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来聊写作的第五个阶段,精彩继续
05 模版升级带来的写作升级
在写的过程中,我也会去看,阅读量稍多的,有评论的都是哪些文章。虽然别人说了一百遍,不要自嗨写作,而要站在读者的角度,自己还是很难体会和轻易改变的,必须自己去尝试。
在写了很多文章后发现确实,我写的文章中,那些有评论的都是对大家有启发和帮助的,比如“如何才能…” 以及更直接的,比如我理财课干货的分享。
在看了《卡片笔记写作法》和上了欢喜《如何用印象笔记构建知识体系》的课程以及参加了现在的古典老师的共读会,都在谈同一个问题-知识卡片。
一时间三个不同的声音,包括强哥,去年也分享过,就算我再固执,再懒也会想去试一试。
最后,就在去年11月,我才刚刚把反思日更,这种讲自己的文章内容换成了知识卡片,用到的模版,想必大家也都看到了:
【原文】【核心概念解读】【个人体验】【行动指引】四个部分。
原文不用解释,就是书中对你有启发的部分,让你产生了“啊哈”情绪起伏的点,摘抄下来就好。
核心概念解读,你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自己的话很重要,是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语言。最好写的时候不要去看原文了。
个人体验,上面这个部分让你想到了什么,是过去的什么事情或者体验吗?为什么当时读的时候会有情绪起伏,起伏大原因又是什么?都可以写一写。
行动指引,强哥只管去做成长会的历练,已经习惯性的去落地到自己的行动,我们读的书经历的事,最后也是对我们的行为产生影响的,我想各位小伙伴跟我一样在这方面有深刻的体验的,不需要多说的。
一本书,这四点走几遭,就很神奇的讲书中的精华带走了,而且变成了你自己的东西。
至于你们看到的书评人,其实就是唬人的,我还不真算,就是按照书评的框架,把一本书我的几张知识卡片整合做好过渡插上图片得来的,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也是比较虚头的东西。
还是希望大家如果对读书写作有一些的兴趣,可以采取知识卡片将书中自己觉得精华的内容提炼出来。
不急不慢,慢慢做,看能长出什么东东。一定会另你惊喜哒。
我的写作五阶段整个过程分享完啦,最后还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三点心得:
1 要想输入必需有输出。我经常在想,为啥以前我不会写,主要还是没有阅读量,看的多了,肚子有货,自然就想往外倒,倒的冲动那是挡也挡不住的。
2 一个好模版的重要性。我们最近在看《福格行为模型》大家深有体会,动机能力提示三要素,都具备行为才能发生,那么模版就是帮大家降能力,降到及其简单化,提笔就能写,还有不写的理由吗?
3 转化作品思维。这是我一个新的体会,作品就是一个名牌,真的很难重要。第一次有这种感触是在写书评小组,当时大家在说,如何写书评在中信编辑大咖分享前先共创一下,找找相关资料,我作为一个成员,想到自己以前写过一篇《如何把读书笔记升级成书评》的文章,其实当时就是自己的一个美好愿望,也没有真正实施过。但是你想呀,大家都是找的别人的文章,我直接拿我的文章出来,而且阅读和点赞都超高,就完全不一样啦,哇咔咔!这次深谷找我,也是因为我刚得了书评人的证书跟大家分享过,作品被看见的原因吧。所以,作品很重要,要有意识的打造自己的作品。
好啦,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