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每天都有人抱怨:
地铁太挤
房价太贵
赚钱太难
活着太难
既然这样,那人为什么要活着?
余华的《活着》这本书是朋友介绍的,据说催泪性很强,我看了好几遍,每次都是一口气看完。
它讲诉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没有华丽的词藻,但读后却令人窒息。
福贵从富贵走向贫穷,本是地主家的少爷,却败光了钱财。妻子家珍,是 镇上米行老板的千金,在富贵落魄后以然对他不离不弃。
福贵在经过一蹶不振后,终于决定要重新努力的生活,却因为抓药而被抓去充军,几年后当他终于回到家乡和亲人团聚的时候,才知道娘走了,女儿哑了。可造化弄人,女儿许了好人家,却因难产而死,儿子因为给县长夫人献血,死在了医院。家珍也死了。女婿因为意外事故也死了,本以为可以好好的生活了,外甥苦根因为豆子活生生地撑死了。人们常说:苦难有多大,希望就有多大。《活着》作者余华描述了人在经历了巨大的苦难之后,是怎样卑微地活着。亲人相继离世,最后福贵买了一头牛,取名福贵,和它相依为命,安安静静地活着。生活本没有幸与不幸,人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并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事物而活着。
在这部小说里,作者极大的渲染了福贵一生的凄苦,一次次我们看到绝望的边缘,可终究余华是想告诉读者,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活着,像福贵一样活着。
是谁说过,宁愿优雅的死去,也不愿卑微的活着?你说活着太难,可你曾想过,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努力地活着,以自己的方式活着。我们只看到了成功者的光鲜亮丽,可寒冬腊月里那瑟瑟发抖的身影又有多少人看到?我们只看到了自己失败后的痛苦,可父母背后的心酸泪水,能比我们少多少?
我们只看到了别人的成功,可成功背后的付出,你又能知道多少?
活着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苦难太多,活着太难,和福贵相比,我们那些又算得了什么?
余华在书中说“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呐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忍受生活带来的苦难,接受它,最终你就会克服它。
有时候我不太理解,逆境出人才,可是如今看来,还是很有道理的。
“在旁人眼中,福贵的一生是苦熬的一生;可是对于福贵自己,我觉得他更多的是感受到了幸福。”——余华语
活着本身就是经历各种酸甜苦辣,最后收获幸福。
所以不要抱怨:地铁太挤,房价太贵,生活太难了。感恩生活,幸福生活。为了活着而活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