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的行,你内心的结构,你的代码同步到你外在的世界,你的环境,比如说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说的尴尬人总遇尴尬人,拧巴人总遇拧巴事。你所经历的、遭受的、享受的世界其实就是你内在的一个同步的结果。
所以这个知行合一说起来我们大家几乎没有人没有听说过的,但是,很容易误解它,就以为知行合一要做到言行一致。你有什么行是跟你的知是同步的,或者行解决知同步的结果,反过来行,你有什么知呢?也是这个行为本身逐渐不自觉的又返回来。
就像我们在手机上操作的时候,你操作的过程把它存储在云端,然后你再拿一部新手机过来,一同步,这个本身终端的行为也会影响云端,它就是这样一个交互的反复的过程。
为什么开头就跟大家说这个很抽象?我最近经常遇到同学问我,说你能不能告诉我一种非常简明直观通行的这样一种方法,你不讲认知方法吗?你直接告诉我一种认知,我马上就会用。
这个就是最实用的,我说我非常想给你这样一种东西,可惜我不能给,我也相信几乎没有人能给。因为什么?因为我们现在讲终身学习也好,讲认知升级也好,我们都有一个诉求,就像是我们用手机的时候,发现别人手机上有一个软件,很好用。你告诉我,在哪下载?把它一下载完你就可以用了。
我们都是有这样一种诉求,学习就是把一个东西一下载,拿来就可以用。世界上没有这样的学习,机器人可以,我们人是不大可能的,升级、软件,学习它不是一个软件下载安装的过程,升级也不是简单的因为那个软件那一段已经升级了,我把它一下载就已经安装的一个过程。它比这要复杂,说如果它是软件的话,它也是一种内生性的不断迭代的软件。
你有这种功能、你有这种认知、你有这种能力,是你自己在里头,这个软件悄悄地在你内心里头发生的,是一个内生性的过程。没有一个通用的软件可以供你下载,马上就可以用,即使有这样的东西,按照波特的理论,知道生产力,没有竞争力。
为什么?你有,别人也有,都可以下载吗?有生产力可能管用,但是构成不了竞争力,我们今天讲的认知升级,讲的终身学习,都有一个背景,就是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所以正是由于那种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正是由于也可能发生那种《人类简史》的作者所说的终极的不平等即将会出现,那么我们今天的认知升级和终身学习,不停地刷新的这个任务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过去你是情怀,我要终身学习,我要活到老学到老,好像是一种受人尊重、受人称颂,但是也可以不做的一件事情。但是今天它变的是一种必须做的事情,除非你想我干脆说我放弃,我不干了。
有一个女明星写过一本自传,书名就叫《世界你太快了,我要下车》,除非你有这样一种情怀,你也有这样一种实力,你下车以后有地方可以待,那你可以下车。
否则终身学习类似一种苦役式的东西,当然学习从来都是痛苦的,我们在《伯凡·日知录》里头就讲过,学习就是一种不断地从痛苦当中赎出某种快乐,在舒适区和焦虑之间杀出一条血路,同时感受到某种痛苦和焦虑,也同时感受到某种快感和舒适。学习就是这样一种很奇特的化合物,焦虑和舒适之间的化合物。
所以,学习是我们一辈子的苦役,当然,也是我们一辈子的乐趣。我们说到学习时候,今天就很容易把学习这个事、这个词,真正它的本意给忘了。学习这个词如果往前追溯的话,那就是《论语》里头的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
所以我们的练习一定是高频的,而且不是大幅度的那样一种状态,这叫习。
这个业包括你的所思,包括你想什么,所以要保守你的心,一生的果皆由心发出,你每一次的胡思乱想都会存储在云端。整体质量不高,别指望突然一下子行为的结果质量会很高,所以叫所思、所言、所想、所行,所有终端的行为会反过来存储到云端。
反过来,你别指望你的思维模式跟别人一样,你付出的努力也比别人多不了多少,你的思维方式所有的一切都跟别人一样的时候,你别指望最后的结果跟别人有什么两样。
所以我们讲这个认知方法论,我当初的立意就受爱因斯坦那句话影响,我觉得那句话太重要了,我们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我们活在世界上基本要做的所有的事情,除了偶尔的享受之外。
问题的解决从何而来?爱因斯坦那句话,问题不可能由导致问题的思维方式来解决。有些时候问题就是因为你的思维方式而导致的,你反而继续要用这个思维方式去解决你这个思维方式导致的结果,那真的是要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是不可能的。所以,真正要解决的问题不是眼前出了问题的这个问题,而是一直在出问题,你自己不知道的那个认知方法,那个思维模式。
我会觉得听了吴老师的课之后,我最深最深的一个感受就是我能明显感觉到我变得比之前会更宽容了,而且会对周围的人和事,原来很多不理解的事现在都能理解了,也就以至于我现在变得更宽容了。
什么意思呢?我举一个很细节的例子,几乎每个人身边都有这样的人,就是很愤怒,他们对周围的事总是一副看不惯的样子。我以前很不理解,我觉得为什么他们会这样?有什么不满?这种不理解也会对我造成负面影响,比如我周围有这样的人,我跟他交流和工作的时候,可能也会产生负面情绪,事情的进展也会受到一些影响。
直到有一天我听到吴老师讲一个概念叫认知周期,我就突然明白了,这类人其实不是说情绪管理或者什么其他方面的问题,这类人只不过是停滞在了一个人生当中的第一个认知周期上,就是他在那个认知周期之后,可能就没有再进入到下一个迭代当中了,也就导致他直到现在都会觉得自己可能是所有认知的主宰,他没有办法承认周围东西的强大还有自己的弱小。
佛教讲叫业力管理,练习其实是一个业力管理,业就是不断地积累业已形成的一种东西。万般带不走,唯有业谁深,这个业就是行的过程不断地累积成为知的过程。
我们上一部分讲的知行合一,现在再讲格物致知,这也是一个中国传统哲学的概念。如果你念过一点中国哲学的话,你就会发现,这里头有好多好多的解释,每个人的解释都不一样。
通行的解释就是物是杂乱的,是各种各样的材料,就像一堆书放在那,你一个图书馆就要用各种各样的编目把这些书都收进来,这样它才是可用的。如果没有编目,这一堆书就叫旧书仓库。
所以我们有时候学习的时候,容易形成一个误区,就是不断地收集各种东西,尤其是拿着手机刷手机的时候,这也有用,那也有用,这也存储一下,那也存储一下。
简单地说,没有自己的格,哪一个一个的格子,把这些物放在这个格子里头,那些书没有放进相应的书架里头?所以格物,要先有格,然后再有物,有材料,把它编目整理,才形成格物致知。
这是一种通行的关于格物致知的解释。当然还有一种解释,说格本身就是实践,就是博弈,格斗。格斗就是一种博弈,快速博弈,快速争斗的一个过程,跟物之间进行快速的博弈。我们在课里讲的,不仅要侦查,而且要火力侦查,超越你简单的观察,不管你有多细致,你不跟他进行直接的博弈,不能够进行直接碰撞的话,你是不知道它里头真正的秘密是什么,你侦查了半天,打起仗来的时候,发现有很多的地堡你没有发现。原因是你只是观察,所以,真正有用的侦查往往是火力侦查。
这个火力侦查就是我们说的格物,跟外界之间不断地博弈,也是一个刻意练习的问题。所谓练习,其实就跟目标、跟外界、跟他人之间进行反复地博弈以后不断地去除那些没有价值的东西。
管理的定义就是去掉一切不创造价值的环节,就像米开朗基罗说的,雕塑是什么?雕塑就是去掉一块大理石上不属于大卫的那些出来,大卫有出来了。
中国古代讲琢磨,如琢如磨,琢是比较粗放的成形的,磨是比较细致的打磨,琢和磨两者都需要。我们今天说琢磨一个什么事情,都忘了琢和磨是不一样的,通过琢磨,最后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形象。
中国古代讲琢磨,如琢如磨,琢是比较粗放的成形的,磨是比较细致的打磨,琢和磨两者都需要。我们今天说琢磨一个什么事情,都忘了琢和磨是不一样的,通过琢磨,最后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形象。
我们的认知也是这样一个过程,你是一个跟对象之间、跟目标之间的反复的接触、正面的接触、互动式的这样一种接触以后,去掉自己不该有的那些东西,这个真知就出来了。格物致知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生态位决定认知,也是一个格物致知的过程。我们刚刚讲到的那个故事,那个著名的企业领袖为什么具有察言观色的能力,他知道一句话要找到一个最好的方式来说,表达一种态度的时候,能够找到最恰当的方式,原因是跟他早年所处的位置,年轻的时候从事的那种需要做的几乎万无一失的服务,那样一个生态位有关。
所以,格物致知你要往深处讲的话,那就是寻找自己的生态位。这个生态位我们讲不是泛泛的你找到一个位置就是一个生态位,是你在这个地方,在你所处的位置里头,你能找到资源,你能获取资源。
你的这种能力对这种资源感知能力,获取能力就会越来越发达,那些没有感知能力,没有获取能力的这个物种,他就不成立,或者是同样的物种在一个感知能力、获取能力很弱的情况下它就会被淘汰。所以这种自然选择的结果就赋予了他的这样一种特定认知能力。
所以我们今天说要提高认知,不是简单的大量的涉猎知识,通过尽可能多的渠道去获取什么样的知识,应该说这些知识跟你好像是有关,其实根本没关系,跟你的生存没有关系。
我刚刚读了一篇文章,说为什么你不应该去读新闻?在这个时代,在新闻不停地形成了废的流,不停地喂养你,而且你只要吃,它就一定更多地喂养你。为什么这种东西会把你喂傻?因为它会把你置于一个非生态位当中,所谓生态位就是资源相对稀缺,你要获取资源是要特定能力的,如果你获取这个资源很容易,证明你不在生态位里头。
比如是你天天刷手机你获得的资源,别人刷手机也可以获得那些资源,这些东西不构成你的优势,它就不是一个生态位。生态位是有它你就能活下去,没有它你就活不下去,至少是活得很难受,逐渐丧失优势就会被淘汰。所以,我们今天格物致知的话,最重要的方法不是一个方法,就是要找到自己的生死攸关之地。
如果你现在生活的一个位置不是生死攸关的,是一直混着,也还可以活下去的,那很危险,你这个物种是不太成立的,随时有可能这个生态位是由于某种漏洞你活在这个地方,随时有可能被取消。一旦取消这个生态位,由于你没有跟生态位有特定的认知强关联,所以在特定的生态位里头都不会有你的竞争空间。
我们还讲到的一把刀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刀锋,所有的刀摆在这儿,看上去差不多,但是,差别往往就是很少,很少那一点就是刀锋。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无论是从体积还是重量,刀锋跟整把刀之间的比例是很低的,但是那个东西是很重要的。
我们今天好多人处于焦虑当中,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拥有一种比例很小但是很关键的能力,能够真正形成竞争优势的能力,自己活在一种非生态位里头,你就会形成一种自己内心是能隐隐感受到这种恐惧的。焦虑就是没有明确对象的恐惧,这种焦虑对我们的身心伤害是非常大的。
举一个生活化的例子,像职业病,比如一个数据分析专家,他可能看任何问题都喜欢从数据的角度入手。一个程序员可能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会很直接,很简单粗暴。一个职业的辩手,很可能在聊天当中也很喜欢跟人抬杠之类的。我们知道这些其实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状态,但是这个状态的问题出现在哪呢?其实这个问题就是陷入了单环学习的陷阱。
吴老师说,双环学习其实就是来帮你从原有的认知框架当中跳出来,从后脑勺观察自己,避免自己陷入固执、偏激、固步自封,甚至是中年油腻的状态。
在管理学上有一个从生态的角度来对管理的一个概念,竞争,有一个很简要的建议,所谓竞争就是生态位重叠。如果是两个生态位重叠,就会发生竞争,如果你的生态位跟别人的生态位不重叠,他就不发生竞争。蓝海战略其实讲的就是如何消除生态位的重叠,你找到特定的生态位,你培植特定的能力,那么你就根本不用去竞争。
这是对自身的生态位的一种担忧,所以我们平时认知焦虑的本质其实是生态位的焦虑,我们如何找,我们与其说是升级自己的认知,不如说是要更加精准地找到自己的生态位,这个生态位特点我们在课程里面已经详细地找到如何找到生态位,就是找到一个对你来说是生死攸关的那么一个位置。
只有在那样一个位置里头,你不这样你就生存不下去,那么就可能激活你的一种特殊的认知技能和认知能力。如果你的位置是一个泛泛的位置,那么你的认知能力也一定是泛泛的,你的学习方式也很可能是泛泛的。
当你觉得什么知识都觉得很重要,这也要学一点,那也要学一点,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整天在一种看似忙碌的状态当中去做各种知识的信息的闲逛搜,这都是一种落反生态位的行为。这对于我们的认知升级是非常不利的。
恐惧怎么是生态位工具呢?想想我们的祖先在毒蛇猛兽遍布的世界里,他要迅速获取威胁性的危险信息,并且获取信息之后在瞬间甚至是同时作出决策,让你的行为从认知到行为之间有一个直通车,像一个虫洞式的东西,直接从认知到感受到行动,这中间有一个中介就是情绪。
比如说当你在悬崖边上走,你就会觉得很恐惧,为什么?它是有实际作用的,如果没有这种恐惧,或者旁边有人说你站在这个地方是很危险的,待会是会掉下去的,粉身碎骨的,这个过程太慢了,或者说你听见了什么猛兽的一声吼叫,如果用推理的办法有什么叫声,慢慢的识别有可能是什么什么,是一种什么动物,这个动物油多大,它有可能把我吃了。这么慢的一个过程,也许我们的祖先里头有这样的人,但是他活不下来,他的基因就传不下来。
所以如果从一种信号迅速地变成一种行动,从一种认知变成一种行动,中间就是一个情绪。当你一听见老虎的吼叫,一种什么样的声音和异动的时候,你立即血脉喷张,心跳加速,整个血液传导到你的四肢,这个过程知和行是一体的,情绪是能让知和行合一的一种机制。
但是人类的这样一种情绪,这样一种有用的机制,有时候有点像我们的阑尾,它曾经有用,但是后来已经没有用的时候,它还残留在那个地方。比如说你明明知道这个东西,你心里已经告诉你这个东西实际上是不值得恐惧的,但是人类早期的记忆,他已经在基因层面上有这种记忆,小孩生下来就有恐惧。我们在课程里头讲到一个实验,小孩站在那边,妈妈在那边,中间有一个坑,上面有玻璃,妈妈叫小孩过来,小孩不敢过来,他怕,他看见下面是一个坑就不敢过来。这就证明恐惧是在基因层面上已经有的。
由此,我们就发现认知跟情绪之间其实是不对等的。本来我们获得了一个认知,我们就知道去干什么,但是,由于情绪存在,情绪是具有一票否决的这样一种能力,不管你的认知有千万条理由,但是情绪一发言,这个认知立即就退缩了。
好多人有了一个工具以后,他容易对它有过多的期待,让它去干超出它能力和功能边界的那些事情,那是没用的。有些时候我们常常会被一种工具、被一种方法所绑定,这就是查理芒格经常说的一种人,手里拿着一个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
由于自己工具箱里的工具很少,所以这个很少的工具导致他对世界进行简化,以为什么都是可以用少得可怜的甚至是只有唯一的这个工具去处理一些事情。但是他是处理不了的,钉锤能做的事情也不少,除了钉钉子之外,还可以把一个东西敲碎,当然也可以作为凶器。不管有多少功能,它的功能还是有限的。
所以我们在讲认知的时候,一方面要知道认知的功能,它的效用是什么。但是,在好多时候要意识到它的有限性在哪,它的局限在哪,它的边界在哪,智慧在很多时候就是划界的智慧,就是边界的智慧。很多有智慧的人和没智慧的人最大的差别,就是知道知识的边界在哪。
为什么有些人叫有学问的无知?一个法国哲学家写过一本书,叫有学问的无知。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能碰到一些书呆子,还有一些我们认为比较二的人,他们就是对于自己的能力边界缺乏认识,你也不能说他没有能力,但是他滥用自己的能力,或者说不知道自己能力的边界,就去处理很多他已有的这个能力完全不能应对的事情。尤其是我们还有一个边界,哪怕你具备了很多很多的认知,但是你的情绪这个你认知的天敌,理智的天敌,它会干扰你,甚至会把你一票否决,使你完全处于无能的状态。
所以这个恐惧作为一种认知残余,它随时有可能滥用,自身会滥用,有些时候一些恐惧都是不必要的,但是我们不知道它的边界,它时时来干扰你。用王阳明的话来说,叫心中贼,心里头藏了很多贼,来干扰你的认知和行为。所以你就要学会怎么办?你要治理你的认知,你要让你的认知世界天下太平,不要有那么多反贼,不要有那些暗藏的破坏性的力量,来干扰你的行为,破坏你的行为。这是恐惧跟认知之间的一个关系。
当然,恐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跟认知还有一层关系,就是有些时候恐惧到极致的,你一直在恐惧一个东西,但是恐惧到极点的时候,你真的是触到了那个东西,发现并不值得恐惧的时候,一下子你的认知就强大了。因为它给除掉了。
有一部电影里有一个例子,有一个人一直处在恐惧当中,有一个岁数不大的人遇到考试都要烧香拜佛,做各种各样的祈祷,时时刻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但后来当他发现自己所有这些恐惧、所有这些窝囊的努力都不管用的时候,他面对找不到工作这样一种羞辱的时候,他跳楼,从三楼上跳楼,结果显然是摔不死,腿给摔断了。这个时候他突然这种极度的恐惧、颤栗当中,他发现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死了,也没什么。
这种恐惧突然消失以后,佛教讲这种状态叫心生大欢喜,心生大无畏,这种大无畏的状态,认知就变得很强健了,就没有东西来干扰你,没有心中贼给你捣乱了,这个时候,你的认知就一下子获得了一个明显的提升。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跟大家分享恐惧与颤栗,它还是一个认知方法论的话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