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087号暖阳录共觅美好专题
雪煮《道德经》(四十四)知足、知止

雪煮《道德经》(四十四)知足、知止

作者: 汐暮 | 来源:发表于2022-11-01 14:25 被阅读0次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这一章主要讲人如何能在世间留得更久。老子提出了三个问题?

1

“名与身孰亲?”  名身和生命,谁更重要?

名声和金钱一样,没好坏之分,只有在你执着于它的时候,它才会给你带来烦恼。如果你不执着于它,它也就不会给你带来烦恼,还会帮你做事。

然而,有些人过于看重名声,用生命去换取。最后才落得一个身败名利的下场。这时候,命都没有了,名声也同样毁了?

2

“身与货孰多?”  财富与生命,谁更重要?就算你得到了很多财富,如果因此而失去了生命,这时候,生命和财富哪一个更珍贵。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很多。

3

“得与亡孰病?”得到一种东西必然会失去另一种东西,那么在这一得一失之中,哪个对你更有害处?“病”是有害的意思。

4

“甚爱必大费”,最爱的东西是最大的麻烦,也是最让人费心的,因为你过分地喜欢一些东西时,必然会为之花费大量的财富和精力。

哪怕你是为了做善事,也不要过度,只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做到最好,这样你所做的一切才能长久延续下去,不会一哄而起,一哄而散。

任何一种嗜好,都是你生命中的一个“把柄”,这个把柄就算没有被别人抓在手里,也会被命运抓在手里。可能有一天它就会用这个把柄来牵制你,给你添麻烦,甚至逼着你付出某种代价。

所以,察觉到自己有离不开的嗜好时,就要慢慢转化它。

“多藏必厚亡”,若是收藏积累一种东西过了度,最后就很可能会失去它。

如果你一味地积累财富,不做贡献,那么你积累得越多,将来的损失就会越大,所以要把财富散出去,贡献社会,这样你就不会在获得财富的同时种下灾难的种子。

5

征对这些情况,应该怎么办?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知足不辱”,知足就不会受到侮辱。人是很容易不知足的。如果别人不可能给他更多的东西,而他却不知满足,仍然不断地苛求,就会受到拒绝,责骂甚至嘲讽,因而受辱。所以,人要学会知足,否则就容易自取其辱。

“知止不殆”,懂得什么时候害停止,就不会有危险。对待任何事物都要懂得适可而止。不要被自己的贪心所裹挟。

“知足”,“知止”,其结果是,“可以长久”。“长久”,可以理解为:生命得以保留。关系得以保留。

6

无论在家庭中,还是在单位中,抑或是在两个人的交往中,都一定要懂得分寸,知道什么时候该适可而止,否则彼此之间就会出现无法弥补的裂痕,最后不欢而散。

即使从个人的生命质量角度来说,知足知止也是必需的。知足的人才会幸福,最知足的人,必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满面愁容的人,心中肯定有某种东西没有得到满足。

要学会保护任何一段关系,尤其是友情。哪怕有的时候,你会吃点亏、受点骗,如果你想保住这份友情,也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然,这个前提是你觉得这个朋友值得交。

人生就像抛物线,大部分时间都是不完美的,都需要上升。但即便你的人生达到了峰值,它也不会在那个高度停留多久,而会马上开始衰退。就像太阳总会在升到最高的时候下沉一样。

知足,就是知止。人无论做什么时,都要心态知足,行为知止。

相关文章

  • 雪煮《道德经》(四十四)知足、知止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这一章主要讲人如何能...

  • 一体两面,各为半。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中“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告诉我们耍知足知止,干何事恰到好处,受益无穷。 结合我们的...

  • 《道德经》:知足,知止,知常,人生有三知 ̄转载群友的

    《道德经》:知足,知止,知常,人生有三知 儒风君 中国会计视野 今天 知足、知止、知常是我国特有的人生智慧。 《增...

  •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这是《道德经》里面的一句话,值得我们去用心体会与学习,人需要学会知足与知止。 知道知足与知止的...

  • 知足是一种智慧,知止是一种境界!

    CHANNEL TEA OF CHINA 知足、知止,是中国哲学中独有的一种智慧,最早见于老子的《道德经》:“知足...

  • 知足是一种智慧,知止是一种境界!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知足、知止,是中国哲学中独有的一种智慧,最早见于老子的《道德经》:“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这...

  • 知足是一种智慧,知止是一种境界

    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知足、知止,是中国哲学中独有的一种智慧,最早见于老子的《道德经》:“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 《知足是一种智慧,知止是一种境界》

    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知足、知止,是中国哲学中独有的一种智慧,最早见于老子的《道德经》:“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 “戒”与“忏悔”

    (上午,如月老师回答了香雪海老师“什么是自性戒”) 屿木:昨天正好看到《雪煮道德经第二辑》的有关“知止”和“戒”的...

  • 欲望之贪婪

    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用投资的行话说,知足就是止盈,知止就是止损。知足止,就是要适可而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雪煮《道德经》(四十四)知足、知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fed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