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柴静这个人,缘于几年前大火的一部《穹顶之下》纪录片,当我看到这个瘦小的身躯在纪录片里,冷静地控诉着雾霾底下的中国,便被这种迸发出来的勇气所震撼。所以,我打开了这本《看见》。
柴静在书的后封皮写着这样一段话,在未打开书前便让我体会到了这个女人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在字里行间,她践行了她所说的话,用她的眼睛真实的看待这个不断发展着的国度,用灼灼真挚的文字展现一个真正记者的素养。
看完整本书,作为新闻传播大类的学生,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柴静作为一个记者这个职业本身高度的职业道德和素养。湖南电视台的“新青年”栏目自在 惯的她来到中央台成为《时空连线》的主持人。初来乍到,年轻又莽撞。史努比给她的评价是“你生活得太塑料了,不真实。”第一期节目就被陈虹上司批评反问到:一个新闻事实至少可以深入到知识、行业、社会三个不同的层面,越深,覆盖的人群就越广,你找到了几个层面?从这样的状态,不断的与当时的新闻媒体环境相适应,似乎有着我们每一个人年轻的影子,我们正年轻,有着无限的冲劲与活力,敢于尝试,渴望得到认可。她也不例外,一个人加班,熬夜,想尽办法改变自己来得到认可,注重于形式上的变化,甚至要想着坐着要几度弯腰,询问要几度这样的问题。似乎剃去了初来时那股不服气的劲头,结尾时总要来一句:让我们期待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早日到来。后来还开始自己一个人包揽了编辑和策划,寻找作为一个新闻人心中的“欲望”。丧失了最初的纯粹,“心不在腔子里”。直到新疆地区的地震,第一次真实的用眼和“皮肤”感觉新闻。她说,这次地震把她从演播室震出来,震到了地上。亲眼看到灾区人民的眼泪和伤疤,她“看”到了真实,“见”到了属于她自己的“欲望”。由此调到了“新闻调查”工作。
这是一个剥茧抽丝的缓慢过程,从柴静初次“看见”真实后,随后经历的每一次事件,她都用她的方式,一步又一步贴近新闻的本身,一下又一下地敲打着真实。不论是非典时期还是在乡村里小学生的自杀事件。她在用行动来告诉所有人,真实的力量就流淌在社会的每个角落,每个拐角都存在着真,要去挖掘,要用心去靠近,去看见。
而随后而来的故事,仿佛是在借她的眼睛,来看她所说的,“看”留给她生命中强烈印象的人。无论是非典里进隔离区的病人还是医护人员,在台阶上静静帮对方梳理头发的护士,还是在小乡村小学里青春中的情感纠葛,自杀身亡的苗苗和因此相约自杀的孩子们,还是张北川教授和艾滋病患者,以及带着自己同性恋孩子来到张教授面前说,早知道这样,生下来我就应该把他掐死的一位母亲。伴随着柴静自己本身对新闻事业的探索和成长,形形色色的人就这样真实的呈现在面前,人性的孰是孰非也都这么精彩的平铺在读者面前。在我眼前看到的是这个社会的拐角,在一个个以新闻采访对话式居多的方式下,淡淡的陈述过往,无不渗透出每个普通人的真实。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描述艾滋病人,性工作者等的章节,它以这样的一段话结尾:生和死,苦难和苍老,都蕴涵在每一个人的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遭逢。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这是一本致敬真实的书,也为普罗大众揭开新闻工作的神秘面纱。我认为是作为一个传媒人必读的书籍。我们可以学会商业化的传播,这是时代的号召;我们可以嬉笑于传统纸媒的淘汰,这是社会的进步,但我们不可以的是忘记作为传媒人的本心。是寻求真实,是在心底对真实的最高敬仰。忘记不了她在书最后,演讲的一段话,分享给大家:一个国家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它有这些人创造并决定,只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捍卫自己宪法权利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只有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只有一个国家能够珍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好。
希望脚下这片土地永远充盈着真实,即使她刚从历史的洪波里带着创伤走来,但我相信她正在愈合,也正在和我们一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