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刷朋友圈的时候,被表姐的一段话惊艳到了。
她说“我不想30岁就泡着枸杞菊花茶,从此岁月静好!人生最怕碌碌无为,还告诉自己平凡可贵。所以让我们觉得幸福的,不是因为生活的舒适,而是因为生活有希望!”
一直在为事业打拼,又兼顾家庭的你有没有因为这段话而触动心灵呢?
1
前段时间到妹妹家去看小外甥,跟妹妹聊起了表姐,妹妹一脸惊讶,突然惊呼“咱姐当校长啦!”
是啊,曾经年少时带我们疯玩的表姐,生活越过越有滋味。
高考后,表姐选择去千里之外的哈尔滨上大学,毕业后留在那里,做过导游,编辑,最后选择了老师。然后结婚,生子,把生活过得精致又多彩。
我一直很羡慕表姐,人漂亮,嫁的也好,结婚这么多年,姐夫待她一直温暖如初。
跟表姐聊天时,她经常说,她的愿望是自己办一所学校。
我们常取笑她,家里那么有钱,还去折腾干什么。就是在家不工作,姐夫光家底也能养的起她。
她常常摇摇头,对我们的打趣表示不解。“我有梦想好不好,你们啊,太俗!”
如今,表姐得偿所愿,而且事业越做越好。每次见她发朋友圈,看到小朋友们脸上绽放的灿烂的笑容,心都是暖的。
记得《老男孩》片尾出现一段话“梦想这东西和经典一样,永远不会因为时间而褪色,反而更显珍贵!”
为了追逐梦想,表姐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平常上课,课余时间学书法学绘画。然后周末坐车去离家很远的大学听课,做笔记。
有时候为了一场主持词,晚上忙到半夜,自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姐夫过来给她披上件大衣,心疼地说“放弃吧,咱们过得不是挺好嘛。”
她不是没有听到,她知道姐夫当着她的面从来不说,因为他太了解她。
周末是她最忙的时候,听课回来总会给姐夫做他最爱吃的饼,给儿子做喜欢吃的菜。
姐夫总是笑着帮忙,只字不提工作的事情。
有一次表姐忍不住问姐夫,“为什么不劝我辞职?”
姐夫叹口气,又露出了笑容,一脸认真地看向表姐“我如果劝了,会让你为难。我知道你从来都拒绝平庸,相比平凡的生活,我更喜欢那么努力的你。”
表姐顿时激动得泪如雨下。两人紧紧拥抱,那一刻,她突然明白,她深爱的男人如此懂她。
谢谢你爱我,让我可以安心工作。
2
在爱情里,女人可以爱得深沉,但不能为了爱情而没有自我。
印象最深的还是胡可曾经在节目中黯然落泪的画面。
那时候,胡可接了《如懿传》中苏绿筠这个角色。为了结婚纪念日,更为了孩子,她一面加班加点,一面要带着对孩子的想念与亏欠许诺安吉当天赶回。
于是,一路上风尘仆仆,从横店到杭州,再苦再累,乘夜奔波她也不在乎,因为孩子在等她。
可是即使如此辛苦,沙溢并不领情。可能他很爱胡可,觉得胡可这样太辛苦,而且认为女人应该以家庭为重,所以他觉得胡可没有权衡好工作。
那一刻,胡可哭了,她说拍戏这件事情一点都不辛苦,最辛苦的是沙溢的态度。
是啊,女人的辛苦付出,如果得不到男人的理解与支持,会给她的心灵带来致命的一击。这一点我觉得每个女人都感同身受。
美好的婚姻,给胡可带来了幸福,让她拥有安吉和小鱼儿这两个可爱的孩子。当然,她也为家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选择在家安心带娃。所以安吉和小鱼儿才会对妈妈有那么深的依恋。
作为一个妈妈,她不是超人,不可能做到完美至极。
尤其对于一个拥有梦想的妈妈而言,更是苦不堪言。我从没觉得胡可不可以接戏,因为那是她喜爱的工作。
就像胡可说的“我真的不认同一个放弃自己的妈妈,这是我一直所坚持的。我也希望我的孩子看到的是一个在工作上很努力,有自己的社会价值的妈妈。”
我想,工作和婚姻是不相冲突的。
那些以婚姻的幌子和孩子的依托为借口,让女人放弃工作的男人们,何其残忍啊!
女人拥有婚姻不是没有自我,依然可以有自己的工作,朋友圈,甚至于自己的追求。
3
前段时间办公室同事杨哥跟老婆吵架,老婆一生气带着二宝回了娘家。他去岳母家好说好劝,老婆就是不回家。
他在办公室说起这件事,让我们给支个招。
我问他,嫂子是因为什么跟你吵架。
同事无奈地笑笑,“你说我周末好不容易休息两天,她非让我看孩子,她出去给人家打工卖衣服,累还挣不着几个钱。”
“为什么不让她去啊?”办公室孙大姐故意扯高嗓子问,“只能说明你懒。孩子是你老婆的,不是你的啊,凭什么她负责看孩子,你不能看啊?”
孙大姐说话向来是一针见血。
杨哥让孙大姐说的一时没了话,只能坐下来下来喝口茶,嘴里不忘小声嘟囔着“我好不容易休个假,再带两天孩子,真心累啊!”
“杨哥,你了解嫂子吗?”
杨哥抬头看我,似乎猜不出我要说什么。
他哪里知道,嫂子也有她的追求。她曾经是服装店的销售经理,为了孩子,她放弃心爱的工作,回归家庭。
多少个午夜梦回之时,她把突然哭醒的孩子哄睡,看着怀里睡得正香的孩子,也会想起她曾经的辉煌。
《当幸福来敲门》里有句话“如果你有梦想,就要去捍卫它。”
嫂子没有放弃家庭,只不过在杨哥休班时偶尔去锻炼一下自己,寻找下曾经那个争强好胜的自己。
杨哥被我们说的举手投降,马上点头“我知道错了,我这就去跟老婆道歉。我不该把看孩子这件事看做是女人的责任,我该体谅她。”
董卿在有次采访中曾经谈道,“你既不能够说我的世界只有我,可是你也不能说我的世界只有他。你一定要在彼此的世界里做好一个平衡。”
为了《朗读者》这个节目,她常常两三个星期见不到孩子,她一面压抑情感的需要,一面追逐梦想的工作。
她说朋友曾告诉她一句话“其实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很简单,你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很倾慕这句话,以至于常常加班很晚回家,看到熟睡中的儿子,觉得亏欠他很多。
可是作为妈妈,谁不是在亏欠中成长呢?
(此文已在公众号书韵博士发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