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108386/018a7ab8e54ed3fd.jpg)
《彼岸随记》(19-5)—多元文化
普雷斯顿高中剧场今天下午有场文艺演出,节目来自住地居民。演出前,市长有个简短致辞,大意是多元文化是这个市的传统,感谢市民们不断地丰富它。
女儿开车十分钟时间把我送到,便去办公。我在十五排就坐,剧场不大,大约三百个座位,基本满座。
第一个节目是不同肤色的中学生弦乐五重奏,钢琴伴奏是个华人男孩,音准节奏没有问题。我在国内是业余四重奏的中提琴,饶有兴趣,也能挑点瑕疵,觉得他们的演奏还很机械,不过考虑到还是孩子,已属不易。
第二个是韩国人的舞蹈,背景音乐是《阿里郎》,非常美的一首朝鲜音乐,听着,看着,我想起了十几年前在朝鲜那些日子。《阿里郎》的旋律真神奇,既能产生悲情,也能感觉优柔,就看你听音乐时,脑子想到了什么。台上这些韩国妇女跳的整齐认真,美中不足就是服装过艳,身材略胖,如果把她们的北方同胞请来,体型瘦削,长裙素雅,必定楚楚动人。掌声打断了我的遐想。
![](https://img.haomeiwen.com/i9108386/200fb056794a0df9.jpg)
接下来是一支叫流浪乐队的音乐组合,听音乐特点像是墨西哥风情乐曲,好多把小提琴和吉他演奏,探戈特色非常明显。
中国大妈们出场了,背景音乐是《春江花月夜》,她们花甲之年,尽显风采。其中有的演员是认识的,常到毗邻的都柏林公园来给这里的中国大妈辅导。在国内任何一个城市广场的大妈舞都可能比她们舞姿娴熟,但我从来没有驻足观赏,甚至不恭不敬,出打油诗开涮,今天在异邦看到大妈们翩翩起舞,竟自流泪了,谁说音乐无国界?那是最能拨动乡愁的。同胞义重!一曲终了,大妈们风采定格,我斗胆叫好,观众们面含笑意,理解叫好也是中国元素。
一个日本女人,身着和服,浓浓的东洋乐声里,小碎步走上台,舞动毛笔,在大写字板上挥毫题字“二零一九年”,字还规整,看得出临过我们的字帖。然后侧笔大斧劈皴,轻重几笔,富士山赫然版面,山头点出红日,最后枯笔勾勒一只仙鹤腾飞。我在台下暗暗嫉妒,我们的文化成就了他们,但还是为她鼓了掌,钦佩她高雅的创意。
![](https://img.haomeiwen.com/i9108386/a3e7096db52620e0.jpg)
有次在大阪机场候机,机场工作人员见我在看书,哈腰露笑,请我教他读写汉字,我把李白的“日照香炉”在他的笔记本上行书草书各写一遍,看着他俯身认认真真地描,我赞叹嫉妒并生,就像今天一样。
印度舞就像印度电影里的一样格式,比电影里的还简单,特点是柔性好。没见她们平时练什么功,可能生就就是这样。诸多移民中,印度人保持民族服装最顽固,基本和上台演出款式一样。我尤其感兴趣印度老汉们的盘头巾,裹那么多层,不嫌费事。我们中国男人基本没人再系毛巾了,我是喜欢那样的,但是现在系上毛巾即使走到县城,也被人笑话了。这要上纲上线,也是文化流失。
![](https://img.haomeiwen.com/i9108386/11d077bb1603f731.jpg)
中国女孩的古筝,墨西哥女孩的吉他,越南女孩的那个跟小琵琶一样的乐器组合非常新奇,我没想到三种不同文化渊源的乐器竟然这般和谐,她们边弹边唱,真好听!
……。
压轴戏是一大群中国女孩的中国苗家舞,热烈奔放,台下掌声如雷。
值得记下告知国内同胞的是,人家的观众们在演员谢幕时,起立鼓掌,没有一个离席退场的,我悄悄计时,足有五分钟,这样的素质不服不行。这台节目是当地居民特别是移民的迎新年文化活动,平心而论,算不上精彩,我感动的是多元文化的包容。
2019,1,1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