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围棋,注定和她有不解之缘。
那时候还是高二的时候,课间的时候见班主任和他的儿子一起下围棋,当时看不懂,很恼火。因为我自己号称“村手”:在我们村下棋最牛的(主要是象棋)。虽然当时想学,但是那还不是一个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根本没有资料可查,高中又不允许去网吧,所以就把学围棋当成一件事搁着了。
等到了高三的时候,正巧碰到一个室友,他喜欢围棋,说是小时候有人教过,这时我两眼放光,说要跟他学。于是我们就开始下起来,他教了我基本规则,现在记起来还只是吃子,当时我们都对“打劫”这个常识不理解,于是两人凑合着一次去县城书店买了一本围棋指导的书来,但遗憾的是,这本书上规则也写的含糊,只是死活题。虽然当时研究不深,但是还是特别享受下围棋的感觉,我们俩周末总会下几盘。可能我学的快,后面他基本不是我对手,后来不愿和我下了。不过高考的时间也紧,后面也没下了。
再到了大学,大一报道的时候,发现很多兴趣社团,我就报了自己最感兴趣的棋社。几次去社团组织活动,我去下棋,发现原来还是很多高手,和他们下起来,我根本招架不住,即使对方让我9子我也输的一塌糊涂。不过越输越想下,也是那时候开始养成了“棋瘾”。
最开始的“棋瘾”督促我去自学,后来买了基本书看,也试着做死活题,之后再和对方下,也只能让我3子了。但是后面不管我怎么学习,还是提高不了。后面大家的事情多了,一起下围棋的棋友很难聚起来,但是在我内心还是想好好的提高围棋的。
很快大学毕业了, AlphaGo横空出世,挑战当时围棋世界第一人李世石,结果李世石输给了AlphGo。特别当时中国第一人柯洁站出来说,赢得了李世石未必赢得了他,结果他也输给了AlphGo。那时候网络上开始兴起了学围棋热, 我也加入了其中。下围棋特别方便,移动端下载一个“腾讯围棋”或者“弈客围棋”,就能和全世界的围棋爱好者对局,而且还支持AI胜率分析,简直是围棋爱好者的福音。而这次我又一次“上瘾了”,有时候一个周末都能抱着手机下围棋,中午宁愿不休息也要看一会围棋直播。于是我就开始关注中国围甲、西南棋王赛、天元赛、农心杯、LG杯、三星杯等国内、国际的围棋大赛,也认识了一堆围棋国手。
就如执笔的此时,我还下了几局围棋。现在的水平不再是菜鸟了,但是胜负世界的纠缠也让我陶醉不已。不过下围棋真的挺好神的,可能后面还是打算戒掉吧。虽然借过不下十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