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开始,终于可以被早晨的阳光唤醒。随后,从一日三餐到日常的作息也都重新恢复到了熟悉的节奏中。同时,也开始回到日常琐事和人际圈里。
比如,上午刚过9点,忽然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约半个小时后见面,这需要我放下手中正在侍弄着的、被阳光晒的美美的多肉宝宝们,和准备稍后要看的书。
近中午12点时,与我聊天的这位,表示希望和我一起吃午饭,接着聊。我拒绝了,但我已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蒸中午的米饭了,我需要放弃在早上已准备好的香椿和豆腐、青椒和磨菇了。改为吃早上没喝完的一杯豆浆和一根油条,之后我就困的要去午休了。
午后,接到先生的电话,我再一次出门,要从洛河的南岸去到洛河的北岸,今天又逢本市限号出行,我尾号是2的车只能停在车位上休假,没有时间等33路公交,出租车从我眼前过去了5辆,都正载客,哦,姐们儿,我提醒自己,这个月正是牡丹花会,欢迎外地的客人来观花。
终于,一位带着口罩的的哥载上我,开往我要去的西工区。真神奇,原来的市区主干道几乎全线被各自修路的蓝色围挡,围成了迷宫一般的窄路,高大的公交车、轿车、出租车、电动车、自行车和行人,汇聚在一起,各自小心翼翼地练着见缝插针的行驶技能。
我好想家,我好想一个清静的下午。办完要办的事务,我迫不得待地回家。
到家门口,我从头顶到全身做了3次除尘的动作,当然,我知道我是在想除去喧嚣的频率与振动。换鞋、放包、更衣后,喝口水润一下干渴的喉咙,就直奔卫浴间冲澡了。这是我常用的最快而有效的调频方式,在莲蓬下面,让水从头顶淋下来,我的干燥、疲惫、麻木、尘埃都被冲入下水道,汇入河流,渗入地心深处那再也回不来的地方去了。
下午6点,喝茶,发呆....
在这样的日常中,我没有接收到任何灵感,使我写出点好看的文字;在这样的日常中,我也没有发什么思考,可以供我写的资源。
而这样的日常就是我的生活,我要安住在这样的日常与生活里,我又想要写出些什么让自己舒服,让别人好看的文章。
是我想要的太多?还是我写的太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