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媒》之联想

作者: 卷发Y头 | 来源:发表于2020-07-01 10:40 被阅读0次

今天阅读叶广芩的《状元媒》。天下夫妻轮得上状元做媒的不多,且不说状元本就稀少,难得的是这稀少的人群还与人说媒,这当然就更微乎其微了。

《状元媒》是戏,是杜撰的故事,而现实生活中,我父母的婚姻却真正是由状元做的媒,在北京的南营房曾传为一段佳话。“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币不交不亲”,本不相知的父母,由状元做媒,走到了一起,执子之手,与子携老,他们相携着经历了叶家的日月,走向了平常,走向了衰败,走向了人生的终点,淡出了后辈人的视线,化做了清风,了无痕迹。

对于状元做的媒,人人都称赞,母亲对于这段婚姻也是称好。从父母完满的婚姻结局,作者体会了“恩爱”的含义,“恩”在先,是责任和义务,“爱”在后,是基础和铺垫。或许如母亲所说,真的很好。

但无论是从外形还是家世来看,作者的父亲和母亲都不般配。母亲有一头浓浓的头发,母亲的发髻上不戴首饰,夏天是两枝院里的白玉簪棒,春天是一簇紫丁香,两朵红石榴,只有正月过年的时候母亲才戴花,是一朵精致的红绒花。而父亲却是个秃头。

母亲出生于小家,为了舅舅,她变成大龄未婚女,或许能嫁出去,她就满足了。而父亲却是皇上的亲戚,有着“镇国将军”从一品的头衔。这也是有很大差距的。父亲与舅舅的关系很微妙,舅舅经常会说父亲坏话,这也让人费解。

现在由媒人介绍结婚已经变成一门职业,各大相亲网站和综艺节目也纷纷兴起。把各种条件摆出来,大家讨论一番,能遇到称心如意的实属不易。

而我最喜欢的还是公园的相亲角,但那些大多是父母张罗的。有一次跟朋友逛广州的天河公园发现了相亲角,好有趣。同时觉得这也有点像大型的招聘会,你有什么摆出来,她有什么也摆出来。一旦看到学历高的大龄未婚女孩,父母们难免唏嘘感叹:“学历高有什么用,没人敢要。女人一到30岁,就不值钱了。儿子就算二婚,在大城市有房,一样可以娶年轻女孩。”这些话也是让我惊呆,父母们的认知还是停留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阶段。

其实我觉得女人,不管是在哪个年龄阶段都是最美的,正如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哪怕是52岁,一样可以光彩照人。

相关文章

  • 《状元媒》之联想

    今天阅读叶广芩的《状元媒》。天下夫妻轮得上状元做媒的不多,且不说状元本就稀少,难得的是这稀少的人群还与人说媒,这当...

  • 在读《状元媒》

    【发后一篇文章时,不小心把这篇的原文给覆盖了,好像还捞不回来了。真对不起评论和打赏的看官。努力回忆着补贴一篇吧,发...

  • 状元乌龙媒

    今天继续阅读叶广芩的《状元媒》。父母的第一次见面是在七舅爷的饽饽铺。 那会儿母亲正好也在饽饽铺内避雨,她的头发衣裳...

  • 《状元媒》之《大登殿》

    文/翠西爱写作 出生南营房的母亲人穷志不短,为了自己的名分努力抗争。 叶广芩的文字实在太诙谐了,好几处都被她那幽默...

  • 《状元媒》之《逍遥津》

    文/翠西爱写作 1940年左右,日本入侵北平,七舅爷儿子青雨成了汉奸,被凌辱被压迫,最终反抗和鬼子同归于尽。 七舅...

  • 齐帆齐微课(5):《状元媒》:缘分

    文|梦寒若 今天又重新看了一遍《状元媒》这本书的第一章——《状元媒》。 好一位吕状元颇有预见,论计谋称得起诸葛一般...

  • 秦腔精典《状元媒》

    《状元媒》剧情介绍:《状元媒》又名《铜台解围》、《傅杨争亲》、《六郎追车》、《铜台破辽》,秦腔传统戏。 宋太宗携柴...

  • 读《状元媒》感

    无意间从学校图书馆拿到了这本书。 让我深刻了解了北京的风土人情,让我认识了钮青雨,老五,陈美珍,莫姜,张案达…… ...

  • 《状元媒》有感1

    文/翠西爱写作 开篇写作者父母的姻缘和京剧《状元媒》里的剧情相似,以此为线,用诙谐的文字主要介绍了母亲在出嫁前的生...

  • 状元媒-叶广芩

    《状元媒》这本书应该含有状元媒,大登殿,三岔口,逍遥津,三击掌,拾玉镯,豆汁记,小放牛,盗御马,玉春堂,凤还巢,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状元媒》之联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fcc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