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学习吴伯凡老师的专栏,有很多我们生活中的事例,原来都是和我们的认知有关系的。以下为今日专栏笔记
同样一句话反映的立场是很不一样的,比如“为什么不给我加薪”或者“为什么别人总是不能赏识我的才华”这个问题,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认知状态呢?
如果你站在一个客观的第三方立场,让自己处于独立观察角度,把自己当成一个对象,或者把自己所处的组织状态、结构当成一个认知对象,来仔细分析“我”为什么得不到提升——这种态度就是一种物理立场。
你也可以从设计立场的角度来提这样的问题:我没有被提升,到底我出了什么问题?
很多时候,提这个问题的人采取的是一种意向立场,不是处在认知状态上,他的“为什么”不是在探讨因果关系,而是在以公平的立场发出了一种强烈的质疑。
我们常常不知不觉地陷入到一种“非认知”状态,即使你处在认知状态,认知的有效性、清晰度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同样一个客观的对象,在不同认知主体里呈现的是不一样的状态。认知是认知主体借助于认知手段、工具、设备制造出来的产品。一个物种所关注的对象决定了它的认知设备,也就是它的感官特性、认知模式。任何一个认知模式都是针对特定的环境和生态位构造的。
你关注什么,如何选择你的对象,决定了你如何构造你的认知特性和模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