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乍暖还寒的四月转眼将逝,迟来的春雨,淅沥飘飞了几天之后,今日终于停歇。
好在,夸下海口说要日更的公号,托各位监督者的福,总算还没有断更。
日更的确是困难的,很多人都晓得,都劝我。
但不知为何,我总觉得吧,只要我肯的话,就一定可以坚持下去。从小到大,我有把握的事情究竟不多,这大概可以算作一桩了。
(二)
初时兴致高昂,无所畏惧。到了中途,有时状态不佳,就很想放弃,对自己说,算了,就今天一天,先不更了吧。
忘了说了,临阵脱逃也是我为数不多的拿手本领之一。但,我放弃了使用这项技能,最终还是咬咬牙,硬着头皮,写了,也发了。
于是日复一日,恍惚间就有种错觉,以为自己坚持了很久,这才发现,其实也不过才到四月底罢了。
(三)
算下来,我在那家日式小酒馆待了也有几个月了。同样的,我也感觉自己待了很久了。
起初亦是兴味盎然,每一种酒和糖浆,每一项技艺,对于我来说,都充满了新鲜。
店里有时很热闹,热闹到没有位置坐;有时又很冷清,冷清到一晚上一个人都没有。
有些熟客会隔三差五地来;有些人来了一次,就没有再来了;也有些人一来到,发现不是他们想要的气氛,于是转身又走了。
(四)
我在这和形形色色的人聊过天。
有些人很健谈,有些人话不多。
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口味与喜好,有自己的事故和故事,有自己的欢喜与哀愁。
我能做的,就只是问清对方的需求,细心做好即将端给对方的这杯酒,然后,倾听,聊天。
(五)
我的公众号是我17年申请的,那时其实便已经意识到其实所谓的“红利期”已过。大学毕业工作后就不写了,一晃眼又过了四年。
今时今日重拾回来,早已不是奔着当初写好了能变现的目的去了。
因为我太清楚,自己不具备写出爆款的能力,因为我只会写这些碎碎念,那也就只写这些好了。
就像小津安二郎导演说的:“我是卖豆腐的,所以我只做豆腐。”
而在小酒馆的经历倒是给了我不少启发和勇气:
位置偏僻,地方不大,安静冷清,没有花里胡哨、色彩缤纷的网红爆款,然而总有那么一小撮人,或者真是懂得欣赏,或者是单纯喜欢聊天,会来,爱来,于是这地方,多少就还有些存在的价值。
(六)
公众号似乎也是如此吧。
关注了的,就好比是熟客,熟客也不见得每晚都会来,但他们知道总有这个地方在。
偶然有篇写得还不差,他们或也会向别人推荐。有人因此前来看看,有人不感兴趣于是就没来。来看过的可能也成了熟客,有的看了也就算了。还有的人觉得出品不是很稳定,于是也就取关了。
总之,什么情况都会有,都正常。
(七)
日剧《要来杯咖啡吗》第一集有句台词我很喜欢:
“像我这种古板的工作,只能细心做,不然卖不出去,但是只要细心去做的话,就会有像你这样,觉得好喝而一直光顾的客人。如果真的没有人需要的话,早就放弃了。大家都懂的事情,可能意外的没趣。对某人来说是特别的,那就足够了。”
而我要做的,所能做的,不过就是耐心提高我的技艺,把它细心坚持做下去而已。
毕竟,怎么说,写公众号,到底不用铺租,无需成本,何乐不为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