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愿意一辈子隐姓埋名吗?”
1958年秋,时任国家第二机械部副部长刘杰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先义无反顾的同意了,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甚至他的妻子家人都不知道他去做什么了。隐姓埋名,对于我们旁观者而言,只是史书上简单的四个字,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知道那有多么的残酷。
其实,邓稼先本可以享受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
他出身书香世家,从小就受到良好的东西方文化教育。此时正值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时期,战火纷飞,国家生死存亡系于一旦,他四处辗转求学,最后在西南联大物理系毕业,于1948年赴美国普渡大学深造,并于翌年取得了博士学位。
1950年的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
国内反动派残余势力仍未完全剿灭,海峡对岸的蒋介石又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准备反攻大陆;紧接着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并通过国会议案,禁止在美学习理工的中国博士返回大陆......在如此内忧外患的艰难时刻,邓稼先毅然放弃国外的丰厚待遇,冲破重重阻力,一心向国,实在令人敬佩!“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在中国西北的戈壁滩上,邓稼先和他的同事开展了中国核武器的研发工作。在那段被后人永远铭记的日子里,中国的“两弹元勋”们经历了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又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研究工作极端艰难。帐篷需要自己搭,基地需要自己建,数据需要自己用算盘打,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情况下,邓稼先和他的同事们依旧在坚持。
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据说原子弹爆炸成功后,邓稼先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效果,由此也受到了大量的辐射,落下了病因。
随后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1966年12月28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距离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仅仅过去了两年零八个月。
1971夏,著名美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回国访问,第一个点名要见的就是邓稼先,当年两人一同在国内求学,一同出国留学,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邓稼先只是一个研究员,因为保密,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他的存在,也不知道他为中国的核工程做出了多大的贡献,此时更是因为文革的冲击而饱受煎熬。而杨则是荣誉缠身,各种国外大学教授身份,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享誉世界的美籍华人。两人多年之后相见,分外唏嘘。
改革开放之后,邓稼先终于迎来了自己的人生,先后任核工业部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1985年,因“原子弹的突破和武器化”和“氢弹的突破和武器化”,两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这一年,他指挥了人生最后一次核试验,这一年,他的癌细胞已经扩散到无法治愈的地步。
“红光冲天照九霄,千军核力动地摇。二十年来勇攀后,二代轻舟已过桥。”
邓稼先189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癌症晚期去世。
** 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
什么是科学家,这就是我心目中的科学家。
于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用自己的学术知识和道德水准挺起国家的脊梁,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他们不是已经职业化了的科研人员,也不是社会化了的工程技术人员,更不是商业化了的商人,他们是一群有担当,有梦想之人,他们应该被赋予更高标准的定义。
作为一个科学家,道德水平一定是排在第一位的。他必须要能肩负起黎民百姓的重托,承担起推动人类发展的重任。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只有道德水平过关的科学家才能用科学技术来造福人类。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首先要致力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学会控制个人的私欲,养成淡泊名利的心境。
其次,作为一个科学家,要耐得住寂寞,勇于挑战难关。科研有时候是一场一个人的奋战,期间艰难险阻,数之不清。没有一项发明创造是简单的,是一蹴而就的,在科研的道路上如何走的更远远比如何走的更快重要。
最后,如果要想成为一个有建树的科学家,扎实的业务基础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来提高自己,达到研究领域的极限,并最终突破它。“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科研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决不允许我们投机取巧。
内练外达,方成“国士无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