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记》
教后反思
莫 捷
回顾读后指导
第一板块 导入
一、1.《格列佛游记》早在第一次月考前就已经读完了,现在还记得多少呢?我们来赛一赛,看谁说得又快又准。
2.赛一赛,看谁说得又快又准。
作为摸排读后情况的手段,兼要起到激趣、激发信心的作用,故采用的均为简单基础题,多为考试常见题。
第二板块 趣味情节,流连不忘(览读)
二、1.作为一篇小说,读的时候最容易吸引我们的,莫过于它的情节。那些有趣的故事,你还记得吗?我们一起将全文内容概括来读一读。
2.谁还记得格列佛在四个国家的具体故事呢?谁来说一说,要求尽量说得生动。
(1)先请一位学生说说小人国的故事梗概。
(2)教师展示事例情节,比较后展示讲述方法:
关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六大要素。
(3)再请学生概括其他三个国家故事梗概。
第三板块 小结反刍倒嚼,了然于心(慧读)
三、1.通过浏览阅读的方法,这篇小说趣味横生的情节,让人流连难忘了。但读尽于此,尚欠火候,你会发现自己陷入了貌似都会,考试全不对的尴尬。此刻,你还需对这本书进行慧读,再一次反刍倒嚼,才能做到了然于心。
2.两周前老师布置了你们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对《格列佛游记》进行概括整理,我们来看一看大家的成果。
(1)展示反面典型:概括粗糙,情节缺失严重;过于细碎,没有重点;缺少内在逻辑性;知识点堆叠,无分类整合,眉毛胡子一把抓。
(2)展示张容睿同学的思维导图。(请该生上讲台展示,并说说自己的分类思路)
(3)其他同学可现场向张同学提问、请教。
3.归纳总结方法。
思维导图的形式:手绘或软件。
四维导图的制作:学会分类与整合
拟好根目录和子目录
表达精炼,抓关键词
4.四人小组以此为标准对上周整理的“飞岛国”“慧骃国”思维导图进行讨论、修改和推荐展示。
第四板块悟道明理,余味悠长(深读)
四、1.大家思维导图的制作取得了很大进步,从张容睿一枝独秀到了百花竞放的状态。但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大家的整理、概括其实都局限在对故事情节的梳理上。我们还应该再进一步进行深入阅读,领悟这部小说的主题内涵,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悟道明理,才能余味悠长。
2.思维导图其实有很多种类别:情节梳理图、人物分析图、主题内涵图、艺术特色图……比如这部小说,看似像童话般有趣,实则充满了讽刺,作者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3.小说的主题一定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环境背景,作者生活在怎样的时代呢?
PPT展示“文化历史背景”
4.结合背景思考四个国家所讽刺、批判的内容,感受作品主题。(同桌讨论)
第五板块归纳总结
五、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主要学习了三种阅读名著的方法。
趣味情节,流连不忘(览读)
反刍倒嚼,了然于心(慧读)
悟道明理,余味悠长(深读)
2.如何更有效的阅读一本书,希望大家有更多的思考和尝试。思维导图是梳理一本书非常有效的方式,看着内容繁多,体系庞杂,但当你做完四维导图的时候,你对这本书的理解就高出了一个层次。所以坚持读完一本书,做上一个思维导图吧,分数会见证你的付出。
课后教学反思
名著阅读是中考必考项目,每次考试学生都反映:书我都读过了,可是题目还是不会做。究其原因,主要是人脑不是电脑,无法将整本书刻录在脑子里,怎样帮助孩子进行有效的阅读,能够应付考试、拿到分数,是这节课的设计的初衷。
前两周开始,我尝试让学生制作名著阅读思维导读,针对《格列佛游记》这部小说,以情节梳理为目标,每个国家制作成一张思维导图,以手绘的方式,并简单指导了下分类概括的方向。结果检查时发现,3班同学使用了思维导图专门的软件,将制作好的图片打成了电子稿。可贵之处在于她主动寻找有效学习工具的态度,以及整理时的智慧。她的导图不是简单的知识点罗列,而是分层设置目录,小人国这个根目录下,有“我的身世”“航行过程”“我的境遇”“国内斗争”“国外侵略”“阻止敌军”“利立浦特的特色”“回国”等子目录,有的复杂的子目录下还有三级目录,目录下展示的是关键词,一图在手,记忆被唤醒,真正做到了把书读薄了。
这节课的目标就是推广读一本书,做一份思维导图的做法。让人欣慰的是,“飞岛国”和“慧骃国”的导图整理涌现出来更多的使用软件制作的孩子。当然由于能力有大小,所以导图的质量也良莠不齐。后期考虑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每个班可以选拔出一部分同学进行分工制作,全班分享。
从这节课中我们得知思维导图可分:情节梳理图、人物分析图、主题内涵图,艺术特色图等。我觉得情节梳理图、人物分析图,不失为当下阅读名著时可参用的方式。当下的名著阅读重在让学生了解小说的情节内容,若学生在阅读时,以图的形式对小说的情节、人物进行记录梳理,无疑可以让学生对小说的整体结构、情节发展、人物关系有个较为明晰的认识。
其实,对一个普通的读者来说,面对一部小说,完全没有必要这样“苦心阅读”,只是当下“变态的考”,才促成了学生辛苦的读。有时我想,如果学生所读的,的确是一本值得反复咀嚼的好书倒也罢了,如果读的是一些垃圾文字,简值就是对学生“生命”的浪费。另外,读书为考试,无形中对学生造成一种“阅读抗拒”,从总体上来讲,这种以考促读的方式,学生平均阅读量上来了,而阅读兴趣却普遍降下去了。
加油!加油!
让名著阅读课引领不一样的课堂,成就不一样的人生!
i����'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