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译文:季康子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很好学,却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再也没有像他那样的了。”
收获:
《雍也篇》中鲁哀公也曾问过同样的问题,孔子的回答更详细一些。因为哀公为君主,所以答复更具体,同时也隐含着提醒君主做到“不迁怒,不贰过”的意思。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11·8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译文:颜渊死了,他的父亲颜路请求孔子卖了车给颜渊买外棺。孔子说:“有没有才,也都是自己的孩子。我儿子孔鲤死了,只有内棺而无外棺。我不能不要车子步行来给颜渊买外棺。因为我曾经作过大夫,是不能步行的。”
收获:
颜路:颜渊的父亲,也是孔子的学生。
虽然孔子十分喜爱颜渊,但还是选择遵守当时的礼制。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大家,不要攀比,不要过于追求自己能力范围外不切实际的东西,不能以个人感情突破礼制规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