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冬日絮语

冬日絮语

作者: 梅雨中 | 来源:发表于2019-12-29 12:11 被阅读0次

          数年前,曲兄手书"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卷轴相赠,很是受教。今读曾公家书,这句醒世良言再至眼前。冬日无雪,意趣顿减,华发日增,皱纹纵横,岁月蹉跎,既未能吐气如兰,亦不能呵气成霜,粗糙成文,聊以慰藉平常而忙碌的每一天。

                                ---题记

          曾国藩, 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清朝的战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毛泽东曾言:“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现藏韶山纪念馆的光绪年间版《曾国藩家书》中,数卷扉页上都有毛泽东手书的“咏之珍藏”。他曾说:曾国藩建立的功业和文章思想都可以为后世取法。认为曾编纂的《经史百家杂钞》“孕群籍而抱方有”,是国学的入门书。曾国藩治军最重视精神教育,毛泽东一生很注意这点。曾“爱民为治兵第一要义”。毛建立红军之初便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蒋介石多次告诫他的子弟僚属:“应多看曾文正,胡林翼等书版及书札”,“曾文正家书及书札......,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他审订《曾胡治兵语录注释》时说:曾氏已足为吾人之师资矣。在黄埔军校,他以曾国藩的《爱民歌》训导、、学生。他说,我认为曾、左能打败洪、杨是他们的道德学问、精神与信心胜过敌人。曾国藩被后人推许为孔子、朱子以后,再度复兴儒学的圣哲;建树功业、转移运世的伟人贤者,清朝咸同中兴第一名臣。

          曾国藩家书计约1500封,纪录了曾国藩自清道光三十年至同治十年前后长达30年浸润书林、沉浮宦海和从军打仗的生涯,涵盖读书、做人、为官、治家、处事等方面。

    冬日絮语

          今,但录以曾公家书中的读书之思浅言所获。

          读书很重要。

          曾国藩非常重视读书。在现存年代最早的(道光二十年二月初九日)一封家书中,曾国藩在向父母报过平安后,随后就在信中提道:“家中诸事都不挂念,惟诸弟读书不知有进境否?须将所作文字诗赋寄一二首来京。”此时的曾国藩,日夜兼行八十余天来北京参加散馆考试,两个月后,通过考试,被授职翰林院检讨,从七品衔。备考期间,曾国藩除了关心父母的身体安康,心中始终挂念的是诸弟的读书情况,足见曾国藩对读书的重视程度。也许这和曾国藩本身就是读书的受益者有关。不论任何年代,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始终是打破人类蒙昧、开启智慧之光的钥匙。因为不愿读书学习,站在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的莫高窟时,或许我们除了眼中看到的残破的壁画、佛像外,它所代表的经济、文化、宗教、科学价值,统统难以感知;因为不愿读书学习,腾格里沙漠腹地的承庆寺也仅仅只是一座香火清淡的小小的寺庙,你不会知道KTV里你深情演绎的歌曲《那一天》会和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为不愿读书学习,天一阁也只能是走马观花的旅游景点。至于书楼的构建原理、饱经的历史沧桑、范氏一族对藏书“如护目睛”的誓死捍卫,则只能在导游口中所获寥寥……因为不愿读书学习,当我们不理解、看不惯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们不会明了,或许不是事情有错,而是有限的眼界限制了我们的想象,惯性的思维制约了我们的认知。正如杨绛先生所说:你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是读书太少,想的太多!   

          我们每个人的经历都是非常有限的,但在有限的生命中,因为读书,生活会变得更加充盈饱满;因为读书,一样的生命长度会成就不同的广度和深度;因为读书,前人的文明得以传承;因为读书,我们有了探寻世界的勇气;因为读书,我们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眼界宽广、开创未知;因为读书,我们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例如牛顿。他说过,他的成功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个巨人,主要指古今中外最有代表性的书籍。继承和学习前人与今人的知识,才能作出自己历史性的创造。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要继承,就必须善于阅读前人与今人的书籍。这让我想到《穷查理宝典》中的一段话:“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沃伦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因为深知读书重要性,曾国藩才会认为“买书不可不多”。道光十六年,曾国藩自京师“贷百金,南归过金陵,尽以购书”。归家后,“侵晨起读,中夜而休,泛览百家,足不出庭户几一年”。史书上记载,曾国藩小时候背书很慢,通宵背书,背岳阳楼记背的磕磕巴巴,居然花了一整晚来背,很明显,他小时候也是笨小孩一个,那么没有天赋异秉,他何以成一代大儒,声名鹊起呢?我想这与曾国藩爱读书、善读书是分不开的。正像宋真宗赵恒所说的:“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曾国藩应该是早早参透了这一点,才成为一代大儒。

    冬日絮语

          读书须做到专而恒。

          读书须专。

          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曾国藩在“致温弟”(六弟国华)的信中写道:“尔三月之信所定功课太多,多则必不能专,万万不可。后信言已向陈季牧借《史记》,此不可不看之书。尔既看《史记》,则断不可看他书。功课无一定呆法,但须专耳。” “无论何书,总须从首至尾通看一遍,不然,乱翻几页,摘抄几篇,而此书之大局精要处茫然不知也。”“尔要学诗,先须看一家集,不要东翻西阅;先须学一体,不可各体同学,盖明一体则皆明也。”大体意思是,在特定的一段时间内,只需专攻一书,万不可三心二意,东翻西阅,导致学而无功。写诗作文也是如此。这就是说我们在读书时,可以选定一个作家的诸多作品去读,将有助于我们深入地了解这一作者的创作源泉、创作理念、创作风格,对理解作者本人及文章架构、思想、主题会有很大的帮助。也可选定一类文章(如:婉约派)去读,将会有助于我们对特定时期的某一类型的文章有更深层面的了解。譬如,现在的“毛学”“红学”等等的深入阅读研究就是如此。再如世界知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也只读过小学,他在创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以前,曾广泛阅读过世界主要文学作品。他整整读了八个月,读完了世界主要文学作品,如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他就读过多遍。正是世界文学名著,正是他火热的斗争生活经历,使他写出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杰作。想我读书,常常不能潜下心来读书,停留在似懂非懂的层面,将读书视为一种娱乐、消遣的、打发时间的方式,往往打着“博览群书”的旗号,一会儿看看这本书,一会儿看看那本书,看似涉猎广泛,实则一问三不知,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所获知识,止于皮毛。不敢与人深谈,实属汗颜,更况论解决问题了。

          读书须“专”的这个“专”,我想除了 “专一”以外,还有就是要 “专心”。例如汉代孙敬专心读书,头悬梁终于成为当世大学者。战国时苏秦专心读书锥刺股终于学成满腹经纶,挂六国相印,主持合纵抗秦的大计。新中国伟大的缔造者毛主席在读《韩昌黎诗文全集》时,除少数篇章外,都一篇篇仔细琢磨,认真钻研,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也不放过。通过反复诵读和吟咏,韩集的大部分诗文他都能流利地背诵。《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他从小学的时候就看过,到了六十年代又重新看过。他看过的《红楼梦》的不同版本差不多有十种以上。一部《昭明文选》,他上学时读,五十年代读,六十年代读,到了七十年代还读过好几次。他批注的版本,现存的就有三种。再如世界文豪高尔基有一次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纵观古今中外名人读书,无不专心致志,全心投入的。因此我们在读书时,也应该在专字上做文章。只有如此,我们读书或许才会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醍醐灌顶的认识,才能在读书中获取真知,在实践中学以致用。

          读书须“恒”。这个“恒”指的就是坚持不懈。曾国藩告诫各位弟弟:“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诸弟每人自立功课,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虽行船走路,俱须带在身边。”曾国藩这么教导弟弟们,自己也是这么做的。自青年时起,他每日坚持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页、写日记楷本,不论春秋寒暑,天天如此,终身未曾间断,终至道德文章冠冕一代。回顾生活中我们读书,总是有一日没一日,得闲有兴致时便读,忙碌犯困时便抛诸脑后,今天半页,明天数页,后天又耽搁不管,断续之间,书文总难见长,懊悔沮丧常盘萦心头。唯有坚持不懈读书作文,不断地积累所学,丰厚知识储备,苟日新日日新,才能增长干事创业的才干。

          读书要讲求方法。

          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他在“给诸弟”的信中写到:余思朱子言“为学譬如熬肉,先需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意思是读书应该先在短期内集中精力读,掌握所读之书的概貌;然后再对其中的章章节节乃至字字句句作慢慢细细的咀嚼,读熟读透,以求探到书中的精益奥义。对于必读的经典书籍,这“猛火煮慢火温”的方法值得借鉴。我读《红楼梦》《水浒》采用的就是这种读书方法。先快速阅读,初知大意,同时存疑。然后开始细细研读,并辅以阅读专家点评解读,这样去读,慢慢就理清了人物关系,故事脉络,主题思想……起到了很好的解惑效果。

          针对长子纪泽读书不能深入的问题,曾国藩语重心长地说:“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则涵泳二字,庶可得之于言意之表。”什么是“涵泳”?《辞海﹒词语分册》的解释是,涵即沉浸,泳即游在水中。涵泳意即在学道时,心理状态从容不迫,沉潜其中,不断玩索,自有所得。曾国藩强调,读书时需全身心地投入,反复诵读品味,如春雨润花、清水溉稻、鱼水相欢、溪流濯足,方能知情达意,心领神会。专而精,精而深的读书,必会取得优异的效果。

          曾国藩长子纪泽记忆力不佳,但是悟性好。曾国藩再三叮嘱各位弟弟教导规劝:“请子植弟将泽儿未读之经,每日点五六百字教一遍,解一遍,令其读十遍,不必能背诵也,不必常温习也。待其草草点完之后,将来看经解,亦可求熟;若蛮读蛮记蛮温,断不能久熟,徒耗日工也。”曾国藩提出,即使对知识一时半会难以记诵铭记在心,也不要紧,经过日积月累地学习,便能融会贯通,过去那些久攻不克的知识难点,会自然而然地迎刃而解。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学读书方法在曾国藩的书信中得到了体现。我想,我们部分人在学校学习,以为强记默诵就是学习,乃至一叶障目,不曾想到把死书读活,把厚书读薄,融入感情,佐以思考,故所得只是总是寥寥,才会会慨叹“书到用时方恨少。”

    冬日絮语

          说到读书之法,曾国藩还说:“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这与我们当下语文教学训练不谋而合。我们说,所谓“看”,就是不出声的阅读;所谓“读”,就是出声的诵读,又分为高声朗读和轻声默读;所谓“写”,就是练习书法;所谓“作”,就是作文写诗。这说明我们在读书时,需积极调动眼、口、手、脑、心等各种感官,无一可以偏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明白书中旨意,并且从明白中怡情快意,回甘无穷。对这一点,我们可细细分析一番:听和读是学习别人如何观察,如何表达;说和写是自己练习如何观察,如何表达。听和读可以给说和写提供表达的范例和表达技巧的样板,表达时有所借鉴,而通过说和写的实践,即加深了对各种表达技巧的特点及其作用的认识。读书,光是“开卷”,未必有益,唯有看、读、写、作,多管齐下,无一偏废,长此以往,方能有所进益。我想,四法并举,这应该就是为什么古代的文人多能出口成章,吟诗作对的原因吧。这也是我们目前在教育中大力推行的教学方法。近两百年前的曾国藩早早提出这点,实属先见之明。

         

    冬日絮语

          汪洙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确意有偏颇,但其读书的意义却始终指导着众学生努力不辍。尤其是寒门士卒,更是以读书改变命运为奋斗目标。纵观人类历史,任何伟人都有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曾国藩并不是一个伟人,但关于读书的这些谆谆教诲揭示了他的内在修养,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反思内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冬日絮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ejy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