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邓稼先先生逝世30周年读后感

作者: 松间的明月 | 来源:发表于2016-08-05 10:50 被阅读33次
纪念邓稼先先生逝世30周年读后感

看完此篇文章,我觉得稼先突然就走下了神坛,变得如此可爱,如此坚韧。记得小时候学习的一篇课文《两弹一星,邓稼先》时,当时还是非常羡慕先生,觉得他给国家带来先进的技术,研发出重要武器 ,做出了这样大的贡献,以后的生活该是充满荣誉,富贵,幸福的。然而现实却是邓稼先先生将全部生命都献给了祖国!我想,如果先生不是早早的离去,那么他肯定一直投身于事业的研究上。因为他的心中全是祖国,全是人民。而这正是是伟大与普通的区别。

纪念邓稼先先生逝世30周年读后感

学而优则仕,然而先生并不这样。中国人大多数都深受这句话的影响,将自己的小家放到祖国这个大家之前,先生却是将祖国放到第一的位置,所以的一切都服从于这个信念。

我想先生该是幸福满足的吧!给他带来满足感的并不是物质上的富有,而是精神上的满足。正是来源于先生这样的伟大的人们的奉献与努力,中国人才能真正的挺起脊梁,中华民族才真正的立于不败之地。

但是,中国不是伟大人的中国,而是我们自己的中国。国家的美好未来是需要每个中国人的努力。在此,我希望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多关注国家事,国际事,并对此理性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而不是盲目追星。

纪念邓稼先先生逝世30周年读后感 纪念邓稼先先生逝世30周年读后感

近来,中国四周算得上硝烟弥漫了。周边的弹丸小国越来越多的挑衅举动,引起了我的一个可怕的假设:如果邓稼先先生没有研发出两弹一星,我们国家还尚未掌握先进武器,那么它们将绝不会是仅仅挑衅了,而是侵吞,是蚕食。近来,中国四周算得上硝烟弥漫了。所以,先生们的贡献不可忘,纪念先生也是十分必要的,而我们也更加感谢有这样奋不顾身的伟人们为我们的幸福,和平的生活保驾护航。

马上要过七夕节了,孤独地留在世上的许鹿希只能默默地度过属于她的七夕节了。许鹿希如今退休在家,家里还保存着很多邓稼先的照片,她说,她不后悔嫁给邓稼先,他以邓稼先为荣……

纪念邓稼先先生逝世30周年读后感 纪念邓稼先先生逝世30周年读后感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NzcyMTYwMg==&mid=2649761866&idx=1&sn=944364deadfb14c139aefd69f840fe62&scene=0#wechat_redirect

相关文章

  • 纪念邓稼先先生逝世30周年读后感

    ​ 看完此篇文章,我觉得稼先突然就走下了神坛,变得如此可爱,如此坚韧。记得小时候学习的一篇课文《两弹一星,邓稼先》...

  • 爱国教育与家国情怀

    今天看到满屏的杨振宁先生100岁生日的新闻,其中以清华大学在公众号发布的杨先生纪念邓稼先的演讲文字最多,其次是,习...

  • 参观邓稼先故居

    先生在两个星期以前就说要去邓稼先故居看一看,昨天我们就筹划中午吃过饭就出发,到邓稼先故居约30多分钟的车程。 今天...

  • 《邓稼先》读后感

    今天读了,杨振宁写的《邓稼先》这篇文章,不禁让我感慨万分,敬佩不已。 邓稼先在美国获得了博士学位,但他没有继续留在...

  • 邓稼先与《邓稼先传》

    一、邓稼先其人 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小学和中学以后,于1945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大;19...

  • 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 --- 1986年7月29日),是中国安徽怀宁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历...

  • 邓稼先

    生在安徽怀宁县,留美归来搞科研。 二十八年如一日,研究氢弹原子弹。 九六四原子弹, 一九六七爆氢弹。 中华民族重要...

  • 邓稼先

    一直留在手机里的一张照片。邓稼先去世前与杨振宁的合影。那时他已全身大出血,怎么也止不住了。嘴角还有擦不掉的血迹。这...

  • 邓稼先

    前两天,我学习了他——为我们中国成功设计出原子弹和氢弹,却鲜为人知的伟大人物——邓稼先。 邓稼先...

  • 邓稼先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邓稼先是最不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纪念邓稼先先生逝世30周年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duh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