱”,而不是“打扰”或“被打扰”

    你,将自己的真实感情拒之门外,同样被拒的还有能帮助你的人。

    就这样,能传递感情的声音,逐渐消失了。

    我们在消耗着那些“滋养”着我们的东西。

    在特克尔的采访对象中,竟然有一对夫妻,在同一张床上给对方发短信交流。

    7.网上的真情告白

    一个在线告白网站,有这样一些话:我唯一还没有自杀的原因,就是我的母亲要自杀……我和一个男孩相爱了,却从来没有见过面,但是我们每天都在网上聊天,讨论两人结婚以后打算做什么……

    告白,情感的释放与忏悔。

    还有通过告白进行道歉。

    但科技恰恰模糊了告白和道歉的界线,很容易让我们忘记了道歉的真正含义,这种“廉价道歉”与他人无关,却忘记了我们当面道歉可以影响到对方。

    8.科技提供便利,也带来焦虑

    移动连接有助于青少年处理分离的困难。当他离开家时,手中有一部手机,就不像以前那样孤单。但同时也生怕漏掉任何一条重要信息,

    他们同时也被网络的喧嚣所困——焦虑。

    三、如何克服群体性孤独

    我们没有必要抛弃科技,或贬低它的价值,我们需要的是把科技放回它应有的位置。

    150年前,28岁的梭罗决定隔绝自己与全世界的关系,来到瓦尔登湖隐居,像一个原始人那样,过着简单的生活。

    特克尔给出的答案是,一是学会独处,把独处当做一件好事,为它留出空间。在家里开辟出专门的空间,例如厨房或者客厅,用于和家人交谈。在工作中也可以这样。

    寻找自我,了解别人,减少虚拟的生活;远离那些虚荣的表现,向真实的自己靠近,寻找自己的“瓦尔登湖”。

    二是通过写信、打电话、面对面聊天,展现真实的自我,重建人与人之间真实、厚重的交往关系。

    特克尔TED演讲《为什么我们保持联系却仍旧孤单》:

    https://tv.sohu.com/20131111/n389898871.shtml

    精典语句

    1.因为有了互联网,不论我们身处何处,只要打开社交媒体,就可以立即从现实中逃离,进入到虚拟世界中,从而完成一次“精神隐身”。

    2.网络社交本质上是一种自我中心主义的单薄社交。一旦我们沉迷其中,就可能会逐渐削弱对于真实世界交往关系的体验能力。

    3.在互联网中,人们满足了自己被重视、被认可、被崇拜的需要,甚至还会渐渐产生一咱自带光环的幻觉。互联网造就了一个人人自恋的时代。

    4.网络中越喧嚣,现实中越孤独。我们并不是因为发明和创造而陷入麻烦,而是因为我们认为它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好书推荐]雪莉•特克尔《群体性孤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djn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