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课程结束后,在电脑上下载xmind,整理文件时,忽然发现2012年的几篇日记。
珍贵的回忆想起那年电脑里因意外几乎格式化了的那一刻,又一阵心疼。这几篇日记竟然躲过一劫,心里五味杂陈!再想想2011至2014年那段不堪回首的变故,Q空间里虽记载着自己生活的苦痛、无奈、绝望、挣扎……,爬出泥潭,只愿彻底尘封,已不愿再翻看,哪怕一眼。
之后重新梳理生活、自我心理调整、结婚、生子……虽常写些东西,却也如生活一样,杂乱无章,日记本、微博、QQ、微信随感而书,随手而记,自己也懒散得不愿系统的整理――除了记录孩子成长历程的趣篇,哪有什么心思去想值得自己备忘的东西呢?
怀着忐忑,点开过去。8月12日――8月30日――9月3日――9月11日,每打开一篇,心里多一分窒息感。咬紧牙关,打开第五篇9月14日,短暂的惊愕之后是一阵狂喜,这是一篇工作日记!马上打开最后一篇10月2日的日记,又立即关闭。该过去的已经永远的过去,只有这9月14日的日记才是连接现在、连接未来的珍贵的回忆!
前天刚看了凉水井中学成功的新课堂分享,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经历的新课改,而这篇日记正是新课改初期自己实践的体会和思考。
2012年9月14日工作日记 遗珠再现,促我前行日记内容为“开学第四周了,一个单元还没完,进程慢了,不过班里的情况还算逐步走上轨道,今天继续尝试新课堂。和学生一起在摸索中寻找学习的感觉。下午最后两节是语文课,本来想结束马拉松式的第四课,但是又没有,看孩子们讨论问题兴致那么高,忽然觉得不能打断。最起码,今天比昨天规范了好多。上讲台展示的同学能目视全班了,能注意到全体同学了,提问不再只局限在自己小组,能就一个问题坚持直到讨论完成。全班61名学生,59名学生都能主动学习,这是我没有预料到的新课堂的魅力。特别是放学后,同学们都问这种模式是否会进行下去,当得到肯定的回答时,他们那种激动让我深思。当然,在课堂上暴露的问题很多,同学们往往把握不好时间。对于那些基础知识,比如字词,耗时太长,提问没典型性。对课文的学习目标,把握不好怎么讲。不能整体感知。其实,他们潜力很大,适应很快。只是让他们摸索实践时间太长,势必影响教学质量,没有教学质量,一个老师如何立足。在这两天的摸索中,我意识到,吸引同学们学习的东西不仅仅是积分,也不能只是积分,应该是学习的成就感,同学们的积极态度应该是兴趣和成就感,拉动他们学习浓厚兴趣的动力应该是求知欲和成就感,而不是积分和荣誉。
在班里,还应该坚持用疏导学习的方法逐步引导学生脱去各种不良习惯,用乐观欣赏信任正面言辞去影响学生。要处事公平,有耐心,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对于那些比较顽皮外向好动的学生,多谈多盯多关心,对于那些有厌学习惯的学生,要引导和棒喝结合,总之七分严的紧张中要让同学们理解并感受到八分宽。
对于学生合作探究新课堂和普遍出现的教学质量下滑的矛盾,结合我今天发现的同学们的表现欲,我有个新的计划,课堂和课堂交替使用,新的主要知识有教授,学生准备习题课堂讨论解决,要么我每课制定好学习内容,让学生分别有限制的展示,试试吧!看哪个收效大。让学生提前预习,如果预习充分,就可以给他们时间展示自己,肯定会吸引学生充分预习并掌握重点知识,争取更多的时间去展示。”
六年之后,特别是看了凉水井中学成功经验分享后,再看这个课改之初的生涩的工作日记,对当时课改中自己(也许可以说多数老师)存在的问题又明晰了些:
1、自己在课前在备教材、备学生方面和培训小讲师方面该做什么准备,自己也不甚清楚。
2、与学生关系上,即使是课堂组织者,也总是像个家长。
3、急功近利。在摸索中道路总是曲折的。总怕影响眼前月考、期中、特别是县联考成绩。在曲折摸索中,成效是不确定的,而既有的传统模式和取得优异成绩的经验,总是更容易得到大家青睐。
4、缺乏创新和钻研精神。缺乏积极投身革新的勇气。在新模式中,遇到问题,缺乏正能量交流、缺乏研磨。
接下来的日子,每天一节凉水井课程,用心看,仔细想,争取每一节课,都能找出自己新的体验!
遗珠再现,促我前行宝贵的青春岁月啊,在酸甜苦辣中惨遭蹉跎。被辜负的时光呀,在幡然醒悟里更加刺眼。前进的号角声,已撩起沉睡的火焰,在还不算太迟的年纪,一定追着优秀的背影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