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新麒战友的这篇《不管教的勇气》,题目很吸引我,因为我刚好今天被朋友安利了这本书,正准备去好好看看。
点开仔细看了一下,战友的作业,觉得里面既有书的观点,也有你和儿子的故事,但是读起来,文气有点弱,不太像是一篇精心考量之后的文章,战友是不是写作也有点赶时间了呢!
这个里面的素材,其实很密集的,有因为没有和儿子商量报补习班,然后儿子有点厌学,有儿子择校考试成绩的等待,有和儿子卧撩建立友谊,这几个片段其实都特别有故事性和画面感。
然后关于《不管教的勇气》里的几个观点,也是分别有提到,不批评也不表扬,赋予孩子面对人生的勇气,孩子的存在并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活(金句结尾啊,这个印象很深!)。
所以这篇文章,给我的感觉就是干货挺多的,但是没有很好的布局,导致,读起来就是一坨咽下去,有点消化不了。那么我的建议就是重新理清一下框架,可以参考双螺旋结构。例如:
开头,描述一个画面,从三个故事里面选择一个,有对话和场景感,有冲突和悬念。
然后一个故事,一个理念,搭配组合起来。这样故事也讲得精彩,道理也讲得清楚。并且有事实,也有理念,读者读起来也会比较舒畅,毕竟左右脑切换,就比较舒服,都是左脑讲道理,看的困,都是右脑讲故事,又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
结尾再晒出那句今句,就会更有力量了。
战友再试试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