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个7岁的小女孩被很多网友熟知。她叫柯恩雅,是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她每天上网课的地方不是在家里,而是在父母卤肉店铺的案板下面。
柯恩雅的父母从浙江温州来到湖北宜昌,靠卖荤素卤菜维持生计。案板上是色相诱人的卤菜,案板下是小恩雅的简易书房。书房有两个小台灯照明,书桌是用纸箱和木板搭起来的,木板上是一台旧式笔记本电脑,这就是小恩雅的上课工具。
小恩雅的上课环境很简陋,很嘈杂,她还经常被磕到头,但这并不影响她学习,也不影响她灿烂的笑容。案板上是爸爸妈妈为家庭的辛苦经营,案板下的一隅,是小恩雅专心学习的书房。人民网对小恩雅的评论是,“上面是生活,下面是希望,小小的空间,大大的梦想。”
image小恩雅的笑容,让我想起《少年说》里一个少年的倾诉。
来自哥哥的执拗:“爸爸答应我,把弟弟带走”
这个看起来很沉静的少年,站在台上对爸爸喊话,诉说他小时候的遭遇。因为爸爸妈妈外出打工,他从小学一直到初中,都在姨妈家生活。他的原话是爸爸妈妈“把他扔在姨妈家”。小时候被姨妈家哥哥欺负了,他会特别想爸爸妈妈。
可爸爸妈妈很少打电话来,即使打电话也是跟姨妈匆匆交代几句,他都没有跟爸爸妈妈说话的机会。慢慢的,他就不想爸爸妈妈了。他告诉自己,想了也没用,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一样能长大。
后来弟弟出生了,同样生活在姨妈家。他发现弟弟越来越胆小,每次看到陌生人都往他身后躲,那种害怕的眼神刺痛了他的心。他请求爸爸,等弟弟上完这学期的幼儿园,就把弟弟带走,让他跟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
爸爸开始并没有明确答复哥哥,但看起来沉静的哥哥执拗地问爸爸答案,让他一定把弟弟接走,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才松了一口气。
image这个少年的眼神是孤寂的,他在台上发言时总是看着地面,这大概也是他思索很久的语言。他不是为了倾诉自己儿时的苦闷,他只是不想让弟弟和他一样,在孤独无助中度过童年时光。
对有些家庭来说,把孩子带在身边,主要有两大难
生活是残酷的,离不开柴米油盐,抱得了孩子养不了家,成为很多家庭无奈的现实。据《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数据显示,中国留守儿童总量达到6100万人。为什么这么多家庭的父母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呢?
- 第一难:生活
因为贫困,孩子的父母不得不从农村到城市务工,他们一般从事的是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的工作,工作之余根本没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
他们自己也住在集体宿舍甚至简易工棚里,这样的环境确实无法把孩子带在身边。因为绝对物质条件匮乏导致的留守儿童应该占相当大的比例。但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相对的物质原因。
有的父母想给孩子更好的环境,省吃俭用辛苦打拼,想赚钱买大房子。把孩子带在身边的话,会增加很多额外花费,会影响父母心中的买房买车大计。为了省钱,也是一部分家长把孩子放在老家的原因。
- 第二难:教育
对流动人口来说,上幼儿园难,上小学也难。公立幼儿园大多要求孩子有本地户口,有自己的住房,私立幼儿园则费用昂贵,平价的打工子弟幼儿园又经常因为缺乏资质被叫停,也存在安全隐患。这都导致孩子在父母工作的城市上学会很难。
小学入学就更难了,户口社保稳定住所等等,让很多父母望而却步,不得已把孩子放在老家。
把孩子带在身边确实有困难,但有困难不代表让孩子留守就是正确的选择。就像跟随父母在菜场学习的柯恩雅,学习环境确实不太好,可她的笑容骗不了人,她是快乐的。《少年说》里那个请父亲把弟弟带走的哥哥,眼中的落寞和孤寂也骗不了人。
image给孩子提供好的物质条件,出发点是好的,但以让孩子远离父母为代价,是不是真的值得?有没有人问过孩子,他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呢?
孩子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我有两个朋友,彦彦和小静,她俩的孩子同龄,小静的工资是彦彦的3倍不止。但小静把孩子留在老家,彦彦一直把孩子带在身边。
小静考虑的很现实,在北京开销太大。她租的是一居室,把孩子接过来就得租个大房子,房租要涨不少,北京上幼儿园还贵。与其这样,不如让孩子在老家上幼儿园,能省不少钱。
等她们收入足够高了再把孩子接过来。就这样,孩子在老家上了幼儿园,又上了小学,眼瞅着就初中了。小静没有北京户口,孩子初中也没办法在北京读,小静现在盘算着回老家买学区房,她也想回老家工作了。
彦彦跟小静考虑得完全不同,她觉得孩子一定要自己带。房租贵,我就租远一点,孩子小我就先不工作,等孩子上幼儿园再找个离家近时间自由的工作。同样没有户口,彦彦也没想过在北京买房,她早就在老家买好了学区房,等孩子初中就直接回老家了。
最后的结果殊途同归,过程却完全不同。对漂在外地的父母来说,要及早做好家庭规划,到底是一直漂来漂去,还是赶紧稳定下来一家团圆?
家,不是手里握着的不动产权证书,不是银行卡里不断增长的数字,有爸爸妈妈在的地方,才是孩子的家。希望像柯恩雅一样的快乐儿童越来越多,像《少年说》里那样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少。把孩子带在身边很难,但只要你想,总会有办法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