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
—— 高尔基
徐海东毕业于一个普通师范学校,不想当老师,太多关于教育的负面新闻让我害怕:校园暴力、学生早恋、离家出走、自杀;老师被学生或家长举报、打骂、跳楼……
在应聘了报社、电视台被拒之后,他抱着玩的心态向几个中学投了简历。没想到却陆续收到了面试通知,其中还有一个是市直中学。
他去了,结果好运气继续,竟然通过了市直中学的面试。
看来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找工作不易,且行且珍惜,海东签了合同。
他的好运是因为国家政策——自从放开二胎,各学校很多适龄女教师响应号召,努力地教书育人——教学生书、育自己人。
这样一来,年轻的男教师受到了学校的青睐——年轻力壮又不会怀孕休假。
徐海东正式成为一名高中老师。
新教师提前半个月进行培训,教师观、学生观、素质教育、师生关系等课题,海东听得云里雾里。最后,他得出结论:老师不是好当的。
一周后学校通知他,本学期他不仅要教两个班的历史课,还要担任高一(6)班的班主任。
这下,海东是真的慌了:刚出校门,他只有理论知识和一个月的实习经验;他贪玩,在大学没有好好学习,专业成绩很一般;他的字不好看……这样的老师和班主任,学生会接受和喜欢吗?
他像一只鸭子,被赶上了架。
开学第一课,他经过了两天的准备,还是怀着一颗忐忑的心走进教室:一张张年轻稚气的脸庞,充满好奇、探究的目光……
好像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徐海东一阵激动。
还是有些紧张的,自我介绍时,他几次打结,把“四”说成“十”,把“男”说成“兰”,当他在黑板上歪歪扭扭地写下自己的名字时,他想找个地洞钻进去。
可是,学生们很兴奋,开心地讨论着:这个老师年轻,蛮帅的,脸红的样子好可爱,字写得像孩子……
学生的宽容友爱,让海东很感激,“我要当个好老师。”
然后是学生自我介绍、按高矮排好座位,还有点时间。徐海东做了很多新老师会做的一件事,调查问卷: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经过细心整理,他发现了排列在前五位的词汇依次为:
爱心,公平,不拖课占课,幽默,知识渊博……
这远比“教师观”“学生观”通俗易懂,海东没有惊讶,他又一次想到了曾经的自己。
是的,时代在进步,在改变,但是,有些情感和需求永远不会变——爱是永恒的主题。
海东上网搜索:怎样爱一个人。
跳出来的回答都是关于男女爱情,他忍不住看了起来:
爱是包容和尊重,爱一个人要接受他的优点和缺点,爱一个人要学会付出,爱一个人要多为对方着想,爱一个人要让他感觉幸福……
海东忽然想到,这不仅是爱情的法则,也同样适应于朋友、亲人、师生。
所有的爱都是相通的,海东好像知道该怎么做了。
他努力去了解熟悉每个学生:一遍遍看学生档案,了解他们的家庭,通过学生周记分析出现的问题,及时找学生谈心……
他还尽可能地融入学生生活,除了上课和值班,他还在课后陪他们聊天、运动,经常和住校生一起在食堂吃饭……
一个班有五十个孩子,每天都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每当此时,海东总是在了解情况之后,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奖罚分明地解决问题。
学生们渐渐喜欢上这个年轻的班主任,和他越来越亲近。
班级管理得很好,但是在教学方面,海东一直是心虚的:毕竟是第一年,尽管他认真地研究教材大纲、听课、备课,有些知识还是讲不透,甚至有讲错或遗漏的情况。
当他下一节课进行补充完善时,会先诚恳地道歉。学生却不以为然:没事,很正常,人无完人嘛。
每到考试,海东比学生还要紧张,怕他教的班级考太差。其他几个历史老师都任教多年、经验丰富,听课时就能感到自己和他们有差距。
结果一次次让他惊喜,他的教学成绩在同等班级中,一点都不差。
“亲其师,信其道”,一点不错。正是因为学生喜欢他、亲近他,所以愿意听他的话,也喜欢上了历史课。课堂以外,他们会主动地去学习。
几年以后,海东得出结论:老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成绩并非成正比,教学成绩好的老师有两种:特别狠的和特别有爱的。
而后一种老师教出来的学生不仅学习好,情商逆商也相对要高,这对他们将来的发展非常有利。
后来的后来,海东成了一个会“狠狠爱”学生的优秀教育者。
一学期就要结束了,各项总结评比如火如荼。年级师生大会上表扬了本学期的先进学生、班级和老师,没有徐海东。
回到班级,徐老师给先进同学发奖,有人问:“徐老师,学校先进个人怎么没有你啊?”
海东认真地说:“肯定是我不够条件,上课还有好多缺点,考试成绩不出色,班级管理也没有经验……”
他还没说完,就被一个女生抢过话头,“徐老师,我们喜欢这样的你。”同学们一起鼓掌,纷纷表示同意。
对于一个老师,还有什么比获得学生的喜欢更高的奖赏呢?
海东和同学们一起笑了,他想到了一段话: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一直以为这里指的是老师唤醒学生,事实上,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唤醒了他。美好的情感充满了他们的心:年轻、纯真、感动、信心……
爱是付出也是获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