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在他的《梦的解析》中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女孩的父亲过世了,在父亲的葬礼上,她看到一位帅气的男子,让她很是心动,希望能再见他一面。
没过多久,女孩的姐姐被人杀害。警方调查结果却令所有人大吃一惊:凶手竟然就是这个女孩!
而她这么做的缘由更让人瞠目,她只是还想再见那位男子一面。
在正常人眼里,这个理由让人无法理解。但在女孩那里只是她想见那位男子的一个契机。
女孩的认知水平,毫无疑问影响着她的意识和行为方式。
认知,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差别,同时也造就人与人之间的壁垒。
阅读,正是提升认知,跨越阶层最便捷的通道,没有之一。
然而,有的人读了许多书,却发现并没有什么用。这是为什么呢?
实际上,阅读,并不是捧起一本书开始读那么简单。就如《读写一致,阅读与写作的步骤和技巧》(后面简称《读写一致》)这本书中所说,阅读是一个流程,它也需要一些策略。
作者凯瑟琳·T·麦克沃特是美国知名传播学者,在社区学院任教期间,荣鹰人文科学名誉教授。著有十几部教科书,畅销美国数十年,帮助百万名大学生提高了阅读、写作能力。
1、学会阅读,提高认知水平,遇见更好的自己
汉代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意思是:书就像药一样,善读就可以治病。
我们平时把书从头翻到尾,只是属于简单的通读,并不能达到“医愚”的目的。真正的阅读是一个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是一个信息的输入过程。
它包括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三种策略。这些策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记住所读内容,并为达成阅读目的做好准备。
具体做法如下:
一、阅读前的准备。
a.先预览,以便掌握内容梗概,并对阅读难度有所了解。
阅读文章引言或第一段,了解作者怎样展开阐述。再阅读最后一段或总结,这些地方会提供小节的提炼观点,通常也是回顾的要点。
b.对内容进行预测。
预测文章的重点,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者将阐述哪些主题?有什么线索?接下来会是什么内容?等等。
c.将观点与你的经历联系起来。
也就是与你已有的知识进行关联,激活你原有的知识,不但可以让阅读变得有趣,而且更易理解和记忆。
d.确定学习内容并使用引导问题。
提出引导问题,带着问题和目的去读,可以克服你读了就忘的烦恼。
二、阅读中,重点理解作者观点。
a.做标记和注释,确定学习什么,记下自己的想法。
b.画观点图或列提纲,看清主旨脉络,探索文章结构。
c.找出不熟悉的词汇,但不要中断阅读,事后查阅。
d.不要忽略文章中的图表说明,它们能帮助理解复杂或重要概念。
三、阅读后,复习。
a.用自己的话表达或改写观点;
b.写总结,以提炼观点,提高对作者观点的把握和理解。
c.使用学习和回忆策略。
阅读时,不一定要严格按照流程进行,可根据需要灵活执行各个步骤。
学会阅读,虽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所有问题,但它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我们的思考、逻辑和谈吐,提高我们的认知,提供一个更好的看待世界的视角。
阅读,正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2、学会写作,提升思考能力,完善超越自己
从前,有个人夸自己的弓,说:“没有比这更好的弓了,好得可以不需要用什么箭!”边上还有个人也在夸自己的箭,觉得没有什么箭能比得上自己的好。
此时,恰好有一个会射箭的人从旁边路过,听到了他们的话,就说:“你们说的都不对。没有弓,发不出箭;没有箭,拿什么射中目标呢?”
说完,这人把把弓和箭都拿过来,射给他们看。他们这才明白:弓不能离开箭,箭也离不开弓,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阅读和写作也是如此。阅读是输入,是写作的基础,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而写作的素材往往又来源于阅读中的间接感受,是信息输出的过程,也是自我反省的最好方式。
和阅读一样,写作也有相应的流程:
a.生成观点。
通过头脑风暴,列出你想到的关于主题的所有观点;也可以给自己一个时间限制,用自由写作的方式不停地写,从中寻找观点;也可以用发散思维,想到更多观点;或者提问再写出答案来确定要写的观点。
b.组织观点,思考观点如何相互联系,并有逻辑地逐一介绍,可以一边画观点图,一边完善它。
c.考虑读者和写作目的。写作时问问自己,谁会读自己的东西?以确定与读者交流的最合适的方式,并阐明你写作的目的。
d.写初稿。
在句子、段落中表达你的观点,先不必管字词、语法方面的错误。
e.修改。
通过重新阅读和重新思考文章观点,来修改相关内容,使写作更加清晰、完整、有趣味,也可以重新安排自己的观点与措辞。
f.校对。检查语法、字词、标点符号及相关细节等。
如果说阅读是知识的内化与积累,写作便是知识的外化和运用;它们如同弓和箭一样,永远是相辅相成,互相成就的。
3、批判性思维,是阅读和写作者防范不良信息的利器
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离不开批判性思维。它是一种清晰的、理性的、开明的、有证据的训练有素的思考,是一种进行深刻反思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浩如烟海的大量信息。专家估计,社会上可获得的信息正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增长着。
这样的信息量对个人来说,的确太大了。
在阅读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如果不进行批判性思考,难免会受到负面或不良信息的影响,容易把接收到的一切都当做事实。
所以,要学会用批判性思维,来分析评估接收到的信息,对某个主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做出思虑周全且合情合理的决策。
如何从杂乱的信息中吸收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呢?
首先,要练习选择性阅读。我们不必把整篇文章或整本书全读一遍,而是要学会快速浏览材料,挑出感兴趣的或需要的内容来阅读。
其次,要理解你所要阅读的内容的目标。它们是为了娱乐你还是说服你?用作者的目的是什么来评估你的阅读目的。
最后根据阅读目的调整阅读速度,如果是为了娱乐,就可以快速浏览;是为了学习知识,则要反复阅读,把知识弄懂为止。
《读写一致》的作者如同庖丁解牛一般,把阅读和写作的步骤和技巧进行了深度剖析,每个模块中都会有一篇试写文章和一篇专业文章来解构文章的脉络机理,让读者在实践中一步步学会读写技巧,从而为提高个人认知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千尺之台,起于垒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人生只有一种活法,但学会看书和写作,却能让人能过上无数种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