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共修课堂讲义:学而第一(1)

论语共修课堂讲义:学而第一(1)

作者: 春风小雅 | 来源:发表于2020-05-07 10:26 被阅读0次

    讲师:雪上飞;整理:晴耕雨读、刘宇、梅子;图片:梅子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通悦,其实圣人一生快乐的源泉就是“悦”。 要不为什么这一句放在论语第一章呢!

          学:闻道、博文、明德、日新、知新、如切、如琢、择善、穷理、切问、日知其所无也。

          习:据德、约礼、明明德、日日新、温故、如磋、如磨、固执、尽性、近思、月无忘其所能也。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学习的方法! 把学和习分开就好了。学是: 日知其所无也。习是:月无忘其所能也。 学和习互为因果,学:是知其所不知,习:是不忘其所知! 学比习要重要。学:是从无到有,习:是从有到熟! 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东西,不是很快乐吗,熟悉别人不熟悉的事情,不也是高兴的事吗! 读书,读好书,读特别好的书!这便是论语第一句话的动力。

          我们生而为人,要走人道,就要读圣贤书,读告诉我们那些是人道的书!四书就是告诉我们人道的书啊!不要有功利心,要有愉悦心! 同类为朋,自远方来,则近者可知。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故可乐!悦在心,乐主发散在外!悦和乐一个在内,一个往外,感觉不同,要论层次,悦要高一级!所以学习的愉悦是无法比拟的啊!我们能在一起学习,不就是,有朋自远方来吗!我们不也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在己,知不知在人,何愠之有呢!愠有怒的意思。虽乐于及人,不见是而无闷,是所谓君子!惟成德者能之,然德之所以成,也是朱子所注:学之正、习之熟、说之深。

          程子说:乐由说而后得!

          雪上飞引申:《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称为四书!四书是五经门户。 大学、论语、中庸读过20遍后,提起其中的一句,大家会知道出处,那就有意思了,之后我们去读;学记、读孝经、读孟子、读系辞!欣赏古文观止之精华、背一些乐府、唐诗、宋词!接触一些庄子、老子、列子的思想,涉猎一些佛教的经典,大家慢慢机会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了! 学习中国文化离不开《周易》,后期可以多介入一些!学习论语时也会慢慢参入一些! 目前如果大家有余力还可以读《学记和孝经》,读学记:才会博学亲师,才会敬业乐群!读孝经才会懂得,孝为德之本!

          中国的这些这哲学思想在诸子百家中尤为可贵!值得我们学习,不要盲目的接受外来文化!外来文化的历史还没有我们本土的悠久呢,学好自己的东西再兼顾外来,为我所用,万不可东施效颦,成了四不像! 其实无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还是西方的近现代哲学,都是告诉我们如何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相处。给出了不同的方法而已!西方的是推理逻辑,我们的是效法自然!大家的出发点不同,其目的趋同!可以说殊途同归! 《论语》、《道德经》、《庄子》、《系辞》、《坛经》中用了非常浅显易懂的道理告诉了我们这些方法,而我们却被褐怀玉,视而不见。不用自己的母语去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脉络,而另辟蹊径,不就南辕北辙了吗!当然南辕北辙也会到达目的地,因为地球是圆的!可以殊途同归!   

          《论语》最伟大之处是告诉我们如何与社会与人和平相处,近己力知天命。增强忧患意识,有忧而无患,自强不息,用厚德给自己打造一个安全的生存空间以载物,以享尽天年!以求期颐岁月! 所以学好《论语》是学习中国文化的起点,未有没有开始而就有结果的,这不合道,也不符合辩证法! 其实大家对佛教也很感兴趣,但我主张先学好儒家和道教的思想精华,再去涉猎佛经,因为目前的所有显宗佛经都是用古汉语翻译的,译者均是当期的各种学术顶级人物,他们对国文的理解和应用已经登峰造极!其实是把中国文化区深度的融入佛教文化。如果没有国学文化的深厚基础,佛经是万万看不懂的,无师自通,生而知之者自古以来有几人呢!均是后来学而知之者或困而学者。学,才可知不足,知不足,才可以自反!才会有博学,审问、慎思,思辨、笃行!这一切都需要从学习开始! 佛教净土宗讲:众善奉行,诸恶莫作!《论语》早就告诉我们,子曰:笃信善学,死守善道!死守善道,这可是战国初期就提出来的人文理念啊!那时佛经还没有传到中国!所以我们自己的文化早就告诉我们,诸善奉行,常思己过,有仁爱之心!所以朱熹先生说仁为心之体,爱之理!

          论语最早,大约在战国初期,先后历时近100年才汇编完! 《孟子》在战国中期。《大学》《中庸》是《礼记》里的文章,后来学者说法不一,目前定论说是《大学》是曾子留下来的,《中庸》是子思留下来的。曾子是孔子的弟子,子思是孔子的孙子,也是曾子的学生!孟子是子思的弟子的弟子!所以四书是一脉相传,都是孔子儒家思想的理论精髓!有些内容反复出现和强调,《中庸》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中庸》是哲学,高境界,是儒家和道家融合的结晶!

          大学概要:《大学》由经和传两部分组成: 1:经之部分从〈大学之道~未之有也〉共205字。这部分可能是孔圣人之言,而他的弟子曾子记述的。 《大学》之经包含:三纲领、六要素、八条目。 (1)三纲领:明明德、亲民、至于至善。 (2)六要素:止、定、静、安、虑、得。 (3)八条目:物格、知至、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 2:传之部分从〈康诰曰……此为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共1546字,则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其中:此为知本……此谓知之至也。中间流传后世丢失了!朱熹先生通过学习,自己根据程颐的理解和意图,补上了丢失的那部分(程颐:北宋理学家,也可以说是朱熹师祖),即:所谓致知在格物者……此为物格,此为知之至也! 传,是用来解释经的,传文:看起来杂引经传好像没有统纪,实则文理接续,血脉贯通,深浅始终,至为精密。 传,都是分条解释《大学》经部的三纲领、六要素、八条目。

          古人为什么把大学放在四书的第一篇呢?就是因为大学给了一个人人生的方向和格局!格局和方向至关重要,方向对了,慢慢走,就会走到目的地,方向错了,后果不堪设想! 大家都想得道?其中有学道、有体道、有悟道、有闻道、有知道、有得道、有了道、但离我们最近的的道是大学啊!大学才是上述各种道的最近的道! 在大学的经中已明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所以我们要先读大学,千年暗室,一炬即明!

          雪上飞引申礼记:礼记有小戴和大戴之分,我们常说的的礼记是小戴礼记! 礼记有好多有用的记载:比如:冠礼,礼之始也;婚礼,礼之本也;丧礼,礼之重也;祭礼,礼之严也! 已冠而字之礼之始也!是冠礼!我们大家都没有冠礼啊!所以我们只有名没有字。我们互相称呼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应该叫每个人的字! 古时冠礼后,男孩才可以在乡党之中代表父母出去办事,才开始有信誉! 论语说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如果大家有余力可以读《学记和孝经》。 读学记:才会博学亲师,才会敬业乐群! 孝经是孔子的本意传给曾子,曾子门人记录下来流传下来!读孝经,才会知道为人子如何做!读孝经才会懂得,孝为德之本!

          雪上飞感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一个人一生的座右铭啊!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答疑解惑:

    学生问1、老师在解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提到朱熹先生说过“学之正、习之熟、说之深。”程子说:“乐由说而后得!”其中“说”皆指“悦”而言! 这个"悦"好,初理解为开心高兴,往深层次想,可能就是一种境界,可以这样理解吗?

    师解:有这个境界!

    2、问:请问老师,我们所学的这些文化,怎么能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当中?

    师解:子夏曰:“学以致其道!”学以致用,从自己开始!切问而近思是也! 勤奋学习,不懂就问。慎言慎行,量力而行。与人为善,容人之过,思己之错。大家在一起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每日自强不息,修养品德。善养长辈,兄弟和睦,朋友有信。长怀忧患之心,心念救恩,不同流合污,不做乡愿之徒,美人之美。夫妻相敬,对子女宽严相济!等等论语都告诉了我们如何处理好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 做自己的明理和行为的文章带动家人和朋友,从自己开始!择善固执而从!

        讲师问同学:做好自己的事都有哪些呢?从自己做起需要哪些修为?

        讲师自答:观己思过,克己复礼,正己化人,修己以敬,守己安分,舍己为人,达己达人,成己成仁。

    3、问:老师,如果这样,是不是我们生活在太多的条条框框里,而失去了自我呢?

    师解:没有绝对的自由,有条件的自由才是自由的前提。同理没有约束的自我,反而不会成就自我。学习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与旁人无关!真人无己,虽是道教思想,确是佛教精髓!所以论语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释家也强调戒、定、慧,戒、定是慧的前提和条件。很多时候因为我们缺少敬畏之心,不知止,所以才会遭到更大的惩罚,无敬畏其实风险很大!

    学生又问:岂不是无己为人才为高?可己都做不好啊,怎么去为人?过多的条框,已经沒有己啦,约束行为,其实是约束思想,没有了独立的思想,就不能称为己,统一的价值观,就意味着没有价值观。应该寻找共性的同时,释放个性,才为本。

    师解:无我、忘我是一种境界,落实到人生界便是善。仁者爱人,博施济众。利乐有情,绕益众生!才是普世价值,没有普世价值作依托的精神境界的个性,终不会恒久。所谓的博爱!扬善弃恶,但有时也需要除恶而扬善!

    4、问:恶善只是一念,如何界定?

    师解:儒家讲:死守善道,善恶一体,就在人心一念! 心物一元论才是我们自己的文化根源

    学生再问:个体不同,得的道也不同,是非之分也不同 。

    师解:善恶因果确实辩证!所以,王阳明心学特别指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之,扬善弃恶是格物!所以我们目前缺少至良知,不能明善恶!所以不分善恶!善恶之二有显性,也有隐性,看得见的未必是真实的,六识在这个时间和空间给你的判断是善恶,在换个时间和空间不一定是你认为的善恶!不能绝对!好心利人而使他不利他人是不善,不利自己修为而使自己无仁心是有恶!好心利人而使他不利他人是不善,不利自己修为而使自己无仁心是有恶!自己爱好一件事情却不信即使恶!自己虽然没尽全力去做利人之事确坚信也是善心!利己为恶是一家之说,不可当作标准!这句话非常值得商榷!如何利己是有分别!善恶一元,离开任何一个对方都不成立,善恶是相对而言的,需要条件定性,也就缘起!看因何而起,这个因至关重要!万事皆因而成缘!也就是时空的条件汇集!所以佛教说无我,就是各种条件缘起都不由我! 利人为善!子曰:君子周急不济富!利己为恶:孟子曰:君子当务之为急,急亲之为务,不是恶!中峰禅师说: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有益于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有益于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所以:有益于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都有泛指,是比喻,不是特指!

    学生说: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不同的个体,不敢苟同。

    师解:这些哲理性的思维,也不是一个标准,也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只不过中西方有些差异化。我们目前习惯了西方哲学思维,惯于用对立统一矛盾的方法解释问题,但中国文化更倾向于天人合一,不绝对的对立统一,而是心物一元!没有把物质和精神对立分的非常清楚!中国文化恰恰重视个体,在论语中孔子就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所以孔门分四科,德性第一、言语第二、政事第三、文学第四,他非常重视个体的差异性!学习中国文化,除了继承和挖掘我们自己的文化基因,更重要的是我们是炎黄子孙,要有华夏民族自己的特质性,这是其它民族不具备的遗传文化,那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的特质是什么呢,我个人理解,在春秋齐国管子的书里说到,国之四维!也是我们这个民族要保留下来的传统,即忠信孝悌礼义廉耻!这个基因无论如何作为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具备啊!可是今天还有几个人拥有它呢!

    5、老师问学生:如何区分善恶美丑是非啊?不区分善恶、美丑、是非如何可以离苦得乐呢? 老师答:所以王阳明告诉我们:至良知,至良知:方可知善知恶!之后去格物:扬善弃恶,正心、意诚、至知、格物!佛教告诉大家:諸善奉行,诸恶莫作!那么佛教的善恶是什么呢?佛教百法明门中明确告诉我们有十一种善,十种恶!佛家在百法明门中界定的善有一信、二精进、三惭、四愧、五无贪、六无嗔、七无痴、八轻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 老师再问学生:何为真、善、美? 老师答:儒释道三家均作了解析!儒家孟子云:自然之谓真、可欲之谓善,充实之谓美!孔子讲:里仁为美,道德经讲:上善若水!

    6、问:老师,可欲怎讲?

    师解:孟子曰:食色,性也,其不足会不足以生存,过尤不及!可欲为中庸!欲望不要奢望太少和太过,这就是儒家理解的善!这个欲字也是儒释道三家判教的一词!儒家讲可欲,道家讲寡欲、佛家讲无欲!但三者的价值境界不同,儒家倾向社会性,道家倾向自然性,佛家倾向内心涅槃寂静性!故:儒家:可欲谓善;道家:清心寡欲;佛家:无欲则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共修课堂讲义:学而第一(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djo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