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又回到和写小说直接有关的问题上来了。
小说里的人物,是否有真实人物原型?这个要认真学,有利实操。
人物塑造的太好,还会被从未谋面的人告上法庭!这可算是无妄之灾?
村上春树虽说没有被人告上法庭,但经历也是挺有趣的。
确实有原型的人物,一直忐忑不安的担心着,会被他看出来,却从未被人识破。而根本没有原型的人物,倒是会有人跳出来:这是以我为原型的!
这也真是醉了。
多数情况下,我小说里登场的角色都是在故事发展中自然形成的。
作者说,一般不会一开始就有一个清晰的人物形象,而是随着故事的发展自然形成的。随着写作的展开,种种细节也会纷纷被吸附过去,就像磁铁将铁片吸附过去一样。一个个完整的人物形象便逐渐形成。
作者把自己的这种工作方式戏称为“自动小矮人”。就是说,在写作时,有些过程是自动的,自然而然的就完成了。
我想,有这种工作状态,也必然是和他平时大量的积累,观察及至思考分不开的。
人物有好人,还得有坏人。
这听着好像是自然而然的,可是却有读者对村上春树说:“你的小说里不会出现坏人啊。”
结果,他想了一下发现,好像还真是这样。后来,才会慢慢地加入一些不是那么和谐的人物形象。
有意思,看来,即使是大师,一开始在许多方面也是稚嫩的。
接下来,谈了第一人称,第三人称。
虽说,一开始擅长用第一人称,但也有很多的局限性。
尤其是随着小说的篇幅与架构扩展开去,仅仅使用“我”这个人称便有些憋屈气闷,
所以,在一些小说中,作者作了很多的尝试,一直二十多年后,终于成功转成了第三人称。这些方面的,倒是真实再现了作者的写作历程。对于我们学习写作,真的是非常的有用。我有一种感觉,好像大师就坐在我的面前,耐心地以自己的经验之谈,现身说法指导着该注意的问题……
明天看村上老师是怎么处理人物名字的,挺有意思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