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于掌故,即关于历史上的典章制度、人物事迹等的传说或故事,近义词——轶事或逸事。南宫拥有相当丰富的掌故,其间既驳杂着史志的影像,也凝聚着民间传颂,韵味十足。今撮录数篇,以俟夫观民情者察焉。
白圭的传说——南宫枣强不纳粮
白圭,字宗玉,明代南宫县南白塔村人。明英宗正统七年(1442)进士,历任江西道监察御史,陕西按察使、浙江右布正使、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兵部右侍郎、工部尚书、兵部尚书兼督京城十二团营,加官太子少保等官职。白圭虽然去世五百年了,但关于他的故事仍在南宫城乡广为流传。
南宫枣强不纳粮
白圭在京虽然官至工部尚书、但他时刻记挂着家乡南宫的父老乡亲。有一年,皇帝决定改革现行的赋税制度,将原有的城乡同样纳粮,改为城乡分制纳粮。规定护城壕以内的城区减轻赋税,以便于促进城市的发展。
白圭得知这一消息后,连忙派人通知南宫、枣强两县,各村离村三里挖一环村壕沟,限期完成。当时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平白无故地为什么要我们挖环村壕沟?即使挖壕也没有必要挖在三里之外,为什么单单要南宫、枣强两县挖壕,虽有满腹的疑问,但因是尚书白大人亲自派人送来的消息,也只好按照执行。
壕沟刚刚挖好,皇帝的圣旨便下发四方:城壕之内免征皇粮。由于南宫、枣强两县各村之间已沟沟相连,故成为免征皇粮的地区。南宫是白圭的家乡,得以安享这一特殊照顾,而枣强县则因是白圭姥姥的家乡,故亦得到了这一关照。
张范津辑(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