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各位家长们已经开始学习报志愿的各种资料了,今天完美菌给大家带来一份志愿报考的模拟题,大家不妨看一下题目,检测一下自己的报考水平~
模拟考第一场,简述题(请辨析下列各种情况,判断A、B、C、D、E五位家长的想法或者做法是否有误,并说出原因,每题20分)
A.只要挤上更好的学校就好了!反正每一个专业出来就业都是差不多,学校名头响比很多事情都要重要得多!
B.招生章程说的很多但没什么用,内容我大致都已经知道了,反正不要报中外合作的,新闻媒体等那些专业就好了。
C.填了服从调剂就已经足够保险了,我可以在专业志愿上面都填写热门的专业,毕竟的如果是名校的话,这样子被录取已经是赚了。
D.今年的高考难度比去年难了不少,一本线都比去年低了20分了,好不容易考了583分,超过一本线40多分,那我可以选的学校就是去年分数在563左右的学校嘛!
E.报志愿最好还是填写好下一个批次的志愿。而且报志愿应该要尽早开始。出分前可以预估一个分数来模拟填报,出分之后就要尽早确定几个备选方案了,不能仅靠那几天就决定自己的志愿。
准备好答题了没有呢?答案在下方哦,往下拖动页面可以见!
A.只要挤上更好的学校就好了!反正每一个专业出来就业都是差不多,学校名头响比很多事情都要重要得多!
相信抱着这种想法的考生家长是不在少数的,想着孩子只要在本科第一批考生一个“名校”,其他的都没那么重要了。但是这样的思维方式还是有点欠缺考虑了,特别是这种报考方式的风险。不可否认,“985”、“211”等名校的资源充沛程度是远优于其他的院校,但是不考虑地域、专业等因素是不智的。特别是“名牌大学”不代表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不少见的一种情况是相同的专业,在某一个普通高校的中却有着更多的优势。而且必须要想想,就读一个完全陌生的,甚至孩子会讨厌的专业,是不是真的就是孩子十二年寒窗苦读的最好结果?“名校情结”没有错,只是这样的填报思维真的有点“短视”以及不为孩子的未来着想了,不值得提倡。
B.招生章程说的很多但没什么用,内容我大致都已经知道了,反正不要报中外合作的,新闻媒体等那些专业就好了。
有自信是好事,但是在报考上面还是要谨慎行事。可能有部分的家长经过了长期的学习和研究,会觉得对各种的特殊情况已经了然于胸了。但是报志愿方面上,比较信奉的是谨慎行事。我们可以看一下招生章程有什么内容:高校全称、校址(分校、校区等须注明),层次(本科、高职或专科),办学类型(如普通或成人高校、公办或民办高校或独立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等等,其中还会有当年对某些专业的特定录取要求或者特别的规则说明,这个是不能依靠经验得出的。像对外省考生的调档比例的变动,新增设的入学后可以面试转专业的创新班等等。不管怎样,留意招生章程,把握机会,规避风险!
C.填了服从调剂就已经足够保险了,我可以在专业志愿上面都填写热门的专业,毕竟的如果是名校的话,这样子被录取已经是赚了。
首先关于家长们的“名校情结”我们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相关的风险可以参照问题A。我们这里稍微讨论一下服从调剂的内容。我们在这里重申一下,专业服从调剂不是一定保稳的,他还是有风险的。特别是如果在专业选择的层面上的选择了大量热门专业,这种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就会提高。
D.今年的高考难度比去年难了不少,一本线都比去年低了20分了,好不容易考了583分,超过一本线40多分,那我可以选的学校就是去年分数在563左右的学校嘛!
这种想法是真的非常危险。在考虑录取的可能性上面,最核心的对比依据不是分数,而是考生的排位。历年录取分数这个数据本身就是波动不定的,它仅仅是用于参考的,而不是衡量的能否被录取的标准。在高校咨询会上面,往往会有这样的一些家长会问我们的招生老师“你们的高校去年录取的最低分不是610吗?我孩子今年考了612分,能上你们学校吗?”遇到这些问题,老师们往往都会特别无奈。实际上,应该对比的是去年录取的最低位次和考生的位次之间的差值。排名是最靠谱和最保守的参考标准!
E.报志愿最好还是填写好下一个批次的志愿。而且报志愿应该要尽早开始。出分前可以预估一个分数来模拟填报,出分之后就要尽早确定几个备选方案了,不能仅靠那几天就决定自己的志愿。
这一题是唯一一题想法正确的。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好规划和准备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出分之后才开始考虑报志愿的事情,时间太少,面对实际分数与料想的差别会少了很多应对的积极性。高了固然是好,但是怎么可以利用好这部分高出来的分数选择更好的志愿?低了,那我们可以怎么调整原本的志愿方案?准备是永远也不会嫌多的,未雨绸缪始终是面对变化最好的方法。
不知道5道题里面,各位家长朋友们得了多少分,还有没有其他维度的考量呢。欢迎你提出来跟我们分享哦!
网友评论