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叶广芩的《状元媒》。天下夫妻轮得上状元做媒的不多,且不说状元本就稀少,难得的是这稀少的人群还与人说媒,这当然就更微乎其微了。
《状元媒》是戏,是杜撰的故事,而现实生活中,我父母的婚姻却真正是由状元做的媒,在北京的南营房曾传为一段佳话。“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币不交不亲”,本不相知的父母,由状元做媒,走到了一起,执子之手,与子携老,他们相携着经历了叶家的日月,走向了平常,走向了衰败,走向了人生的终点,淡出了后辈人的视线,化做了清风,了无痕迹。
对于状元做的媒,人人都称赞,母亲对于这段婚姻也是称好。从父母完满的婚姻结局,作者体会了“恩爱”的含义,“恩”在先,是责任和义务,“爱”在后,是基础和铺垫。或许如母亲所说,真的很好。
但无论是从外形还是家世来看,作者的父亲和母亲都不般配。母亲有一头浓浓的头发,母亲的发髻上不戴首饰,夏天是两枝院里的白玉簪棒,春天是一簇紫丁香,两朵红石榴,只有正月过年的时候母亲才戴花,是一朵精致的红绒花。而父亲却是个秃头。
母亲出生于小家,为了舅舅,她变成大龄未婚女,或许能嫁出去,她就满足了。而父亲却是皇上的亲戚,有着“镇国将军”从一品的头衔。这也是有很大差距的。父亲与舅舅的关系很微妙,舅舅经常会说父亲坏话,这也让人费解。
现在由媒人介绍结婚已经变成一门职业,各大相亲网站和综艺节目也纷纷兴起。把各种条件摆出来,大家讨论一番,能遇到称心如意的实属不易。
而我最喜欢的还是公园的相亲角,但那些大多是父母张罗的。有一次跟朋友逛广州的天河公园发现了相亲角,好有趣。同时觉得这也有点像大型的招聘会,你有什么摆出来,她有什么也摆出来。一旦看到学历高的大龄未婚女孩,父母们难免唏嘘感叹:“学历高有什么用,没人敢要。女人一到30岁,就不值钱了。儿子就算二婚,在大城市有房,一样可以娶年轻女孩。”这些话也是让我惊呆,父母们的认知还是停留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阶段。
其实我觉得女人,不管是在哪个年龄阶段都是最美的,正如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哪怕是52岁,一样可以光彩照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