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楚天舒国学与传统文化经典
两千多年前,意气风发的孔子见了老子后,为何三天不说话?

两千多年前,意气风发的孔子见了老子后,为何三天不说话?

作者: a7a6537b83e6 | 来源:发表于2020-01-07 19:06 被阅读0次

    原创 三生有幸 福泉太极宫 昨天

    关注武当三丰太极文化和道教文化。了解,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道,悟道,行道,让民族文化自信成为一种共识和真正可能!

    ▲ 老子骑青牛图

    《道德经》注解吕祖絕聖章第十九

    原文: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複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欲。

    老子《道德经》第十九章

    连孔子都觉得老子深不可测

    解析:複,反也。以為太上自決之詞。文,文告也;不足,言不足禁之,絕其聖智,主昏於上矣,故民趨利者,百倍絕棄仁義,主殘於上矣,故民反乎孝慈。巧利者,與聖智仁義相悖者也。能絕棄之,盜賊何有,此三者皆非文誥所能感,非謂治民,不必以令也,但命令必本於躬行,所系屬者為要焉,見素則識定,抱樸則神全,少私寡欲,則有天下而不與此恭己,無為之化,非聖智之資、居仁由義者不能也。

    悟道:人为“有心”造就的后天圣智、仁义和巧利不太利于民众利益的维护、孝慈风尚的培养和各种盗贼行为的消除。因为这三样的贯彻单靠表面文饰、制度是不足以产生良好社会民治、教化作用的。老子认为,真正能起作用的是治理者从上而下地遵循并躬行自然大道朴素、少欲的修己精神。

    进言之,庄子说要“弃智绝学”,老子说要“绝学无忧”二者不谋而合,即不要仰赖于个人刻意的心机、心智,而是放下过多的我执、我见,顺应天地四时的变化,与大道同行。在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虽每天经历世俗的纷扰、嘈杂却能不着于心,让心灵放空,身心的能量才能从中得到补充、蕴育和恢复。

    在我们的生命中,总有那么几个人,令我们印象深刻、感动以至终生不忘,其人有“赤子”心:做事永远那样虔诚、专注;与人相处总是那样慈悲、友善。心胸像海天一样深邃、广博;思想与灵魂总是那样纯粹、质朴。其举手投足中,都能给予对方一种信任和温暖感。对于修道者而言,这是一种美好人格的理想描述——他们构成了这个社会最真、最美、最纯粹的人文元素,同时也是未来社会形成广泛和谐、理想“大同”环境的精神力量源泉。

    (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两千多年前,意气风发的孔子见了老子后,为何三天不说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fjd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